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平

作品数:48 被引量:607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土地利用
  • 7篇地貌
  • 5篇遥感
  • 4篇遥感图像
  • 4篇生态
  • 4篇图像
  • 4篇围垦
  • 4篇互花米草
  • 4篇TM图像
  • 3篇动态监测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土地利用动态...
  • 3篇流域
  • 3篇流域地貌
  • 3篇教学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三角
  • 3篇长江三角洲
  • 2篇地理

机构

  • 48篇宁波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宁波市国土资...
  • 1篇河姆渡遗址博...

作者

  • 48篇杨晓平
  • 27篇李加林
  • 22篇童亿勤
  • 15篇张殿发
  • 8篇许继琴
  • 7篇李伟芳
  • 5篇马仁锋
  • 5篇叶明
  • 4篇陈鹏程
  • 3篇叶持跃
  • 3篇张忍顺
  • 3篇李伟方
  • 3篇蒋刚毅
  • 2篇吴迅锋
  • 2篇邹逸江
  • 2篇沈永明
  • 1篇刘闯
  • 1篇黄渭金
  • 1篇乔观民
  • 1篇张正龙

传媒

  • 5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灾害学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海洋学研究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海洋通报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2024年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筛查的普及,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 PCN)的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CN的病理性质多样, 外科治疗策略差异较大。手术时机与方法的选择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如何鉴别潜在恶性的肿瘤并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是PCN诊治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已发布多个针对PCN诊疗的指南, 但对于手术指征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总结当前PCN临床诊治与研究的最新进展, 探讨PCN手术指征方面的争议, 以期为制定合理规范的PCN诊疗策略打下基础。
鲁泽泓杨晓平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病理性质影像学技术诊疗策略NEOPLASM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的影响——以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为例被引量:28
2006年
以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为研究区,通过定点配对土壤采样分析,选取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全盐、pH值等要素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分析了1982 ̄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82 ̄2003年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壤发生层质量的总体演化特征表现为A层综合质量指数明显下降,B(或P)、C(或W)层略有上升。整个土壤发生层全磷含量普遍下降,其他单质量指标的变化差异较大。②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使得不同发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单质量指标和综合质量指数的变化都明显大于土地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的土壤,其变化量表现为A层>B(或P)层>C(或W)层。③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耕种、栽培、施肥和排灌制度的变化,改变着土壤成土过程,从而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产生直接影响。
李加林刘闯张殿发童亿勤杨晓平李伟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质量土壤发生层滨海平原
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杭州湾南岸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趋上升的用地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土地结构的变化影响了杭州湾南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证实了经济主成分、土地政策主成分、人口及其政策主成分是影响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杨晓平李加林童亿勤李伟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
浙江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评价及对海洋产业优化启示被引量:3
2012年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各县海洋资源环境优势,又要遵循现有技术条件下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约束。以浙江沿海7市的海洋资源环境为评价对象,分析各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的特征和差异,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浙江沿海各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差异显著;(2)宁波、舟山、温州和台州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占优势地位,嘉兴次之,杭州和绍兴则处于劣势地位;(3)浙江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并提出各市海洋资源环境综合约束下的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综合优化措施,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马仁锋李加林杨晓平
关键词:海洋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论TM图像与GIS数据综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被引量:5
2002年
利用TM ,SPOT卫星遥感图像以及相应卫星影像图 ,综合土地利用专题图等GIS非遥感数据 ,针对宁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际需要 。
叶明蒋刚毅杨晓平
关键词: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浙江省无居民海岛综合开发保护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无居民海岛是国家海洋领土的重要组成,在海域资源环境利用、监管和国家权益维护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梳理了浙江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国家与浙江对无居民海岛管理政策演进趋势,综合两者并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视角,提出浙江省无居民海岛开发保护体系:①科学立法完善海岛综合开发保护法理准则;②科学规划规范海岛综合开发保护行动指南;③宣传推广引导海岛综合开发保护实践操作,以促进浙江无居民海岛可持续发展。
马仁锋李冬玲李加林杨晓平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规划指引
现代地貌过程中的人类作用被引量:5
1998年
人为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造貌等作用,是现代地貌过程中一种新的营力。这种作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而人为地貌作用导致的地貌环境变化又会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其负面影响常常会产生与人们的主观愿望相反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处理人类与地貌环境的关系。
杨晓平
关键词:地貌环境
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代地貌过程的第三造貌力,人工地貌是人类造貌营力在自然地理背景下与自然营力协同作用塑造的具有人文特征的地貌体。文章从人工地貌学的提出、人工地貌营力与地貌分类、人工地貌变迁、人工地貌演化的影响机制、人工地貌的地图表达、人工地貌的环境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人工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人工地貌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未来人工地貌学的研究需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建设、人工地貌的物质构成与形态特征、人工地貌空间扩张过程及其发育规律、人工地貌的区域差异及累积地貌环境效应、人工地貌环境管理及国际比较等研究。
李加林杨磊杨晓平
河姆渡遗址与跨湖桥遗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河姆渡遗址与跨湖桥遗址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其地层堆积、文化内涵及^(14)C年代测定表明,跨湖桥遗址的年代确实要比河姆渡遗址早。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中可以见到跨湖桥的若干身影,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直接源头。
黄渭金张殿发杨晓平
关键词:跨湖桥
空间数据立方体的技术框架被引量:6
2006年
系统地论述了研究空间数据立方体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空间数据立方体的非空间维、空间维、数字度量、空间度量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描述了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完整意思,设计出了空间数据立方体的概念模型即空间数据立方体的星型/雪片模型。最后,基于数学工具———代数系统,给出了空间数据立方体严格的数学定义。
邹逸江杨晓平
关键词:空间数据仓库GIS空间数据立方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