林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慢性铅中毒10例临床分析
- 2018年
- 本文对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以消化系统症状表现首诊收治,后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慢性铅中毒的10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及职业病防治水平持续提高,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中的年轻医师已较少接触铅中毒病例,慢性铅中毒常见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极其类似,易出现误诊、漏诊.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与医院消化内科等科室的交流、合作,提高年轻临床医师对铅中毒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认识.对于间歇性腹绞痛且腹部触诊无明显异常,尤其伴随恶心、呕吐、乏力、腹胀、便秘、肝功能损害、贫血、神经衰弱(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骨骼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时,应结合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铅接触史考虑铅中毒可能,提醒患者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铅及尿铅的检验排除或确诊.
- 林丽黄奕森
- 关键词:铅中毒腹痛黄疸
- 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泉州第一医院收治9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口服,3次/d,研究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1次/d,两组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ALT、AST、TBIL、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NAFLD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
- 林丽黄奕森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肝功能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
- 儿童铅中毒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王秀莲林丽李金菇
-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高危因素
-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嗳气、反酸、上腹部疼痛、胀气)积分、Hp根除率及1年复发率,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嗳气、反酸、上腹部疼痛、胀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嗳气、反酸、上腹部疼痛、胀气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 林丽黄奕森
- 关键词:胃炎益生菌三联疗法症状评分
- 儿童铅中毒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及铅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铅中毒儿童的诊治水平,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426例门诊体检儿童进行静脉血血铅检测,对患儿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血铅水平几何均数125μg/L,诊断铅中毒患儿共112例,占调查人数的26.3%。血铅均值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多数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可找出铅中毒的多种危险因素。42例复诊患儿,驱铅治疗后血铅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铅中毒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 林丽王秀莲陈雅红吴玉兰李金姑王云娥
-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高危因素
- 黛力新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黛力新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RDQ症状评分及睡眠障碍、反流症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及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及RD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睡眠障碍及反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睡眠情况,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林丽黄奕森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睡眠障碍黛力新埃索美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