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杨

作品数:23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4篇采后
  • 3篇芒果
  • 3篇抗冷
  • 3篇冷害
  • 2篇液相
  • 2篇食品
  • 2篇脱落酸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小鼠巨噬细胞
  • 2篇芒果皮
  • 2篇巨噬细胞
  • 2篇抗病
  • 2篇抗冷性
  • 2篇课程教学
  • 2篇课程目标

机构

  • 16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呼和浩特市绿...

作者

  • 23篇杨杨
  • 7篇韩育梅
  • 7篇申琳
  • 6篇生吉萍
  • 5篇范蓓
  • 3篇张美莉
  • 2篇苏琳
  • 2篇王锋
  • 2篇周向梅
  • 2篇王凤忠
  • 2篇赵德明
  • 1篇李庆鹏
  • 1篇靳烨
  • 1篇张奥
  • 1篇杨续金
  • 1篇王洋
  • 1篇王茜
  • 1篇李伟明
  • 1篇赵丽华
  • 1篇刘灿

传媒

  • 4篇农产品加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粮食加工
  • 1篇当代农机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微萃取法快速检测果蔬中噻菌灵残留量被引量:1
2021年
噻菌灵(TBZ)是一种高效、广谱广泛用于水果、蔬菜防治真菌性病害、延长保质期的试剂。试验探究液相微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TBZ,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 TBZ在pH 5.5、猪白细胞介素(IL)添加量20 mg、稀释剂乙腈添加量400μL和萃取温度40℃条件下具有较高得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助于提高TBZ得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340 nm处检测具有最高灵敏度。
杨续金王东清任俌政李立敏杨杨
关键词:噻菌灵液相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残留量
牛结核病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ELISA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牛结核病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ELISA试剂盒,其包括:包被牛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酶标板;酶标记牛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含有牛分枝杆菌MPB83、MPB70,结核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的蛋白液。捕获抗体...
周向梅赵德明杨杨张奥邵安文鲁龙翔李丽好杨利峰尹晓敏王志刚王洋李泽盛
文献传递
芒果采后冷害发生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本文总结了芒果采后冷害发生的特征、条件以及生理生化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芒果采后抗冷机理及冷害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芒果采后冷害发生率先从果皮开始,伴随着细胞膜透性上升、活性氧代谢能力下降、乙烯合成受损以及能量代谢失调等一系列生理变化。芒果采后冷害的控制技术主要分为冷激、热激和间歇升温等物理方法和采用多胺、有机酸、小分子信号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处理的化学方法。
杨杨范蓓申琳生吉萍
关键词:芒果冷害
肉制品新型滚揉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2023年
滚揉技术在肉制品精深加工中被广泛应用,其在促进原料肉嫩化、提高腌制效率、降低蒸煮损失、提升产品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滚揉技术受真空度、滚揉温度、滚揉时间、转速及滚揉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大的局限性,综述了脉动真空滚揉、变压滚揉、超声辅助变压滚揉、超高压协同滚揉等新型滚揉技术的特征及应用现状,以期对新型滚揉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杨得草杨杨
关键词:肉制品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进展”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年
分析论述了基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进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进展”是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深入工厂企业实践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研究生课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进展”教学改革与实践,突出案例式教学,融入特色农产品贮藏加工新产品开发、提升副产品综合利用能力、延伸产业链等实践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拓宽学生思维,采用“角色互换”方式,培养研究生的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张美莉马萨日娜韩育梅杨杨包小兰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SlMAPK1/2/3和SlACS2参与NO对抗病酶CHI和PAL的诱导被引量:2
2018年
研究NO调节采后番茄果实产生抗病反应的机制中MAPK和乙烯的作用。采用0.1 mmol/L一氧化氮供体硝普纳(SNP)和0.1 mmol/L SNP与10μmol/L MAPK抑制剂1,4-二氨基-2.3-二氰基-双氨基苯巯基二丁烯(U0126)结合处理的方式处理采后普通丽春番茄果实和转反义ACS2番茄果实。结果表明:0.1 mmol/L SNP促进了处理后0~24 h内的普通丽春番茄果实中SlMAPK1/2/3的表达,刺激了内源乙烯合成关键基因SlACS2/4的表达和1-氨基环丙烯-1-羧酸合成酶(ACS)的活性,诱导内源乙烯释放量增加,同时刺激了番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CHI)活性的上升;而该效应可被10μmol/L U0126抑制。转反义ACS2番茄果实中SlMAPK1/2/3的表达也受到SNP的刺激,然而乙烯合成和PAL以及CHI不受SNP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SlMAPK1/2/3和SlACS2均参与SNP对采后番茄果实抗病酶PAL和CHI的诱导,SlMAPK1/2/3在乙烯上游。
杨杨刘灿郑鄢燕生吉萍申琳
关键词:一氧化氮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
外源NO处理对采后芒果抗冷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为了探讨解决冷敏型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在冷藏过程中的冷害问题,采用0.08mmol.L-1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处理采后青芒果果实,于2℃下冷藏12d,观测了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呼吸强度。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能显著降低采后芒果果实的冷害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芒果果实冷害发生推迟,冷藏8d和12d后冷害指数分别降低68.5%和28.2%,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等冷害相关指标水平显著降低。冷藏前用外源NO处理可以提高芒果冷藏中的抗冷性,减轻冷害发生。
范蓓杨杨王锋董元元李庆鹏李伟明王凤忠
关键词:芒果冷害一氧化氮抗冷性
一氧化氮参与调控番茄果实采后成熟衰老信号机制研究
成熟衰老是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过程不仅直接导致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从而造成贮藏期间的品质下降,也与病害等其它采后致损现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发生、发展的深层机制以及调控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释,阐明这些问题对于...
杨杨
关键词:一氧化氮成熟衰老呼吸代谢活性氧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芒果皮中脱落酸的含量被引量:4
2014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芒果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无水乙醚为提取试剂,0.5%碳酸氢钠、乙酸乙酯和氯仿为萃取试剂的前处理过程,得到色谱条件为ODS-C18反相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和pH3.0乙酸溶液(60∶40,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器波长为252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在0.50~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回收率95.90%。该方法简单快速,为芒果采后ABA的生理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杨杨范蓓生吉萍申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芒果皮脱落酸
秸秆源品质改良因子处理对黄桃果实抗病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2018年
以"八月黄"黄桃果实为材料,用3%秸秆源品质改良因子对黄桃叶片进行采前喷施处理,研究其对采后黄桃果实抗病性及贮藏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秸秆源品质改良因子采前处理可以降低接种灰霉黄桃果实的病斑面积及乙烯释放量,显著提高病程相关基因NPR1、PR1的表达量,激活抗病酶β-1,3-葡聚糖酶(GLU)、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几丁质酶(CHI)的活性,从而提高黄桃果实的抗病性。此外,3%秸秆源品质改良因子采前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善果实的贮藏品质。
马骏飞赵瑞瑞杨杨申琳生吉萍
关键词:黄桃贮藏品质抗病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