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铨

作品数:17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新闻
  • 4篇社会
  • 3篇新闻史
  • 3篇世界主义
  • 2篇多闻
  • 2篇新闻传播
  • 2篇新闻人
  • 2篇学术
  • 2篇中国新闻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施拉姆
  • 2篇文化
  • 2篇华人
  • 2篇传播学
  • 2篇传播学者
  • 1篇新闻传播史
  • 1篇新闻人才
  • 1篇新闻史研究
  • 1篇新闻专业
  • 1篇学府

机构

  • 14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传播》编辑...

作者

  • 14篇李金铨
  • 1篇张萱
  • 1篇张宁
  • 1篇刘兢

传媒

  • 6篇新闻记者
  • 4篇开放时代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国际传播
  • 1篇新闻春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科学对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李金铨教授访谈被引量:6
2014年
2012年,张宁入选“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项目”,赴香港城市大学访学。其间,曾与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兼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金铨做过长时间的访谈,涉及他的学术生涯、研究旨趣及其变化。此后,张宁又多次与李金铨先生交流。本文为数次交流中的一部分,主要扣合当前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视野与方法的问题,由张宁整理出草稿,并经李金铨教授修订润饰而成。
李金铨张宁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社会科学新闻传播新闻史研究
回顾《大公报》和张季鸾的文人论政被引量:8
2015年
《大公报》是近代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最高峰。《大公报》的成功归诸吴鼎昌的资金、胡政之的经营和张季鸾的文笔,他们还培养了大批的新闻人才。张季鸾的政论望重朝野,他去世时,蒋介石的唁电奉为“一代论宗,精诚爱国”,毛泽东也赞扬他为“功在国家”。中共掌权以后,毛还在抱怨刚刚进城的《人民日报》作风散漫,说只要他们能学一点《大公报》他就满意了。
李金铨
关键词:《大公报》张季鸾新闻人才报业史吴鼎昌
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反思以后的新起点被引量:27
2015年
国际传播并不太"国际化"。发源于冷战格局,国际传播长期被视为美国传播在海外的思想延伸或经验应用。许多非西方学者以美国主义的片面世界观为依归,而且视之为当然。我们一方面必须拒斥这种"美国放大就是世界"的观点;一方面必须反对"文化民族主义",即是假借文化无法兼容,或以文化优越感为由,而一笔勾销美国或西方的学术成果。"国际传播"若要国际化,绝不能落入偏狭的泥淖,而必须秉持开明的世界主义为起点。
李金铨
关键词:范式转移文化民族主义
传播研究的“跨界”、“搭桥”与“交光互影”--与李金铨教授谈方法论被引量:5
2018年
一、文本,脉络,跨文化意义 於渊渊(▲):您在多个场合都言及受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影响很大,习惯把问题置放在时空的脉络中来观照。有人把您归为脉络学派,您欣然接受。说到context这个词,大陆文献常译为语境,台湾学者喜欢称之为脉络。脉络不同于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只关乎历史的平面,与人和事之间只是衬托的关系。而脉络是立体的,由多种相互关联的人、事、关系、观念所构成。现在的一些研究,也会谈语境和脉络,但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是静态的、僵硬的、幕布般关于政治、制度和生活的背景介绍,文本与脉络之间,无法形成“交光互影”的关系,在扎扎实实提升学术功力之外,您有没有什么切实的建议?
李金铨於渊渊
关键词:方法论文化意义社会学家台湾学者脉络
他是一个点亮明灯的人——追念徐佳士老师
2016年
笔者从求学经历结合新闻传播史,综述徐佳士教授的毕生贡献:一,他写下华文世界第一本传播理论的教科书,启迪数代学子;二,由于他的引导,笔者有幸结识传播学术界大师和新闻界前辈,以致奠定学术的方向与品味;三。
李金铨
关键词:新闻专业新闻传播史
传播学者所面临的困惑、挑战与因应之道——来自“多闻雅集”的学术反思
2015年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创立“中国大陆青年传播学者到访计划”,迄今已届¨年,共有175位遍布全国重要高校的学者参加。这个社群号称“多闻雅集”,寓意由“博学多闻”的“新闻人”组成一个结合学术与友谊的“无形学府”。自从2008年以后,每年暑假更轮流在各地聚会,举行“中华青年传播学者论坛”。
李金铨
关键词:传播学者学术反思雅集因应新闻人
学术与生命不应割裂
2016年
在求学时期,我邂逅了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让我知道想做怎样的学者,从而建立学术的风格与旨趣。米尔斯强调,要不断联系个人关怀到公共议题。对于正在摸索门径的学子,这不啻是一副指南针:原来学术与生命是不应该割裂的,而是彼此活在一个同心圆内,由内向外扩张,连成一气,以至于个人传记不断与社会结构有机互动。在求学时期,周遭的一些“主流”范式实在无法安顿我的关怀。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传播帝国主义再商榷》,在当时的环境下未免“反潮流”,这个勇气和信心也来自米尔斯的启发。此后贯穿我三十多年学术生涯的,是一种深沉的社会关怀与人文价值,以此为主轴发展出互相联系的分支,包括华人社会转型与媒介互动、西方媒介的论述与话语,以及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
李金铨
关键词:公共议题知识论华人社会个人传记社会关怀学术生涯
在地经验,全球视野: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被引量:33
2014年
在讨论国际传播研究的知识论与方法论时,我们应该一方面拒斥"普适性的帝国主义",一方面排除"特殊性的偏狭主义"。作者在检视"发展传播学"的方法论以后,认为极端化约的实证主义漠视跨文化差异,容易导致"以西方为全球标准"的理论。作者呼吁以韦伯式的现象学路径为基础,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先从分疏具体"在地经验"的内在理路开始,不断上升抽象阶梯,以至于与相关文献互动,或参考之,或诘难之,最后既要充分诠释层层在地经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更要辩证地建立具有文化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视野"。唯有如此,才能以世界主义的开放心灵,与西方文献平等对话,彼此渗透,相互滋长。
李金铨
关键词:现象学世界主义
传播研究的时空脉络被引量:25
2017年
直觉智慧,言简意赅,但不太交代推论过程,以致容易歧义丛生。直觉智慧应该适度降低抽象层次,与严谨的社会科学语言和逻辑互通。本文以苏轼《题西林壁》诗为引子,举出研究实例,探讨国际传播与新闻史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一,社会真实的多重建构,既非单一,亦非无限;真实的整体犹如瞎子摸象,不是简单的部分与部分拼凑而成,其建构涉及权力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第二,不管是国际传播或是新闻史,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观点必须互相渗透,从沟通对话中获得互为主观的同情了解。第三,社会科学及传播研究旨在揭开人与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要能见树又见林,分析的角度和结论跟随重要的条件而变化,故必须捕捉时间(历史)与空间(全球)如何影响事物的"常与变"及其变化的"同与异"。
李金铨
关键词:新闻史
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知识地图被引量:5
2012年
2011年12月17日~18日,李金铨教授应邀赴武汉大学参加第六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间隙拨冗接受了刘兢就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海外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范式变迁(1951-2010)》(11YJC860028)所做的访谈。本文是访谈核心内容,从李金铨教授的学术生命史切入,追溯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脉络,并对华人传播研究的发展提出展望。本文由刘兢整理出草稿,经李金铨教授多次修正。
李金铨刘兢
关键词:传媒研究华人施拉姆驻华记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