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
- 作品数:60 被引量:2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平战结合静脉注射血管外渗报警装置的研制
- <正> 战争时期伤病员较多,并且医护人员相对紧张,再加上某些重伤员处于昏迷状态,躁动不安,当进行静脉注射时很容易发生药液的血管外渗,造成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而延误治疗。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损伤并使伤员得到及时治疗最需...
- 李国英李胜辉刘训伟奚刚
- 关键词:ALDOSTERONOMAALCOHOL
- 文献传递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置换前320排心脏CTA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置换前320排容积CT心脏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患者术前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分析其伴发冠心病的原因及其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初步评价320排容积CT扫描冠状动脉血管增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结果:385支冠状动脉中显示,364支未见异常,有11支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为阳性,另10支冠状动脉狭窄小于15%~30%,提示临床有轻度粥样硬化改变。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前,50岁以上患者无论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均应常规行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增强扫查,以减少置换术的并发症,确保瓣膜置换术后复跳的成功。
- 朱仕芳丁娟李国英李理李雯雯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320排容积CT
-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CE-MRA)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患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38例患者,进行3DCE-MRA检查。选择FLASH3D冠状位压脂序列。快速注射大剂量顺磁性对比剂后,根据计算出的延迟扫描时间,采集下肢相应部位的增强图像。增强图像与其相应阶段非增强图像经减影处理和最大强度投影法处理后,得到下肢动脉血管三维图像。对2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图像与3DCE-MRA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图像经减影及最大强度摄影(MIP)后处理均得到清晰的下肢动脉三维MRI,发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32例,共检测出在11个血管阶段中发现狭窄病变237处。在同时具有DSA与3DCE-MRA图像资料的28例中,3DCE-MRA发现狭窄病变201处,DSA检查发现狭窄病变218处,两项检查诊断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DCE-MRA技术在观察和测量下肢动脉血管分级、狭窄部位、程度等方面,具有与下肢动脉DSA相同的检查效果。
- 李国英董冰张殿星李胜辉李理刘训伟
- 关键词:周围血管疾病磁共振血管造影减影技术
- 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前瞻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320-DV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前瞻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初步评价其对图像质量、曝光剂量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77例行DVCT心功能扫捕的患者[平均扫描心率(70±13)次/min(bpm),范围46~102bpm]做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分析最佳重建时相与心率的关系。利用不同心率最佳重建时相作为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曝光时相,对53例需接受冠状动脉导管造影的患者[平均扫描心率(75±11)bpm,范围57~114bpm]同时行冠状动脉cT成像,评价曝光时相对图像质量、曝光剂量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图像质量评分随机区组多样本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双变量统计行直线回归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心率的增加,收缩期比例逐渐增高(r=0.78,P〈0.01)。收缩期与舒张期最佳重建图像质量随着心率的增加明显下降(r分别为0.38、0.82,P均〈0.01)。根据回归方程分析,最佳重建时相按心率分组如下:心率〈70bpm,65%~80%;70~80bpm,70%~85%;81~90bpm,70%~90%;〉90bpm,35%~50%。利用上述最佳重建时相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结果表明,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分别为(6.1±3.8)和(12.4±7.0)mSv,t=6.5,P〈0.01],对诊断准确性并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心率的增加,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辐射剂量仍会明显增加(r=0.64,P〈0.01)。结论DVCT可在更宽心率范围内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准确诊断;但在高心率条件下需要多个心动周期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增加,建议尽可能降低患者心率以降低辐射剂量。
- 李敏孙钢彭兆辉李国英李海军李理姜相森
-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X线计算机
- 造影剂在CT动态扫描中应用与副反应的对照研究
- 1995年
- 本文分析及总结了CT动态增强扫描中使用的60%泛影葡胺造影剂的最优化剂量,以减少病人副反应发生发生率.根据泛影葡胺的理化特性及反应发生机理及注入体内不同组织时间—密度曲线,经200例分组实验和1500例临床应用证明CT动态增强扫描注入造影剂的最优化剂量为60ml/次,从而取代过去的100ml/次.为合理地使用造影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 肖红梁竹李国英孙钢
- 关键词:造影剂CT副反应
- 低张力MRI与内窥镜对照评价十二指肠乳头区的研究被引量:24
- 1999年
- 目的探讨MRI评价十二指肠乳头区的价值。方法42例患者做了低张力MR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十二指肠内窥镜对照检查。结果42例患者中,MRI清楚显示35例十二指肠乳头,占全部病例的83%。MRI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正常者16例,炎性水肿12例,早期壶腹癌7例。MRI显示十二指肠乳头与内窥镜近似,显示壶腹癌优于内窥镜。结论低张力MRI结合MRCP可作为十二指肠乳头区全面、精细的无创检查法。
- 肖越勇李杰李国英郁冰潘立清满春国孙振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MRCP
- CT立体定位导向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CT立体定位导向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新兴的交叉学科技术。本文就其治疗原理,植入术的技术路线,以及在各系统的典型病例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李国英孙钢
-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
- 磁共振STIR序列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 2000年
- 目的:探讨STIR序列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病人行常规TSE序列扫描,其中20例加用STIR序列扫描结果。13例半月板损伤,9例骨折,11例半月板退变,2例骨膜炎。结论:STIR序列对膝关节损伤的冷断具有特殊价值。
- 郁冰冰李国英李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STIR序列膝关节损伤
- 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率与重组时相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DV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心率,重组时相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接受DVCT 80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34~79(64±8)岁.以10%为间期,重建10%~100%R-R间期各时相图像.2位阅片者以图像质量1级(无运动伪影)至4级(严重伪影)对3支主要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旋支)进行评价.分析心率对图像质量及收缩期/舒张期比例的影响;评价最佳重建时相与心率的关系.结果 平均扫描心率为47~128(71±15)次/min.随着心率的增加,3支冠状动脉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呈线性增加(y=-0.154+0.022x,t=11.0,P<0.01).在心率<98次/min时,即可得到1、2级图像.收缩期/舒张期比例随心率的增加而增加(t=10.8,P<0.01),同时随着心率的增加,收缩期及舒张期最佳重建期相均向后推移.当心率>93次/min时最佳图像重建时相由舒张期转为收缩期.结论 DVCT可在更宽心率范围内获得优良冠状动脉图像;对DVCT不同心率最佳重建时相的研究,有助于获得优良图像质量,减少患者吸收剂量.
- 孙钢李敏李国英丁娟李胜辉
- 关键词:X线计算机诊断显像心率
- 贲门癌诊断的CT扫描技术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邓勇蒋宇音谢志勇李国英陈静张殿星
- 关键词:贲门癌CT扫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