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 作品数:57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郁达夫新文学创作的现代男性主体建构被引量:1
- 2015年
- 郁达夫小说、散文虽然属于新文学,但又以鲜明的个性区别于流行的新文学,其意义并不在于建构家国意识或现代道德。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观察郁达夫作品的男性书写,认为其特点是在于敏锐地感应并坦诚抒写了男性主体意识现代演变过程中所滋生出的种种凡人特质。这既有男性走下男权性别神坛后所流露出的柔弱、内在分裂,也有男性面对异性情爱、同性情爱时矛盾纠结的态度,还有青春期男性向社会撒娇的心态,以及现代人在风景审美时兼收东西方文化资源的开放态度。郁达夫的作品从现代男性主体祛魅化和开放化的角度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 李玲
- 关键词:新文学
- 乐生旷达 优雅风趣——梁实秋散文论被引量:1
- 2007年
- 梁实秋散文擅长于以旷达幽默的态度对日常事物、世相人情、人生境遇进行审美把握,从而在日常生活的顾眷中建立起超越世俗功利的人生境界,从中展示出作家乐生旷达、优雅风趣的自在情怀。
- 李玲
- 关键词:散文幽默
- 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被引量:4
- 2003年
- 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角度考虑,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的反思,将有利于当代文化的精神建构。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现代性要求考虑,反思其男性中心意识符合"历史观点"这文学批评标准。倡导男女两性主体性平等,在主体性平等的前提下尊重性别和个体的差异性这一价值立场,包含着对封建性别等级文化的批判,也包含着对以平等为名义用政治化的男性类特性压抑性别差异性、压抑个体生命差异性这一历史的反思。这一种性别立场是对男权文化传统的本体性否定,而不是男女轮回式的反叛。
- 李玲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性别意识
- 从重建民族主体性视野审视中国闲适文化传统——从《二马》和《四世同堂》说起被引量:5
- 2009年
- 老舍的《二马》和《四世同堂》把闲适文化传统置于重建中华民族主体性视角上进行考察。他既从现代启蒙立场出发,反思闲适无为人生态度不能对生存负责、其末流屈从于官场文化的价值缺憾;又从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立场出发,阐释闲适无为人生态度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普世价值,并以民族气节作为认同闲适无为人生哲学的价值底线。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叙中国闲适文化传统,老舍创作所建构起的中华民族主体性实质上具备了与其他民族主体间共在的和谐共存、平等对话的意识。
- 李玲
- 关键词:老舍闲适
-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主题再释被引量:1
- 2016年
- 《倾城之恋》既同情白流苏的生存之沉重,也对她因生存压力过大而无法进入爱情境界深感遗憾;既审视范柳原的自私、花心等浪荡公子习气,也对他真挚爱情得不到共鸣的悲哀有深切的同情。小说以倾城这个偶然的重大历史事件来成全一对平凡男女的爱情、婚姻,寄寓了这样的慨叹:在常态生活中人与人相爱太难。归根结底,感叹平常男女相爱太难并由此悲悯人的存在的局限性,才是这篇小说的核心主题。《倾城之恋》有所选择地吸纳了市民文学传统和五四文学批判传统,自然生成了苍凉的美学风格。
- 李玲
-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五四文学传统苍凉
- 反思·沉醉·叹惋——方旭《老舍赶集》的市民文化之思
- 2018年
- 方旭改编自老舍作品的话剧《老舍赶集》,内含六则短剧:《话剧观众须知》《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我的理想家庭》。《老舍赶集》以中产阶级市民生活为题材,以建构文明合理的现代生活方式为旨归,从道德反思的角度批评了损害他人、沉湎于物欲、盲目崇外、奴役妇女等不文明行为,从理想人性探讨的角度肯定了兄弟友爱、牺牲自我的美好情操,从理想生活方式追求的角度展望了都市和乡野的两种诗意人生。《老舍赶集》还对京味儿文化的重生与流逝,抒发了叹惋之情。方旭在改编中总体上以彰显老舍原作精神为己任,又在少数细节变动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些许不同理解,更在艺术形式的转换中展示了充沛的创造力。
- 李玲
- 关键词:市民文化
- 北京地区大学生“贞节观”调查分析——“传统道德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问卷之二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使"传统女德教育与当代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讨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传统女德教育与当代女大学生素质教育"课题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关于调查问卷的具体情况请参见拙文《北京地区大学生“整体性别观”调查分析——“传统道德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问卷之一》。
- 段江丽李玲石桂霞
-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调查问卷传统道德贞节观问卷调查工作说服力
- 老舍小说的性别意识被引量:20
- 2005年
- 在思考男性婚姻问题时,老舍在理性层面上认可无知无识的传统女性;但在深层爱情体验层面上他又深入抒写男性在传统婚姻中的无爱的痛苦。在思考男性如何对待女性世界的问题时,老舍一方面同情女性受男权伤害的生命苦难,并从善意的男性立场出发,充分抒写男性庇护美好女性的深情厚谊;但另一方面,他又从男性自我防御的立场出发,表达对女性主体性的恐惧与厌憎。老舍的性别意识,呈现出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相交织、男权立场与合理的男性立场相渗透的复杂局面。
- 李玲
- 关键词:老舍小说性别意识
- 存在的不完满性与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性别建构——兼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个体生命存在主题被引量:3
- 2011年
- 茅盾1940年代初发表的《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①精美残篇,综合其早期创作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塑造了“既具有东方女性文化的阴柔资旨,又富于雄强的质素”②的张婉卿形象。作品关于张婉卿以母性情怀包容生命陷于颓丧状态的丈夫黄和光这一艺术想象,在已有研究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同隐含作者的立场,赞赏张婉卿的母性情怀。
- 李玲
- 关键词:《霜叶红似二月花》生命存在性别建构
- 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际与精神风骨──评《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与吴文藻》
- 2015年
- 1992年8月,我还在福建师大读研究生,王炳根先生正在筹建冰心研究会,受他的委托,我和师妹姚向清一起,到北京检索冰心研究资料,并拜访92岁的冰心先生。那是一个夏末的上午,冰心穿着月白色的短袖上衣,坐在书桌后面。她纯净脱俗的气质点染了那间简朴的书房兼卧室,给我留下了一尘不染的印象。用圆珠笔给我们签名留言,她竞没有带花镜。阳光从落地窗中照进来,洒在她低头写字的身影上,为她的素净镀上了一层光辉。圣洁的氛围让我觉得言语宛若尘埃,是一种惊扰。寒暄、合影后,我们很快就退到客厅,在梁启超手书的集龚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下又拍了几张照片,就恋恋不舍地告辞了。
- 李玲
- 关键词:知识分子吴文藻玫瑰风骨福建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