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朝晖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3篇耐药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耐药性
  • 2篇基因
  • 2篇监护
  • 2篇监护室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脑损伤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李朝晖
  • 6篇康文清
  • 5篇刘大鹏
  • 3篇王颍源
  • 2篇金娟
  • 2篇李蕊
  • 2篇王勤
  • 2篇方盼盼
  • 1篇张玲
  • 1篇赵艳梅
  • 1篇赵磊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本文对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定量测定急性心肌梗死、UAP、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者血清PAPP-A、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等,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探讨了PA...
李朝晖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血浆蛋白血清检测
文献传递
2014年至2016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方法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4年至2016年NICU送检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变迁情况。结果 3年内检出肺炎克雷伯菌264株,分别为2014年75株,2015年77株,2016年112株。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77.7%)、血(8.7%)、下呼吸道标本(8.3%)。3年内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03株(分离率39%)。3年内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109株(分离率41.2%)。3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已达70%以上;对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耐药率绝大部分也已达7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显著上升;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已达90%以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已达100%;对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的耐药率绝大部分达10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了解耐药趋势,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李朝晖康文清张耀东王勤张玲许邦礼刘大鹏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重症监护室耐药
足月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9年
目的总结足月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特征及治疗经验,为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例足月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男4例,女2例,均为足月儿,产前无明显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无明确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病,高危因素为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全肠外营养、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诊断日龄2~6周不等,起病症状除1例为发热抽搐外,其余均不典型,脑脊液改变表现为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分类以多核为主,糖降低显著,蛋白显著升高;外周血炎症指标有两例血小板减少,3例CRP明显升高;6例患儿脑脊液培养均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中3例血培养亦为白假丝酵母菌,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两例患儿其末端培养亦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中1例患儿合并眼底病变;头颅MRI表现为1例患儿颅脑影像学未见异常,1例最终合并脑脓肿、脑积水,余4例均表现为双侧脑实质多发异常信号;治疗上除1例单用氟康唑治愈外,余5例均联用1种及以上抗真菌药物,除1例合并脑积水外科手术治疗外,余均临床治愈。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后患儿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合并有相关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需高度警惕,其脑脊液改变亦不典型,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需反复多次行微生物培养明确病原,头颅MRI尤其增强头颅MRI可作为诊断的补充及抗感染疗效的评估;脑实质多发小脓肿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典型表现。
王颍源方盼盼李蕊金娟李朝晖刘大鹏康文清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脑损伤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损伤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方法对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出现脑损伤致吞咽障碍的12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我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脑损伤患儿55例,致吞咽障碍12例,占21.81%,其中吞咽后口腔内奶液残留12例,喂奶时间明显延长12例,流涎11例,喂奶后呛咳10例,宫外发育迟缓10例,反复肺部感染6例,口鼻返流5例,反复呼吸暂停4例,隐性误吸4例,反复发热4例。经过综合治疗,9例完全恢复吞咽功能,占75.00%;3例部分恢复,仍需部分鼻饲喂养,占25.00%。结论应积极治疗患儿原发病,及时评估患儿呼吸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积极评估患儿吞咽功能,尽早给予康复干预,预防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
李朝晖蒋名丽张耀东康文清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吞咽障碍
某医院2015—2020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2023年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监测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6年间(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尿路感染患儿分离获得的主要病原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变迁情况。结果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后,1236例尿路感染患儿共检出130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87株(52.48%),革兰阳性菌562株(42.93%),真菌60株(4.58%)。主要革兰阴性菌是大肠埃希菌(352株,26.89%)和肺炎克雷伯菌(102株,7.79%);屎肠球菌(270株,20.63%)、粪肠球菌(215株,16.42%)是最多见的革兰阳性菌。6年间,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明显降低,由31%下降至20.06%(χ^(2)=12.374,P=0.03);其它主要检出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检出比例维持稳定(均P>0.05),阴道加德纳菌近两年检出率明显升高(χ^(2)=18.107,P<0.001)。本研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2015年至2020年间发生显著的下降(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均P<0.05),其中头孢曲松2018年耐药率高达79.59%,而至2019年和2020年有下降趋势。对头孢吡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持续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均P>0.05),2020年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更高达82.26%;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2020年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45%、11.29%、3.23%、14.25;且2015年至2020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克雷伯菌各年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检出率普遍高于大肠埃希菌;2015年至2020年间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均发生有统计
王颍源方盼盼赵艳梅李朝晖
关键词:尿路感染药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细菌耐药尿液培养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6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NICU 2016年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206例新生儿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34株,革兰阴性菌186株,占79.48%,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66株)最多,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共59株,占31.7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96.96%,仅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唑、氯霉素、四环素部分敏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00%,仅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部分敏感;其他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48株,占20.51%,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呋喃妥因敏感。234株多重耐药菌对3~10类抗生素耐药,平均对(7.9±1.9)种抗菌素耐药。治愈162例,好转25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8例。结论:我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
李朝晖康文清张耀东王勤许邦礼刘大鹏金娟王彩君周炎娟张亚维李蕊王颍源熊虹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
新生儿炎症性肠病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确诊IBD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新生儿IBD均为男性,均表现为腹泻、口腔溃疡、发热;均有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浆白蛋白下降;抗感染、输血、补充白蛋白等治疗无效;经内镜检查和基因检测确诊新生儿克罗恩病(CD)。结论对于高度怀疑新生儿期起病的IBD,应积极行消化内镜及基因检测,尽早确诊并予规范治疗。
李朝晖康文清张耀东许邦礼刘大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基因测序新生儿
特异性识别Cr<Sup>6+</Sup>和维生素C的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识别Cr<Sup>6+</Sup>和维生素C的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无水柠檬酸加入到水中溶解,溶解后加入N,N‑二甲基苯胺,混合液移入微波管中,微波加热反应,反应液经超滤,柱层析分离,得到碳...
李朝晖孙远强郭硕
文献传递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基因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新生儿MMA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7例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结果MMA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差、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可合并营养不良、体质量不增、抽搐、呕吐、意识障碍、皮肤损害等,49例患儿中血液系统异常28例(57.1%);21例行头颅影像检查,20例有不同程度脑损害;27例行基因检测,其中合并型MMA 17例基因检测均为MMACHC基因突变,共检测出11种突变;外显子4突变26次,突变类型主要为无义突变,其中c.609G>A是最常见突变;10例单纯型患儿基因检测均为MUT基因突变,共检测出13种突变,突变位点多样化。结论新生儿MMA临床表现不典型,患儿多存在脑损伤,基因检测是临床分型的可靠依据,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中c.609G>A为热点突变,单纯型MMA基因突变位点多样化。
王彩君张耀东康文清熊虹刘大鹏李朝晖陈蒙蒙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基因检测
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吞咽障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口周按摩联合试喂的喂养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后期导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中重度HIE并吞咽障碍的患儿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研究组采用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喂养方法,对照组采用鼻饲喂养;对2组的流奶、吞咽后口腔奶液残留、喂奶时间、有无吸吮动作及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5d后,研究组在流奶、吞咽后口腔奶液残留、喂奶时间、有吸吮动作分别为6例、(8.50±1.05)ml、(36.40±2.87)min、10例,对照组分别为15例、(10.80±0.39)ml、(42.29±1.60)min、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6、6.66,t=7.52、6.93,均P〈0.05);研究组在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60±1.35)、(11.73±1.39)、(21.47±2.03)d,对照组分别为(17.00±0.65)、(14.13±0.99)、(23.27±1.16)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5.45、2,98,P〈0.05)。结论对于吞咽障碍患儿在每次喂养前给予口周按摩并联合试喂能促进患儿的口腔运动神经的改善,提高喂养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蒋名丽赵磊李朝晖张耀东李丹凤石彩晓
关键词:试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吞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