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健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痴呆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老年
  • 4篇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神经发生
  • 3篇室管膜
  • 3篇室管膜下
  • 3篇室管膜下区
  • 3篇卒中
  • 3篇膜下
  • 3篇老年人
  • 3篇急性
  • 2篇蛋白
  • 2篇跌倒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血管性认知障...
  • 2篇症状
  • 2篇腔隙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李亚健
  • 9篇魏文石
  • 5篇赵娜
  • 3篇常杰
  • 2篇张维
  • 2篇陈颂春
  • 2篇张丽
  • 2篇徐翔
  • 2篇潘逸茹
  • 2篇李焰生
  • 2篇王亚岚
  • 2篇刘桂冬
  • 1篇沈海敏
  • 1篇喻红之
  • 1篇王雪强
  • 1篇郑洁皎
  • 1篇丁萍
  • 1篇严玉宁
  • 1篇周益萍
  • 1篇陆元善

传媒

  • 5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2013年1月-12月收住入院的既往有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04例,记录其血管性危险因素,并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 113例有颅内动脉狭窄(狭窄组),91例颅内动脉正常(对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88,11.878,8.862,P<0.01),收缩压均值、收缩压标准差、负荷值和舒张压标准差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582,-3.273,Z=-2.619,-3.581,P<0.01);颅内动脉狭窄与收缩压均值、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性、收缩压负荷性及舒张压标准差有弱的相关性(r=0.281,0.301,0.251,0.162,0.184,P<0.05).结论 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高血压病程长、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均值、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负荷值及收缩压变异性可能与颅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关联.
李亚健邵勇张维赵鸿涛赵娜林光武
关键词: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血压变异性
维生缺B_1缺乏对成体室管膜下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维生缺B_1缺乏(TD)对成年小鼠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TD小鼠模型按TD喂食时间分为TD7、TD14和TD21 d组,正常对照组(Con)小鼠则按标准喂食及时间亦分为Con 7、Con 14和Con 21 d组(每组n=6)。小鼠处死前5 d腹腔给予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分别检测SVZ的BrdU和微管相关蛋白(Dcx)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目。结果:正常组的BrdU阳性细胞和Dcx阳性细胞在SVZ均匀分布在侧脑室背外侧角,侧脑室外侧壁亦有少量分布,TD14和TD21 d组两类阳性细胞的减少主要为侧脑室背外侧角。在TD14和TD21 d组,室管膜下区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像素/mm^2值分别为74.97±7.75和67.27±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像素/mm^2值分别为122.30±8.86和122.99±5.33),Dcx标记阳性细胞数(像素/mm^2值分别为1 485.98±163.21和935.73±273.6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像素/mm^2值分别2 359±155.68和2 355±100.75)。结论:TD可阻碍成年小鼠SVZ的神经发生。
李亚健赵娜魏文石李焰生
关键词: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
帕金森病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7—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4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3.0版和Hoehn&Yahr(H-Y)分级评定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梅奥睡眠问卷评估患者是否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结果根据伴或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47例PD患者分为2组,PD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31例(PD-pRBD组,66%),帕金森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PD-npRBD组)16例(34%)。2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是否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H-Y分级、UPDRSⅡ及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帕金森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76.84±51.41 vs41.25±39.14,P<0.05),精神、行为和情绪方面的UPDRSⅠ评分有明显差异(3.65±1.80 vs 2.19±1.68,P<0.05)。2组震颤、强直、延髓功能障碍(呛咳、流涎)和步态评分占UPDRSⅢ评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运动缓慢评分占UPDRSⅢ评分的比例(39.13±7.34 vs 46.06±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躯体/肢体症状比例(0.68±0.22 vs 0.54±0.24,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D-pRBD患者有更高的比值。29%的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患者有跌倒经历,而不伴可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组发生跌倒的患者比例只有12%,2组间跌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45)。结论 PD-pRBD患者病程更长,多伴精神、行为和情绪异常,运动更趋于缓慢,容易发生跌倒和出现躯体体征。
耿艳芹刘桂冬丁萍李亚健魏文石
关键词:帕金森病跌倒躯体症状
118例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改变与载脂蛋白E基因型的关系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了解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变化与不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及血管性风险因子的关系。方法对118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进行随访,观察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的改变和痴呆发生率与APOE基因型以及血管性风险因子的关系。结果有APOE4基因型的老人与没有APOE4基因型的老人相比,每年的MMSE评分降低速度快、冠心病的患病率高、痴呆发病率高。结论APOE4基因型不仅是痴呆的独立风险因子,也与多种血管性风险因子的作用相关。
李亚健李文贤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型老年人老年痴呆
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认知和神经精神症状改变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D-L)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演变过程,并分析该期间新发血管性事件造成的认知、神经精神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访83例VaD-L患者,观测简明精神状态问卷(MMSE)、简明神经精神问卷(NPI)和日常生能力评估(ADL)的改变,并根据其在随访期间是否新发血管事件分组,比较分析新发血管事件对患者的认知、神经精神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期末MMSE得分(22.5±4.9)较随访前(24.9±4.8)显著降低,NPI(33.2±17.8)和ADL(42.5±10.4)评分均较随访前升高(分别为22.1±11.3和31.9±8.4)(P<0.01)。新发血管事件组的MMSE(-2.3±1.7)、NPI(12.6±15.3)和ADL(8.9±9.4)评分较未发生血管事件组恶化迅速(分别为-1.1±1.8、2.4±15.3和2.2±6.9)(P<0.01)。患者的认知和神经精神症状恶化与血管事件的发生高度相关(r=0.921,P<0.01);且其认知改变与神经精神症状改变成显著正相关(r=-0.748,P<0.01)。结论:VaD-L患者随病程进展,其认知、神经精神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出现恶化.且新发血管性事件能显著加重其神经精神症状及认知、日常生活能力的衰退。
魏文石常杰李亚健徐翔俞海泓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神经精神症状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再发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脑梗死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健康对照组90例,比较两者的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脑梗死组再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抗血小板、他汀类及活血化瘀等药物,同时口服叶酸和甲钴胺;B组仅给予抗血小板、他汀类及活血化瘀等药物,随访12 m复查血清Hcy水平;观察治疗1年内脑梗死的再发情况.结果 (1)治疗前脑梗死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脑梗死组的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P<0.001).(2)治疗前A、B两组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者Hcy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A组治疗后Hcy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B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A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为15.01%,B组为2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但对脑梗死再发影响不大.
徐翔陈颂春张丽赵德豪李亚健
关键词:叶酸维生素B12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液中神经丝蛋白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探讨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在老年A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AD患者67例(AD组)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对照组)85名,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CDR)量表进行精神状态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AD7c-NTP含量.结果 尿AD7c-NTP含量AD组为(2.34±1.59) μg·L-1,对照组为(1.04±0.39) μg·L-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00).经相关性分析表明AD7c-NTP水平与MMSE、FT4值呈负相关(R=-0.689,P=0.000; R=-0.211,P=0.009);与ADL、CDR值呈正相关(R=0.267,P=0.001;R=0.52,P=0.001).根据ROC曲线,确定1.492 μg·L-1为界定值,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95.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8~0.97.结论 尿AD7c-NTP含量检测可作为老年AD患者辅助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李亚健潘逸茹王亚岚林文筠周益萍孙晓静魏文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尿液
血清金属元素含量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元素含量与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老年科住院的33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以及33例同期住院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内科疾病患者,对两组人口学统计资料、认知功能及血清26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金属元素含量测定Zn、Cr、Co、Ni浓度AD组较对照组降低(正态分布元素值Zn0.75±0.20和0.92±0.40;非正态分布元素值Cr28.24和38.76;Co28.17和38.83;Ni27.79和39.21,P〈0.05)结论部分金属元素如Zn、Cr、Co、Ni等可能与AD的病理相关。
李亚健张丽赵娜李晶魏文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金属元素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BNP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8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BNP水平,与5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脑梗死按病程分为急性期(发病3 d内)和亚急性期(发病3~10 d);根据头颅MR I分型为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5 cm)(26例)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直径≤5 cm)(57例)。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显著高于亚急性期(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急性期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BNP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望成为脑梗死病情程度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陈颂春夏世金汪海东张维李亚健
关键词:老年人脑梗死
硫胺素缺乏早期对成年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硫胺素缺乏(TD)早期对成年小鼠认知功能及其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硫胺素剥夺饮食喂养9d制作TD9模型小鼠。对照组则给予含有硫胺素的正常饲料喂养9d。利用Y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利用电生理技术检测小鼠海马CA1及CA3区LTP。结果实验组小鼠出现学习能力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功能无显著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正常组小鼠海马CA1及CA3区都可以诱导出LTP,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早期损害了小鼠学习能力,其损害机理与海马突触可塑性关系不明显。
赵娜魏文石李亚健钟春玖
关键词:硫胺素缺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