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青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碳纤维布增强杨木LVL梁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对速生杨木制作的单板层积材的材料性能进行测试,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杨木LVL可作结构材使用;在杨木LVL生产过程中采用碳纤维布与其复合,对其进行增强,并制作了一批梁试件做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选择了合理的梁截面形式,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增强后杨木LVL梁的承载力、刚度显著提高。
- 李世宏高本立李家青
- 关键词:杨木LVL碳纤维布材料性能
- 钢筋混凝土框架后锚固梁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工程实践中大量运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后锚固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件设计按照1∶2的比例综合考虑了框架顶层中节点接柱、边节点接柱接梁、中间层边节点接梁和中节点一次整浇几种工况;同时还考虑了直接植入主筋、增设附加筋加强和箍板焊接主筋加强几种后锚固方法。通过对不同节点处梁柱的裂缝情况、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规律的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在接柱改造时,只要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和植筋深度的要求,节点承载力就不会因接柱而降低,若接柱时加固了节点,反而会提高结构整体的延性。在接梁时应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做到两边新旧梁加固的统一。
- 高群俞伟根李家青肖飞韦芳芳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植筋
- 框架抽柱托换改造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2015年
- 文章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抽柱托换改造后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研究,分析模型为3个5层两跨平面框架。分为未抽柱框架模型YKJ;预应力转换梁抽柱托换模型YYLKJ;桁架抽柱托换模型HJKJ。通过对三榀框架结构采用SAP2000建模,然后进行Pushover分析,分别得到结构的破坏模式、基底剪力-位移曲线、抗震性能等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3榀框架模型塑性铰开始出现的部位都是梁端,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属于延性破坏,符合强柱弱梁的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YYLKJ和HJKJ两种框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 高群李家青俞伟根肖飞韦芳芳
- 关键词:托换加固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近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前后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围绕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某公司多层生产车间的结构特点,并综合利用增大截面、粘贴钢板和粘贴FRP等方法进行了结构抗震加固设计,验算了构件截面;随后,建立了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动力特性和弹性时程分析,探讨结构的偏心不规则情况;最后,进行了结构在远场和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分析了综合加固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和远、近场地震对多层偏心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近场地震工况下的响应大于远场地震工况,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角在近场地震工况可达远场地震工况的3.8倍;所设计的加固方案有效提升了结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减少75.9%。
- 朱燕清陈鑫孙勇俞伟根李家青苏冠兴徐庆阳
- 关键词:近场地震抗震性能
- 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问题研究
- 该文对深基坑工程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间土对前后排桩受土压力的影响,推导出双排桩内力与位移的计算公式.另外,还对排距、桩径、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等因素对双排支护结构侧向刚度的影响进行了研...
- 李家青
- 关键词:深基坑双排桩杆系有限元
- 文献传递
- 碳纤维布增强杨木LVL柱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用速生杨木LVL制作了一批试验柱并外贴碳纤维布箍对柱增强,进行轴心受压试验,通过试验选择了合理的柱截面形式。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箍可以提高杨木LVL柱的承载力,改善柱的延性。试验还表明合适的碳纤维布体积配箍率是必要的,可以保证破坏形式最佳,获得最大承载力。分析试验结果给出了承载力计算方法。
- 李世宏高本立李家青
- 关键词:杨木LVL碳纤维布
- 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的探讨
- 2009年
- 文章对深基坑工程中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间土对前后排桩所受土压力的影响,对矩形和之字形排列的双排桩的前后排桩所受土压力的的取值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利用结构力学位移法和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出一种计算精度有较新改进的计算方法,为双排桩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李家青
- 关键词:双排桩土压力
- 姜堰实验小学雏鹰楼加固前后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围绕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雏鹰楼的加固设计和抗震性能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检测公司的鉴定结果,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并对梁、柱截面进行了验算。随后,基于结构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开展了结构在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远、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显著提升,梁、柱截面满足抗震要求的同时,结构层间位移角得到有效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最大可减小78.4%;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近场地震工况的结构底部层间位移角分别为远场地震工况时的1.42,2.07和3.66倍。
- 孙勇陈鑫陈鑫俞伟根俞伟根苏冠兴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碳纤维加固近场地震抗震性能
- 钢筋混凝土框架抽柱托换加固后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015年
- 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抽柱托换改造后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模型为3个两层两跨1∶3缩尺平面框架,分为未抽柱框架结构试验模型YKJ、预应力转换梁抽柱托换模型YYL和桁架抽柱托换模型HJ.通过对3个缩尺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试验,观察各框架的破坏过程,得到各结构的破坏模式以及不同加固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下,3个框架试件均属于延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预兆;YYL和HJ框架的承载力相比YKJ框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比抽柱托换前后的结构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抽柱托换改造后的结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较好、刚度更大.
- 高群李家青俞伟根肖飞韦芳芳
- 关键词:托换加固抗震性能低周反复试验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中不同加载模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逐渐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的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经被我国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侧向加载模式的选取是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不同结构的高阶振型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通过拟合规范的反应谱曲线,对三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别选取了适用Ⅱ类场地的2条地震动记录和1条人工波,对比了典型地震动下非线性时程分析和采用5种不同侧向力分布模式的Pushover分析的层间位移角,以及推覆分析各工况下的结构推覆曲线、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通过振型质量参与系数体现高阶振型对结构反应的贡献。研究发现,随着结构层数的增加,高阶振型的影响变大,侧向加载模式的选取变得很重要。
- 李家青
-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推覆分析侧向加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