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洪燕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肿瘤
  • 1篇电话随访
  • 1篇毒副作用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教育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中枢神...
  • 1篇原发性中枢神...
  • 1篇针对性护理
  • 1篇症状
  • 1篇止痛
  • 1篇止痛药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社会医学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杜洪燕
  • 2篇刘月琴
  • 2篇陈华英
  • 2篇张正芳
  • 1篇殷文蓉
  • 1篇张晓霞
  • 1篇郑雪梅
  • 1篇张正芳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全国肿瘤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心理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心理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基于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心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基于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心理教育,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杜洪燕陈华英张正芳范红英余友惠张钊虹
关键词:心理教育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康惠尔透明贴防治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防治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20例静脉滴注β-七叶皂甙钠的患者,按首次放疗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对照组使用3M透明贴,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Ⅰ、Ⅱ、Ⅲ、Ⅳ度静脉炎分别是26例、11例、6例和0例,观察组Ⅰ、Ⅱ、Ⅲ、Ⅳ度静脉炎分别是18例、0例、0例和0例。采用χ2检验,χ2=9.66,P=0.007,两组比较有显著临床意义。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预防β-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殷文蓉刘月琴张晓霞郑雪梅杜洪燕
关键词:静脉炎Β-七叶皂甙钠康惠尔透明贴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癌CF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采用疲乏量表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检测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期患者全部治愈,中晚期患者死亡3例,疗效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疲乏例数高达19例,重度疲乏3例,显著性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性较高(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可明显改善肺癌CFR患者治疗效果和疲乏度,提高生活质量。
张正芳杜洪燕
关键词:肺肿瘤癌因性疲乏系统化护理
顺铂引起疲劳的调查研究与护理对策
顺铂(DDP)作为一线抗肿瘤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并损伤其细胞膜上结构,有较强的广谱抗癌作用。本文通过调查2008年2月至9月期间的肿瘤住院使用顺铂治疗的患者60例,观察其是否有疲劳症状,并制...
杜洪燕刘月琴
关键词:顺铂药物治疗疲劳症状护理对策抗肿瘤药物
文献传递
针对性护理对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良反应的改善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良反应的改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66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按照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和依从度,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8%(28/33),低于对照组的51.5%(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8.31±3.10)分,高于对照组的(62.07±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4.22±1.30)分和(12.28±1.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58±1.27)分和(14.91±1.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依从度评分分别为(91.37±4.06)分和(96.08±3.96)分,高于对照组的(83.51±3.22)分和(85.11±4.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度。
杜洪燕张正芳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针对性护理甲氨蝶呤毒副作用
电话随访提高癌痛患者止痛药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癌痛患者止痛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中重度癌痛并且正在口服止痛药的住院癌症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止痛药物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坚持定时、定量服药。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两个月后对止痛药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止痛药服药依从性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癌痛患者止痛药服药依从性。
杜洪燕陈华英
关键词:电话随访癌痛止痛药治疗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