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军

作品数:3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气膜
  • 7篇气膜冷却
  • 7篇涡轮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颗粒物
  • 5篇航空发动机
  • 4篇涡轮叶片
  • 4篇教学
  • 3篇民航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平板
  • 2篇起降
  • 2篇热障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孔径
  • 2篇换热
  • 2篇高压涡轮

机构

  • 28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国际航空...
  • 1篇中航西飞民用...

作者

  • 28篇杨晓军
  • 11篇刘智刚
  • 2篇于军力
  • 1篇蔡忠佳
  • 1篇孔庆国
  • 1篇王瑛琦
  • 1篇彭捷
  • 1篇张骁峰

传媒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推进技术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内江科技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测试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双语教学的思考
2011年
肩负培养中国民航合格机务人才重任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在中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不断与国际接轨,开展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双语教学成功实施的几个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质量保证等方面。对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如何有效实施进行了探讨。
杨晓军
关键词:双语教学民航
“两业融合”视域下民航机务类专业核心课群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机制研究
作为国家战略先导产业的民航运输业已经进入了自主装备导入期、领先创新起步期、战略对手遏制期"三期叠加"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航空制造业,进入了由"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快速发展期。在民航运输业和航...
刘智刚杨晓军胡希卓于军力丁坤英彭志广
关键词:民航运输航空制造
航空专业第三学期课程改革探析
2024年
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专业系统性也变得越来越强,传统的教学体制面临挑战。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供给需求,以第三学期建设作为切入点,展开对航空专业第三学期的探索。通过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大单元项目式教学,人才分流、同步教学,产学研一体化)结合教学内容(实践性课程和实习项目、跨学科课程、研究型课程等)进行研究,以达到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发展道路的目的。
杨晓军丁凡张雪丽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超声速飞机噪声合格审定标准制定中的关键要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对航空环境保护委员会(CAEP)标准制定流程中出现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以超声速噪声合格审定标准制定为例,从度量体系、测试程序、数据处理、严格度和成本效益分析这些关键要素着手,介绍了各个关键要素的现状,得出了超声速飞机在起降阶段的噪声标准制定中可以参考亚声速飞机噪声标准,而航线噪声标准制定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结合超声速飞机特点,制定相应的声爆评价指标体系、测试程序及数据处理方法,为以后超声速噪声合格审定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杨晓军周昊旻李国良
关键词:超声速噪声合格审定
存在剥离条件下颗粒物沉积过程的数值研究和实验验证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涡轮叶片表面颗粒物沉积的增长过程和分布状况,研究颗粒物沉积过程中粘附、剥离直至稳定平衡的规律,在经改进的颗粒粘附模型基础上考虑两种剥离形式,利用Fluent的User Defined Function (UDF)功能和网格重构技术,最终实现了熔融石蜡颗粒于带有气膜冷却的平板上沉积动态增长的过程。通过与相同条件下所得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用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随后研究了是否加入剥离模型、气膜冷却吹风比、气膜孔射流角度等因素对沉积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颗粒的剥离效应将减少颗粒物沉积的总量,尤其是在气膜孔后较短区域内;此外,吹风比的增加将使颗粒不易撞击壁面,已粘附的颗粒也更容易剥离从而降低沉积的厚度和质量;射流角度不断增大则使气膜覆盖效果变差,壁面温度升高,颗粒更易达到熔融状态沉积下来。研究发现该数值方法有助于更加精确地仿真沉积增长的过程,证实了吹风比和射流角度对沉积的分布和厚度有很大影响。当射流角度处于35°~40°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沉积。
杨晓军胡英琦徐致远刘智刚
关键词:涡轮叶片气膜冷却
沉积环境下涡轮叶片前缘气膜冷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沉积物对涡轮叶片前缘气膜冷却的影响,实验采用石蜡沉积模拟真实沉积。通过改变主流的温度、气膜孔射流角度及气膜孔孔径,观察了沉积环境下气膜冷却效率及沉积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沉积在障碍物表面的形貌受到主流温度的影响较大,当主流温度接近颗粒物熔点时,沉积覆盖最明显。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射流角度增大,单个气膜孔覆盖区域减小,气膜冷却效率下降,沉积前后,射流角度25°和65°的气膜冷却效率最大相差2%和5.6%,沉积率随射流角度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孔径增大,气膜冷却效率先降低后升高,其中4.5 mm孔径无论是否沉积,气膜冷却效率均最高,比3 mm孔径的气膜冷却效率高3.6%和3.2%。沉积率在孔径3 mm时最低。
杨晓军于天浩胡英琦常嘉文
关键词:气膜冷却前缘孔径
超声速发动机LTO污染物排放特性预测分析
2024年
为合理地分析超声速发动机在起降着陆(landing and take-off,LTO)循环中的污染物排放特性,构建了基于CFM56-7B27核心机的超声速发动机模型。通过建立排放计算模型计算了LTO污染物排放指数(emission index,EI),并分析了其排放特性;研究爬升和慢车阶段污染物排放特性对LTO超声速模式标准设定的影响,进而确定更具代表性的LTO超声速模式标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LTO阶段的推力设置(thrust setting,TS)和模式时间(time in mode,TIM)对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LTO标准研究方面,60%额定推力、2 min模式时间的爬升点氮氧化物的排放质量/额定推力更接近于超声速爬升轨迹,慢车点TS在不低于10%额定推力时更能满足污染物(一氧化碳、未燃烧碳氢)排放特性所限制的燃烧效率要求,因此以60%额定推力、2 min模式时间作为LTO超声速模式爬升点标准、以TS不低于10%额定推力作为LTO超声速模式慢车点标准更为合理。
杨晓军何虹霖
关键词:污染物排放特性
nvPM采样输运系统损失因子计算与改进研究
2021年
航空发动机排放的非挥发性颗粒物(nvPM)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采样测量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损失,为能够更便捷高效地计算排放损失校正因子,该文结合CFM56-7B26/3型发动机排放数据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排放测量校正因子建议标准改变计算流程,开发出一套计算工具。结果显示,新计算工具计算的数量浓度排放校正因子与发动机推力呈负相关,在推力为100%的额定推力下,数量校正因子最小,在推力为3%(慢车状态)处最大,与原方法结果趋势相同,且最大绝对误差为6.81,最小为0.64;质量校正因子也与发动机推力呈负相关,与原方法结果最大绝对误差为0.14,最小为0.007。新计算工具能够更好地与实际数据和推力相联系,在与原方法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更高效便捷的损失校正因子计算。
杨晓军靳晓宇胡英琦刘智刚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民用航空发动机热防护专题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年
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对民航特色课程——《民用航空发动机热防护》进行了教学改革。在理顺课程知识点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将授课内容按照"基础—技术—应用—拓展"的主线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航空发动机中的传热"等14个专题。教学实践发现,专题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传热与冷却理论掌握的深入程度,提升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刘智刚杨晓军于军力
关键词:民航航空发动机热防护
高压涡轮动叶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为研究旋转造成的非稳定性对高压涡轮动叶气膜冷却的影响,建立了3维涡轮叶栅通道模型,应用周期性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不同转速下涡轮动叶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的分布,冷气进口与涡轮前总压比为1.07,温度比为0.5。转速增加,叶片前缘滞止线从压力面移向吸力面,气膜出流从吸力面移向压力面;压力面气膜冷却效率上升,换热系数下降;吸力面冷却效率先上升后降低;换热系数下降。与静止相比,旋转不稳定性增大了叶片表面气膜覆盖面积。
杨晓军
关键词:涡轮动叶气膜冷却换热系数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