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炳

作品数:41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子宫
  • 8篇宫颈
  • 7篇手术
  • 7篇卵巢
  • 7篇宫颈癌
  • 6篇妊娠
  • 6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上皮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腹腔
  • 4篇妇科
  • 4篇超声
  • 3篇蛋白
  • 3篇人乳
  • 3篇乳头
  • 3篇上皮内

机构

  • 4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1篇杨炳
  • 14篇孙丽君
  • 9篇安强
  • 7篇王东红
  • 4篇明祖谦
  • 4篇刘婷
  • 4篇杨誉佳
  • 4篇刘颂
  • 3篇向加林
  • 3篇黄文霞
  • 3篇林振江
  • 3篇王明阳
  • 3篇李东林
  • 3篇张振东
  • 2篇朱青
  • 2篇李黎
  • 2篇刁英
  • 2篇肖雁冰
  • 2篇谭晓珊
  • 2篇李娜

传媒

  • 10篇贵州医药
  • 8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移行细胞癌1例报告
2015年
患者女性,40岁,因"腹胀9 d"于2012年7月3日入院。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子宫上方扪及胎儿头大小的实性、活动度差的包块,无压痛。腹部超声:腹腔大量积液;右附件区探及混合回声团块,内部见蜂窝状液性暗区,团块内实性回声探及血流信号。
王丽倩杨炳
关键词:卵巢移行细胞癌腹腔大量积液妇科检查腹部超声液性暗区血流信号
人乳头瘤病毒16、18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HPV(16、18型)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对118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DNA进行检测,其中鳞癌(SCC)37例、腺癌(AUC)16例、CIN 45例(Ⅰ、Ⅱ、Ⅲ级各15例)及正常宫颈组织(NC)20例。结果(1)在SCC中HPVl6阳性率为75.68%,明显高于CIN(35.56%)、AUC(25%)及NC(5%)(P<0.01,P<0.01,P<0.01);CIN中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NC(P<0.01);(2)AUC中HPV18阳性率为62.50%,明显高于SCC(8.11%)、CIN(4.44%)、及NC(0.00%)(P<0.01,P<0.01,P<0.01);(3)CINⅡ、Ⅲ级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CIN I级(P<0.01,P<0.05);(4)不同分化SCC、AUC相互间HPVl6、18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SCC的发生可能和HPVl6感染有关而AUC发生可能和HPVl8感染有关;(2)HPV16感染可能在CINⅠ发展到CIN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SCC、AU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杨炳孙丽君刘经伟肖渝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两种晚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效果比较
1999年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以下简称米索)重复给药与米索加破膜和方式催产素静滴两种引产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米索50μg阴道穹窿上药后3h未临产的初产妇102例,分为A组(60例,50μg米索重复上药)和B组(42例,加破膜和/或催产素静滴)。结果A组和B组引产成功率分别是93.3%、92.9%。A组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明显短于B组。而宫缩过强、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手术产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首次米索50μg阴道穹窿上药后3h未临产者,加破膜和/或催产素静滴引产成功率高,较重复上药安全。
杨炳谭晓珊刁英王东红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破膜催产素引产
妇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500例妇科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0例,感染率6.00%;检出3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57%,革兰阳性菌占24.32%,真菌占8.11%;铜绿假胞菌对米诺环素及美罗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均为11.11%,对头孢他啶及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78%和88.8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较敏感,耐药率均为0;假丝酵母菌属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酮康唑以及制霉菌素耐药率均为0,对氟康唑耐药率为100.00%。结论妇科癌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
安强杨炳林振江王明阳向加林黎兵
关键词:妇科癌症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卡前列甲酯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剂量的探讨被引量:27
1997年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合理剂量。方法:将15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孕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予0.100mg、0.125mg、0.200mg的卡前列甲酯栓于阴道用药引产。结果:0.100mg组、0.125mg组、0.200mg组引产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4.0%和100.0%。宫颈Bishop评分≤5分,产程中需加用催产素者,3组分别为48.5%、40.7%和5.0%;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3组分别为11.8%、13.0%和0.0%,明显低于Bishop评分≤5分者,差异有显著性。0.125mg和0.200mg组各发生3例急产。子宫收缩过强在0.200mg组发生3例,其余两组无1例发生。结论:(1)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单次最大剂量在0.200mg以下较为安全;(2)应根据宫颈Bishop评分选用不同的剂量,≤5分选用0.200mg或0.125mg,≥6分选用0.100mg。
唐落韵朱青王少军陈明杨炳叶贵丹
关键词:引产术妊娠末期药物引产卡前列甲酯栓
产后出血、DIC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双侧宫角部结扎1例报告
2008年
杨炳陈明杨誉佳李娜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产后出血DIC结扎宫角胎儿娩出
无水乙醇在外科系统的应用及展望
2015年
无水乙醇具有快速脱水、组织变性的特点被用于离体组织标本固定 ,人们也利用这一特性来治疗外科疾病以达到化学消融病灶目的.本文就近年来无水乙醇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郝琼杨炳
关键词:无水乙醇外科应用
子宫内膜癌动脉化疗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杨炳陈春林孙丽君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化疗进展生殖道恶性肿瘤抗癌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动脉
一种治疗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中草药膏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中草药膏剂,它是用三梭10-20g,莪术10-20g,当归10-20g,黄精10-20g,昆布10-20g,枯矾5-15g,木香5-15g,川芎6-18g,蜈蚣3-7条,雄黄5-1...
肖雁冰孙丽君姜长贵杨炳
文献传递
p53、MDM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MDM2及p53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7例宫颈鳞癌(SCC)、16例宫颈腺癌(AUC)、4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NC)组织中MDM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NC、CIN、AUC、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6.67%(12/45)、68.75%(11/16)及59.46%(22/37),在AUC、SCC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及CIN组(P<0.01、P<0.01;P<0.01、P<0.01),在CIN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C组(P<0.05);MDM2蛋白在NC、CIN、AUC、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3.33%(6/45)、43.75%(7/16)及43.24%(16/37),在AUC、SCC组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及CI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P<0.01);在CIN和SCC的p53+组中,MDM2+阳性率(41.67%、54.54%)明显高于p53-组(3.03%、6.67%)(P<0.01、P<0.01),列联系数分别为0.503、0.610。结论p53、MDM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宫颈癌中的基因事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宫颈癌中p53和MDM2蛋白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杨炳孙丽君明祖谦王东红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宫颈癌MDM2P53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