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梅

作品数:53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12篇蚕豆
  • 8篇性状
  • 6篇栽培
  • 5篇豌豆
  • 5篇戊聚糖
  • 4篇选育
  • 4篇农艺
  • 4篇品质性状
  • 4篇种质
  • 4篇教学
  • 4篇教学改革
  • 3篇栽培技术
  • 3篇糖含量
  • 3篇农业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品种(系)
  • 3篇种质资源
  • 3篇戊聚糖含量

机构

  • 34篇四川省农业科...
  • 20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省食品发...
  • 2篇四川东坡中国...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合肥学院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种子管...
  • 1篇内江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3篇杨梅
  • 9篇余东梅
  • 8篇蒲宗君
  • 7篇饶世达
  • 7篇郑建敏
  • 6篇张文明
  • 6篇姚大年
  • 5篇廖晓虹
  • 5篇郑文寅
  • 3篇李浦
  • 2篇唐杰
  • 2篇黄忠乾
  • 2篇李小林
  • 2篇潘月敏
  • 2篇张波
  • 2篇谢丽源
  • 2篇凌传秀
  • 2篇彭卫红
  • 2篇柳成益
  • 2篇吴翔

传媒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四川农业科技
  • 2篇作物杂志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四川档案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攀芝1号灵芝新菌株及其繁殖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灵芝新菌株及其繁殖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株高产优质灵芝菌株。本发明的灵芝菌株Ganoderma lucidum攀芝1号,其保藏号为CGMCC No.13175。本发明的攀...
周洁李小林张波谭伟杨梅柳成益叶雷苗人云陈影贾定洪何晓兰谢丽源唐杰吴翔谭昊梅娟姜邻王勇彭卫红黄忠乾甘炳成
文献传递
高产、双抗型小麦新品种‘川麦51’产量、抗病性等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明确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新品种的应用价值,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小麦新品种——‘川麦51’的产量、抗病性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川麦51’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中筋小麦品种,该品种在2年的区试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2.6%和14.2%,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4%。采用DPS软件进行区域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川麦5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稳定性。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川麦51’高抗条锈病和中抗白粉病,能够抵御频繁爆发条锈病和偶发白粉病的四川气候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川麦51’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郑建敏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关键词:小麦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
《果树病害防治》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09年
《果树病害防治》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多个环节构成,需循序渐进,整体优化。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根据果树病害课程的性质和实验教学的具体特点,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潘月敏杨梅高智谋
关键词:果树病害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改进Inceptionv3与迁移学习的水稻病害识别研究
水稻病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准确、快速地识别水稻病害尤为重要。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简单背景的水稻病害图片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是对自然环境下的复杂背景的水稻病害图片识别效果较差,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Ince...
杨梅
关键词:水稻病害
文献传递
整枝打顶对不同蚕豆品种鲜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023年
为研究不同整枝打顶方式对不同蚕豆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总结不同品种的最适整枝打顶方式,以‘成胡10号’、‘成胡18’、‘成胡19’和‘成胡25’为材料,对每个蚕豆品种分别设置4种整枝打顶处理方式:全处理、去主茎、去无效枝、打顶,分析不同处理对不同蚕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处理可有效控制不同蚕豆品种的株高;‘成胡10号’在打顶处理下的2年平均鲜荚产量较对照增产20.9%,鲜籽粒产量较对照增产25.7%,均显著高于对照;‘成胡19’在去主茎处理下,2年平均鲜荚产量增产61.2%,鲜籽粒产量增产35.5%,均显著高于对照;各整枝打顶处理方式对‘成胡18’的鲜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明显影响;打顶处理对提高鲜食专用型‘成胡25’的百粒重及出籽率有一定促进作用。综上,整枝打顶对蚕豆的增产效应在不同蚕豆品种及不同整枝打顶方式间均有所差异,针对不同专用型品种,可选择性针对某些产量性状而采取适宜的整枝打顶方式,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钟小娟杨梅李欣王华鲜东锋王娴淑范元芳项超
关键词:蚕豆
不同豌豆品种(系)的叶菜品质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16个不同类型的豌豆品种(系)的叶菜品质,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为叶菜品种选育和指导叶菜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6个豌豆品种(系)为试材,相同条件下播种、管理后59 d采摘叶菜,分析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纤维素、叶绿素、硝酸盐和有机酸含量,同时采用欧式最长距离法对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品种(系)之间叶菜品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6个品种(系)被聚为四大类,Ⅰ类品种的纤维素、有机酸、硝酸盐、叶绿素含量最低;营养品质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1 554.6~2 319.7 mg/kg、6 798.0~11 036.3 mg/kg和0.97%~1.94%,高于常规叶菜。16个品种(系)的纤维素干基、湿基含量分别在18.7%~22.8%、2.51%~4.14%;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3种有机酸含量均小于0.031%;硝酸盐含量在644.6~908.3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叶绿素b含量。[结论]Ⅰ类品种是最合适的叶菜豌豆品种,其营养品质佳,食用更安全,颜色更亮丽,商品性更好。
杨梅杨秀燕鲜东锋项超
关键词:豌豆叶菜品质性状
普通小麦与糯小麦杂交后代糯质材料的选择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为糯小麦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皖麦19"、"皖麦48"等20个小麦品种为母本,糯质品系"W1032"为父本,配制20个杂交组合,在F2代群体中鉴定糯性变异材料,计算全糯质籽粒出现的比例。[结果]20个杂交组合的F2代随机群体中,全糯质籽粒出现的频率为0.75%~3.05%,其中13个组合F2代随机群体的糯质籽粒出现频率符合"1/64"的分离比例,说明小麦糯性变异主要由主基因控制,并可能存在微效基因修饰。[结论]该研究为糯小麦的培育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王昌初杨梅郑文寅张文明姚大年
关键词:普通小麦糯小麦杂交组合
蚕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明确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对加快蚕豆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蚕豆不同品种(系)的生育日数(x_1)、株高(x_2)、有效分枝数(x_3)、结荚节数(x_4)、单株荚数(x_5)、单株粒数(x_6)、每荚粒数(x_7)、百粒质量(x_8)、荚长(x_9)、荚宽(x_(10))和单株产量(Y)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蚕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为:百粒质量>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结荚节数>株高>荚长>荚宽>生育日数,其中生育日数与荚宽两个性状直接效应为负效应。所以蚕豆高产品种选育应从百粒质量、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入手,兼顾结荚节数、株高、生育日数等性状综合考虑选择。
欧阳裕元余东梅杨梅
关键词:蚕豆通径分析
加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档案工作被引量:1
2017年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着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的职责,是全省农业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为四川现代农业和区域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决策服务。"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农科院本着"对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为现实服务"的理念,规范档案管理,夯实基础工作,创新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王平杨梅
关键词:科研档案工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科学研究新品种选育为现实服务
郫县豆瓣适用蚕豆品种的选择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不同品种蚕豆制作豆瓣曲的适应性,筛选适宜加工郫县豆瓣的蚕豆品种。该文以6种不同品种蚕豆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蚕豆豆瓣曲的微生物、酶活性、有机酸以及游离氨基酸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进一步通过对理化性质,包括pH、总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进行差异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感官评价方法对不同品种豆瓣曲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豆瓣曲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PCA将6个品种豆瓣曲分为三类,结合感官评分显示,CH19、CH23和CDDB豆瓣曲品质优良;TCX和SCZG豆瓣曲品质中等;YD豆瓣曲品质较差。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CH19、CH23和CDDB品种蚕豆具有更优秀的豆瓣酱制曲特性,适宜作为加工郫县豆瓣的蚕豆品种。
蒋四强李雄波邓维琴杨梅项超范智义李恒李洁芝陈功
关键词:蚕豆品种综合评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