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7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水葫芦衍生的富N、P生物质多级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葫芦衍生的富N、P生物质多级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以水葫芦为碳前体,KOH为活化剂,以共水热碳化+热解的组合方法,获得水葫芦衍生的富N、P生物质多级孔炭。...
- 喻成龙但竣辉赖发英熊江波周春火方汉孙李丹萍王金亮李琳李凤英
- 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被引量:22
- 2009年
-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认识、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涵和机理,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复合性、动态性、相对性和可控性等表现特征,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进行比较分析。脆弱性静态评价只是对脆弱性的空间定性描述,不能满足人们认识、改善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只有进行动态评价,掌握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过程、结果、尺度,从而调整外力对生态环境干扰的类型、特征、强度等,实现对脆弱性变化的调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蔡海生刘木生李凤英林联盛
- 关键词:生态环境脆弱性
- 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组织等方面,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构建形成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理想信念、环境伦理、职业素养、科学思维4个维度相融合,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育人模式。
- 李凤英李琳李丹萍
-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 坡面流水力学参数的估算被引量:9
- 2006年
- 径流流量、流速、水深以及地表坡度是水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且相互关系密切。采用水槽试验,研究分析了径流水深、流速与流量、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径流流速随坡度和流量增加,呈幂函数形式递增,相关系数R2为0.92;水深随坡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随流量增加,呈幂函数递增趋势,其相关系数R2为0.98;对关系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它们都具有很好的估算效果。
- 李凤英李琳何小武
- 关键词:坡面流
- 两维图论聚类法在农业区划中的应用——以山东省十七地市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聚类分析是数理统计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它将一批样品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进行分类。农业区划的评价从结果上看其实也是一种分类过程。农业区划不但要考虑评价单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要保持空间上的连通性和行政区界的完整性。本文利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对农业区划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区位优势、分类及组合,以便于农业的集约化和耕作的合理化,较好的配置农业的产业结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提供科学依据。
- 谷晓岩李凤英张燕
- 关键词:农业区划
- 公路工程土壤侵蚀预测方法评述被引量:2
- 2007年
- 土壤侵蚀一直是世界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引起的土壤侵蚀正日益受到重视。以剖析公路工程建筑特点入手,分析公路侵蚀的特点,并对各自然因素对公路侵蚀的影响、公路侵蚀预测方法等进行了评述,旨在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 李凤英何小武金伟何艳
- 关键词:公路工程土壤侵蚀
- 坡面植被枯落物层的拦沙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有效阻止泥沙下坡入沟是减少江河泥沙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抗冲水槽对坡面油松植被过滤带枯落物层对含沙水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层拦截泥沙的作用显著,并且随着植被过滤带宽度的增大,枯落物层的拦截泥沙量呈自然对数函数形式增加。
- 袁梦仙李琳李凤英
- 关键词:枯落物植被过滤带
- 防治南方土壤侵蚀的新途径——贴地表覆被被引量:1
- 2001年
- 在分析南方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 ,对贴地表覆被保持水土效益作了系统评价。由此提出了以贴地表覆被为中心的植被建设防治土壤侵蚀的新途径。
- 何小武李凤英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一种利用锰促层状金属氧化物电极膜电容去离子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锰促层状金属氧化物电极膜电容去离子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以CuAl‑LMO为基础,制备了Mn<Sub>x</Sub>CuAl‑LMO材料,并将其用于膜电容去离子...
- 李丹萍黄赫男边圣杰方汉孙喻成龙江敏鲁美娟李凤英赖发英
-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课程教学探索——以“环境生态学”为例
- 2024年
-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命题。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知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等教育现代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重塑,是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江西农业大学“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聚焦地方高校专业基础课,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过程实施三个方面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探讨如何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升育人效果和育才质量。
- 李凤英李琳李丹萍
- 关键词:高等教育环境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