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农

作品数:50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视网膜
  • 20篇网膜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12篇玻璃体
  • 11篇病变
  • 10篇视网膜病
  • 10篇视网膜病变
  • 10篇手术
  • 10篇糖尿病视网膜
  • 10篇糖尿病视网膜...
  • 10篇糖尿病视网膜...
  • 8篇角膜
  • 6篇新生血管
  • 6篇血管
  • 6篇植入
  • 6篇注射
  • 5篇曲安奈德
  • 5篇细胞
  • 5篇黄斑

机构

  • 2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10篇山西医学科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47篇李双农
  • 8篇唐仕波
  • 5篇李加青
  • 4篇赖铭莹
  • 4篇谢斌
  • 4篇刘舒娅
  • 3篇邹玉平
  • 3篇王丽聪
  • 3篇关红英
  • 3篇张伟亮
  • 2篇李雁杰
  • 2篇成宵黎
  • 2篇梁淑仙
  • 2篇丁小燕
  • 2篇朱思泉
  • 2篇董喆
  • 2篇李涛
  • 2篇马红婕
  • 2篇高艺
  • 2篇白宁艳

传媒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5篇中国中医眼科...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52例(54眼)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眼行内路法异物摘出,18眼行外路磁吸术摘出异物。术后23眼(42.59%)因视网膜脱离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再手术。异物摘出术前11眼伴有视网膜脱离,术后9眼复发;术前5眼伴有眼内炎,术后4眼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以视网膜脱离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炎最差,81.48%的视力<0.1。结论 视网膜脱离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眼后段异物摘出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前伴有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是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李双农唐仕波廖文江汪振芳
关键词:眼后段异物再手术异物摘出术术后复发
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9
2004年
李双农唐仕波李加青赖铭莹白宁艳高艺
关键词:手术并发症手术适应证
角膜上皮移植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表层新生血管的抑制
李双农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收集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近视患者21例40眼为波前组,同期接受常规LASIK的近视患者16例31眼为对照组。随访1年,对两组术后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年所有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均≥0.8,其中UCVA≥1.0者波前组97.5%,对照组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VA≥1.5者波前组35.0%,对照组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提高者波前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7.5%vs 19.4%,P>0.05)。术后1年波前组等效球镜度在±0.5D及±1.0D范围内眼数所占比(分别为75.0%和95.0%)与对照组(分别为77.4%和9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6 mm瞳孔直径时的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均高于术前,但波前组术后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常规LASIK相比,提高裸眼视力的优势不显著,但在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方面优于常规LASIK。
李晓雯李双农段笃文翟俊涛
关键词:波前像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高阶像差
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术后反应。结果:所有施行手术眼中,2眼(12.5%)发生再出血,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有13眼(81.25%),术后早期有4眼发生一过性高眼压,随访期间无高眼压发生。所有术眼早期表现轻度的炎性反应。术前和术后全身血糖和血压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有效方法,术后恢复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红英李双农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曲安奈德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晶体眼内缝合植入21例
1998年
介绍人工晶体眼内缝合植入21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二期植入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外伤性白内障11例,平均年龄41.53岁。术后随访18位患者,随访时间1~6个月。手术方法采用美国产长直针聚丙烯线缝合固定人工晶体。术后效果满意,术后裸眼视力0.5以上11/18例(61.1%),未发生角膜失代偿、人工晶体脱位、黄斑囊样水肿。
王春芳李双农谢兆丰程凌云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
FK506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表明,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 Barrier, BRB)破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马红婕李双农唐仕波梁小玲黄创新李涛丁小燕林少芬
文献传递
奥曲肽玻璃体腔注射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视网膜上VEGF和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鼠龄7d的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组(A组)于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实验组(B组)和对照组(C组)置于氧箱中饲养。鼠龄12天时,B组玻璃体腔内注射奥曲肽3μl,A组和C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第7天,将小鼠处死,摘除眼球制作组织学标本,视网膜铺片光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HE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平均数;免疫组化定量分析VEGF和IGF-1在视网膜上的表达。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样本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C组HE染色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平均数呈增加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A、B、C组视网膜上VEGF和IGF-1的阳性表达有增强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视网膜上VEGF与IGF-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奥曲肽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时降低VEGF和IGF-1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水平。
郭乾乾李双农焦小丽
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奥曲肽IGF-1
非接触眼压计回弹式眼压计及Goldmann三种眼压仪测量眼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是眼球内容物作用球壁的压力,眼压的测量是眼科的基本、重要检查项目,它是青光眼的重要诊断依据,是评价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主要参数之一,对其他眼科疾病的临床诊治也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用的眼压计有Schiotz眼压计、Goldmann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NCT)等,其测量的理论基础多为Limber-Fick定理,即将角膜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外力的值等于眼压。
张莉李双农范永
关键词:GOLDMANN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SCHIOTZ眼压计眼球内容物
白细胞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中粘附、堆积及其与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变化的关系。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组各 4 5只 (3、7、14 d组各 5只 ,30、90、180 d组各 10只 )。取大鼠右眼制备视网膜消化铺片 ,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白细胞共有抗原 (leukocyte common antigen,CD4 5 )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结果 正常对照组视网膜毛细血管中有少许 CD4 5阳性细胞 ;糖尿病发生 3d后 ,CD4 5的表达明显增加 ,病程第 14 d达高峰 ,以后基本稳定。病程 90 d时 ,视网膜毛细血管已出现节段性膨大、囊样扩张及闭锁等形态学改变 ;病程 180 d时 ,上述病变进一步加重。 结论 白细胞粘附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早期阶段 ,是 DR在微血管水平病理变化的开端。白细胞粘附可能作为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基础 ,在 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唐仕波白宁艳马静罗燕李双农林少芬
关键词:白细胞链脲佐菌素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