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 作品数:31 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20版美国心脏协会心搏骤停幸存者神经预后研究标准》摘译与解读被引量:1
- 2022年
- 心搏骤停幸存者的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和死亡大多归因于脑损伤,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神经功能预测可避免无效治疗及生命维持治疗的不适当终止.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组织相关专家对心搏骤停成人和儿童幸存者神经系统预后的研究证据进行了评估和审查,为此类患者神经系统预后的预测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对《2020版AHA心搏骤停幸存者神经预后研究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为国内医护人员掌握和应用该科学声明提供参考.
- 周伍明陆宗庆崔旋旋师维华天凤李惠杨旻
- 关键词:心搏骤停神经功能
- 2022年ERC-ESICM成人心脏骤停后温度控制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使用目标温度管理(TTM)进行温度控制已得到专家协会的认可和国际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近期TTM-2试验报告指出具有任何初始心律的1850例院外心脏骤停(OHCA)昏迷患者温度控制在33℃与仅在患者发热(>37.7℃)时进行干预,6个月的病死率或神经功能结局没有差异,故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和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更新了温度控制的临床实践指南,为具有任何初始节律的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复苏后昏迷的成人患者提供基于循证的体温控制指导。本文对其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为国内临床医师更好的学习和了解最新进展。
- 师维陆宗庆崔旋旋黄姗姗华天凤李惠杨旻
- 关键词:心脏骤停昏迷临床实践指南
- 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肺复张治疗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肺复张治疗时使用盐酸右美托嘧啶和咪达唑仑镇静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8例中度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14例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M组14例患者使用咪达唑仑镇静。两组患者均实施肺复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的基础值和肺复张治疗时的数值,观察肺复张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无影响,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异程度。结果肺复张治疗会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HR、MAP变异程度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VP的变异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肺复张治疗中度ARDS患者时,与咪达唑仑相比,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 郑瑶华天凤曹利军李惠孙昀
- 关键词:肺复张盐酸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血流动力学
-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右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观察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参附注射液,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病理学Ⅱ(APACHEⅡ)评分、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B型利钠肽(BNP)的基线值和治疗72 h后数值。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62例患者,参附组32例,对照组30例。经过72 h治疗,两组患者TAPSE、RVFAC、LVEF、HR、MAP及BNP均较基线水平有改善,参附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提高脓毒症患者的右心功能,减轻脓毒症患者心脏损害。
- 郑瑶肖文艳李惠杨旻
- 关键词:脓毒症参附注射液右心功能
- 床旁肺部超声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脱机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bedside lung ultrasound,BLU)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脱机评估的价值,尤其是动态监测MV治疗患者的肺部病变及膈肌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03~2016—09人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unit,ICU)符合纳入条件的28例MV患者。进入自主呼吸实验流程15min后,具有资质的ICU医师使用BLU评估患者肺部及膈肌功能等指标,以帮助指导脱机流程。结果①本研究的脱机成功率为89.29%(25/28)。3例患者因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造成脱机困难,其中2例因自动出院而死亡,1例患者经治疗后延时脱机。②膈肌功能(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率)与浅快呼吸指数、通气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与APACHEII评分、年龄等因素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MV时间长短与膈肌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可增加MV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时间和病死率。BLU与浅快呼吸指数等指标联合应用可有效指导重症MV患者脱机评估流程。
- 杨旻李惠尹路张频捷
- 化疗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导致休克3例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成人斯蒂尔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合并巨噬细胞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一类少见但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死率高达30%~50%。多数文献报道AOSD继发MAS可导致血细胞减少及肝、肾、肺等多器官功能损害,但AOSD继发MAS导致危及生命的循环衰竭且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例AOSD继发MAS导致休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临床上一些血液系统肿瘤或风湿性疾病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循环衰竭,特别是合并铁蛋白显著升高时,往往提示可能存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或MAS,而早期识别与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肖文艳华天凤郑瑶李惠杨旻
- 关键词:成人斯蒂尔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休克化疗
- 基于OBE理念的CTTM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案例式立体教学模式(cas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CTTM)在急危重症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基于OBE理念的CTTM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分,并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共纳入78人,试验组39人、对照组39人。试验组理论知识得分(93.80±2.20 vs.83.60±3.15,P<0.001)和实践能力得分(92.80±2.02 vs.83.50±3.03,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OBE理念为导向的CTTM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更优,且大部分学生对CTTM教学模式较认可,但其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肖文艳张金华天凤李惠李惠杨旻
- 关键词:急危重症
- 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比值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比值(N/LP)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成人患者中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SFTS成人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轻症组(n=23)和重症组(n=15)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计算N/LP最佳临界值。结果重症组患者较轻症组SFTS患者的年龄大、热程长、入住ICU风险高(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重症组患者较症型组易出现肝损伤、急性胰腺炎(P<0.05),并且特别容易出现中毒性脑病、心肌损伤以及肺部感染(P<0.01)。N/LP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为0.745,最佳临界值为5.57,其敏感度为78.3%,特异度为73.3%。当N/LP>5.57时,可判别为重症SFTS患者,而当N/LP≤5.57时,可判别为轻症SFTS患者(P<0.05)。而且当N/LP>5.57时,重症患者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SFTS患者早期N/LP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相关。
- 肖文艳胡娟娟华天凤郑瑶张洋李惠张金杨旻
-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69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6年9月入院的SFTS患者,按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纳入69例合格病例,存活组49例,死亡组20例,病死率为28.99%。高龄、存在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及出血表现者病死率高(均有P<0.05)。两组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死亡组入院48 h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Z=-6.4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表现是SFTS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SFT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AST、CKMB和LDH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其预后独立影响因子为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表现,建议诊疗过程中使用SOFA评分指导病情和预后判断。
- 杨旻叶珺叶珺李惠华天凤郑瑶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心脏术后患者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心脏术后患者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3月心脏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行CRRT治疗的13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术后入住ICU时、开始CRRT时、CRRT 24小时、48小时的左心射血分数(EF)、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剂量及白细胞计数(WBC)、血乳酸(LAC)水平。结果 CRRT开始后,EF、MAP均呈上升趋势,且48小时水平显著高于CRRT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水平逐渐降低,且48小时的LAC水平显著低于CRRT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对稳定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积极作用。
- 尹路孙昀曹利军李惠华天凤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脏术后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