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薇

作品数:45 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内镜
  • 9篇超声
  • 5篇克罗恩
  • 5篇克罗恩病
  • 5篇溃疡
  • 5篇病理
  • 4篇胰腺
  • 4篇黏膜
  • 4篇胃炎
  • 4篇慢性
  • 4篇结肠
  • 4篇化道
  • 4篇病变
  • 4篇超声检查
  • 3篇十二指肠
  • 3篇食管
  • 3篇腔内
  • 3篇腔内超声
  • 3篇腔内超声检查
  • 3篇细胞

机构

  • 4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4篇朱薇
  • 22篇张亚历
  • 14篇郭文
  • 11篇程天明
  • 10篇姚永莉
  • 8篇智发朝
  • 7篇李思南
  • 6篇刘思德
  • 6篇代倩
  • 6篇李雨晴
  • 5篇辛小敏
  • 5篇李跃
  • 5篇张振书
  • 5篇彭瑶
  • 5篇刘江
  • 4篇姜泊
  • 3篇白杨
  • 2篇陈村龙
  • 2篇邱恩祺
  • 2篇韩泽龙

传媒

  • 7篇中华消化内镜...
  • 7篇现代消化及介...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广东省肝脏病...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研究被引量:56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内镜资料为第一部分,以Meta分析方法全面收集2000年以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分析的文献所提供数据为第二部分,全面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准确性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提示各试验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合并敏感度(SEN)80.3%[95%CI(0.790,0.816)],合并特异度(SPE)94.4%[95%CI(0.938,0.948)],阳性似然比(LR+)7.448[95%CI(2.703,20.522)],阴性似然比(LR-)0.377[95%CI(0.210,0.676)],SROC曲线下面积(AUC)=0.806。结论由于诊断标准、操作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原因,Meta分析提示各地文献报道数据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具有较低的合并敏感度和较高的合并特异度,通过统一的诊断标准与规范化培训,敏感度与特异度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就目前而言,对于不适宜或不能接受活检的患者,胃镜下萎缩性胃炎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蕾朱薇陈楚弟张亚历
关键词:胃镜检查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对消化道及其周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吴丽权朱薇李跃郭文程天明姚永莉刘碧旋钟慕晓李思南邓秀金张亚历
炎性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2
2016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7、IL-23、IL-22、IL-11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月于南方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活动期UC患者40例,缓解期UC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70例入选者肠黏膜活检组织中IL-17、IL-23、IL-22、IL-11的表达与分布。进一步收集40例经规范化治疗并且定期随访的活动期UC患者,根据规范化治疗2月后内镜下黏膜愈合情况分为黏膜愈合良好组和预后欠佳组,比较上述细胞因子在两组间治疗前肠道黏膜中的表达。结果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组织IL-17、IL-23、IL-22、IL-1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缓解UC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727±0.0037 vs 0.0354±0.0243 vs 0.0330±0.0045;0.1407±0.0068 vs 0.0865±0.0051 vs 0.0442±0.0137;0.0522±0.0045 vs 0.0259±0.0063 vs 0.0115±0.0061;0.0479±0.0022 vs 0.0365±0.0024 vs 0.0232±0.0009)(P〈0.05)。IL-17、IL-23、IL-22在肠黏膜中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0.0545±0.0072 vs 0.0786±0.0051 vs 0.0847±0.0197;0.1112±0.0046 vs 0.1480±0.0089 vs 0.1644±0.0190;0.0307±0.0063 vs 0.0548±0.0071 vs 0.0719±0.0056)(P〈0.05)。IL-17、IL-23、IL-22、IL-11表达水平,与内镜下活动度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IL-17、IL-22表达水平,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亦呈正相关(P〈0.05)。此外,各炎性细胞因子相互之间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IL-17高表达组的黏膜愈合欠佳率(66.67%)较低表达组(25.00%)的显著增高(P〈0.05)。结论 IL-17、IL-23、IL-22、IL-1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发展中均发挥一定作用,可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IL-17的表达水平可能对短期治疗后黏膜愈合的预后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林安娜李雨晴钟慕晓刘江代倩朱薇张亚历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白介素23白介素17白介素11
术前内镜评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浸润深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比放大染色内镜(MCE)、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术前评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方法纳入104例结直肠LST,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回顾性比较MCE和EUS术前评估结直肠LST浸润深度的准确率。结果MCE和EUS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9.4%(93/104)和73.1%(76/104)(P<0.05)。病变大小、检查医生因素会影响EUS评估的准确率(P=0.017,0心3.561;P=0.035,OR二1.399)。在直径较大的结直肠LST病变中,EUS评估的准确率有下降趋势。结论MCE和EUS均为评估结直肠LST病变浸润深度的有效方法。MCE评估结直肠LST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可能高于EUS。病变直径大、检查医生经验不足可能是影响EUS检查准确率的危险因素。
陈新琦蔡建群冯洁龚伟张强朱薇郭文韩泽龙张亚历吴保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腔内超声检查侧向发育型肿瘤放大染色内镜
儿童与成人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和疾病进程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CD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肠道慢性炎性疾病,可于各年龄段发病,病程漫长且临床表现多样化。研究显示,CD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进程与患者初始发病年龄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儿童CD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关于儿童CD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但临床上对于儿童CD的诊治仍源于对成人CD诊治经验的积累。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儿童与成人CD在临床特征、治疗应答和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异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李雨晴林安娜钟慕晓刘江代倩朱薇张亚历
关键词:疾病进程克罗恩病成人发病年龄炎性疾病
脾动脉瘤-胃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报道一例及文献回顾
背景 2-3%的脾动脉瘤可能发生破裂,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休克,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其中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动脉瘤破入胃十二指肠,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而胃镜下仅表现为粘膜突起或出血灶,很容易漏诊或误诊。病例 本病例报道了一...
王馨珂李璟余江朱薇张振书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IL11及IL11RA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组织上的表达
钟慕晓李雨晴林安娜吴丽权刘碧璇伍丽青张羲捷李思南朱薇张亚历
超声内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6例内镜下疑似CD患者行内镜超声(EUS)检查,统计EUS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临床确诊CD297例、非CD139例,EUS诊断CD277例(其中17例临床确诊为非CD)、非CD159例(其中37例临床确诊为CD),EUS诊断C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5%(260/297)、87.8%(122/139)和87.6%(382/436)。另外,297例确诊CD患者中,EUS下发现黏膜下层血管扩张40例,瘘道13例,脓肿5例,探及管壁外肿大淋巴结75例。结论EUS下可对CD的消化道层次进行清晰观察,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EUS能很好地发现瘘道、脓肿等肠外并发症,可为外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邱恩祺郭文程天明朱薇姚永莉李琦智发朝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克罗恩病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烧心症状感知机制的认识被引量:21
2016年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大量研究发现食管黏膜屏障完整性受损及食管内脏高敏感性是其烧心症状感知的重要机制。因此,本文将就这两种重要机制在其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吴丽权张亚历朱薇
关键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脏高敏感性
锯齿状息肉与传统腺瘤风险因素对比及结直肠癌适宜筛查年龄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锯齿状息肉(SPs)及传统腺瘤(CA)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两类息肉风险因素间异同。方法收集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2015行全结肠镜及息肉病理检查的病例。随机选取健康对照103例,SPs 100例,CA 115例,采集各病例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临床数据。运用SPSS软件,先对各因素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对具有显著性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风险因素及其OR值。结果 SPs平均发病年龄48.87岁(95%CI 47.22-50.52),较CA更早(P=0.038)。以青年组为参照,中年组发生SPs风险增加2.31倍(95%CI 1.46-3.65)、CA风险增加4.10倍(95%CI 2.50-6.72);老年组发生SPs风险增加2.77倍(95%CI 1.52-5.04)、CA风险增加6.00倍(95%CI 3.26-11.05)。其中,年龄与CA的发生较SPs关系更为密切(老年组:OR=2.14,95%CI 1.21-3.78,P=0.009)。男性较女性SPs发病风险增加2.75倍(95%CI 1.50-5.07)、CA增加2.19倍(95%CI1.22-3.95)。BMI每增加1个单位,SPs发病风险增加1.18倍(95%CI 1.06-1.30)、CA增加1.20倍(95%CI 1.09-1.32)。结论两类息肉风险因素类别相同,可使用同一方案进行高危人群筛查。SPs平均发病年龄早于50岁且有可能快速进展为癌,提早CRC筛查年龄值得考虑。
代倩刘江钟慕晓朱薇张亚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