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钦
-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仰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之根本
- 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指导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也顺应全球化、市场化的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趋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意义重大、...
- 李克钦
-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实践
- 文献传递
- 比较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结构为视角被引量:1
- 2018年
- 以比较为视域,以经济结构为视角,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改革开放之初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从经济结构内部发生的根本变化,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总结,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战略的开启,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李克钦
- 关键词:比较视域经济结构
- 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建构被引量:4
- 2013年
- 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文化的同质化,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高度相关化,亦即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文化认同其核心就是价值观的认同,文化认同的选择性特征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得到彰显。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认同进行重构和再造,以期达成新的文化认同。
- 李克钦
-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认同
- 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归因分析可控性被引量:2
- 2005年
- 在长期的思考、探索、实践、研讨过程中,我发现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试图运用归因理论对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马文起李克钦
- 关键词:农村教育归因模型留守学生
- “中国模式”及其普适性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模式”是国外学者对中国发展的一种认知态度,自提出伊始就争议颇多。它的提出某种意义上具有挑战美国所倡导的“华盛顿共识”的嫌疑,有可能成为“中国威胁论”的另一托词;它只看到了中国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而忽视了其中应汲取的经验教训。“中国模式”仅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现实国情。
- 李克钦王慧星
- 关键词:中国模式
- “段子文化”浅论被引量:12
- 2006年
- 文章从学理分析和社会调查的视角对“段子文化”的含义、兴起进行了阐述,并加以解析,最后为使”段子文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又提出了一些建议。
- 李克钦
- 关键词:段子
- 话语权的重构——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建设困境与出路
- 2012年
-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行为主体日趋分化,社会利益格局亦渐趋多元化。资本、商品、信息和人力资源的全球流动,对主权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和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形成巨大冲击。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主导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也受到了相当的冲击,曾一度陷入建设困境。要走出意识形态建设困境,重塑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必须强化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增强主导意识形态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 李克钦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经验”?被引量:2
- 2006年
- 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理论研究从“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起日趋广泛和深入,如何看待“中国模式”提法的积极意义,怎样认识其理论缺陷、逻辑矛盾和理性不足尤显重要。较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何以能以更趋成熟的理论形态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将从宏观视角对此予以学理性的归因分析。
- 李克钦史伟
- 关键词:中国模式
- 主体性 人民性 人性化——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取向
- 2009年
-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其当代价值取向已经远远超出文艺复兴时期其本初意义之内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归纳,可以将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取向概括为主体性、人民性和人性化。主体性是从哲学视域而言,人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民性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而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主体与动力;人性化是从社会视域而言,社会要和谐、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
- 李克钦
- 关键词:以人为本主体性人民性人性化
- 主体性、人民性和人性化被引量:1
- 2009年
- 以人为本思想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自产生伊始,它就对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乃至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政权的建立产生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其价值取向已经远远超出它的本初涵义,可以将之概括为主体性、人民性和人性化。主体性是指人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民性是指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主体与动力;人性化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重视人文关怀。
- 李克钦
- 关键词:以人为本主体性人民性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