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
- 作品数:4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水利工程更多>>
- 新生儿危重症SIADH的对策研究
- 郭静荣丽英杨楠郝丽红刘媛张芳高海涛
- 该项目探了讨危重新生儿发生SIADH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存活率,降低死亡率。通过对164例危重新生儿的研究,得出颅内疾患、肺部疾患和不适当的液体输入是引起新生儿SIADH的危险因素,...
- 关键词:
- 关键词:新生儿SIADH
-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被引量:4
- 2003年
- 杨楠刘媛王丹徐琦新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新生儿症状
- 软骨发育不全一例
- 2002年
- 1病例介绍患儿男,生后27 h.主因间断抽搐伴发热18 h于2001年5月12日入院.患儿系G1P1,孕足月,否认宫内窘迫.生后青紫窒息2 min,阿氏评分不详.入院前18 h出现低热,37.3℃~37.5℃,伴间断抽搐,全身强直样发作,每次持续1~2 min,间断0.5~1 h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清.
- 刘媛杨楠王丹李文茹
- 关键词:骨软骨发育不良病例报告CTX线诊断
- 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分析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CT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脾毛细淋巴管瘤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女2例,男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人CT表现为脾实质内单发类圆形低密度肿物,边界清晰,2例局部突出脾轮廓外,3例病灶均无钙化,1例病灶伴有多发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呈轻至中度强化,其余囊内容物未见强化.结论 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临床少见,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术前CT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确诊需综合影像特征和病理学检查.
- 祁昕王春祥杨楠赵滨
- 关键词:淋巴管瘤
- 大样本评估留置针限速技术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能力
- 杨楠
- 6个月以下婴儿川崎病的特点被引量:1
- 2010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全身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冠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严重的可发生冠脉狭窄或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本病的发病率目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KD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
- 杨楠邓节刚王静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 留置针限速技术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留置针限速技术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利用留置针限速技术对431例患儿行腹部CT增强检查。记录全部样本的年龄、体质量、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和动脉期腹主动脉密度,以及灼热感、呕吐、荨麻疹、过敏反应及对比剂外渗等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74.48%)患儿接受手背静脉穿刺,274例(63.57%)使用24G留置针穿刺。平均对比剂注射速率(1.44±0.50)ml/s。仅1例患儿发生对比剂外渗现象,外渗率为0.23%。结论留置针限速技术提高了高压注射器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并且动脉期靶血管增强效果可达到诊断要求。
- 杨楠王春祥赵滨陈静
- 关键词:儿童
- 主动脉峰值时间与注药时间的关系研究-幼猪模体实验
- 目的 将对比剂总碘剂量、注射速率和体质量作为变量,明确在CT增强检查中T注与T峰二者的关系.建立以T注为基础确定靶血管T峰的方法,以期应用于儿童患者中,获得准确的靶动脉强化峰值,而不会造成额外的辐射伤害.方法 利用9只幼...
- 杨楠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中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72例VM患儿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结果1.VM组血清中IL-18、TNF-α、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2.VM组血清中IL-18与TNF-α呈直线正相关(r=0.35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参与VM发病免疫过程,IL-18具有抗病毒作用,与TNF-α同样具有心肌免疫损伤可能。
- 杨楠张宏艳王静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
- 基于年龄计算儿童头部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值的初步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利用年龄直接估算儿童头部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值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3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接受头部CT平扫检查的患儿210例。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年龄、性别,并通过工作站测量头部中间扫描层面的前后径(AP)及左右径(LAT)、面积及CT值。利用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第293号报告,计算头部水当量直径DW、fmeasuredH16及SSDE measured。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标准儿童头围与年龄的关系,计算男性和女性儿童的有效直径Deff;WHO。由手动测量数据计算的Deff与DW计算出线性拟合关系,利用该拟合关系计算出Deff;WHO对应的水当量直径DW;WHO,从而计算出对应的头部fWHOH16与SSDE WHO。分别比较男女性别的DW与DW;WHO、fmeasuredH16与fWHOH16的相关性,SSDE measured与SSDE WHO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年龄与fWHOH16的转换关系。结果:DW与DW;WHO的相关性良好(女:r=0.917,P<0.01;男:r=0.873,P<0.01);fmeasuredH16与fWHOH16的相关性良好(女:r=0.916,P<0.01;男:r=0.883,P<0.01);SSDE measured与SSDE WHO的相关性良好(r=0.991,P<0.01;男:r=0.992,P<0.01)。SSDE measured与SSDE WHO二者一致性良好,最大均方根误差,女性为5.61%,男性为5.25%。并且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不同性别患者年龄与fWHOH16的转换关系。结论:利用患者年龄可简单准确地估算儿童头部SSDE。
- 谭婷婷杨楠王春祥
- 关键词:儿童计算机体层成像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