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卓
- 作品数:43 被引量:83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谁从脱离直接经验的“教育病”中受益——基于经验结构与学校文化符应的视角被引量:9
- 2020年
- 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学习,需要以学生在劳动与实践中积累的深度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消化教材中的间接经验,进而将其应用于实践,重构与生存一体化的知识结构。但是在应试教育中,学业挤压实践,学生缺乏丰富的深度直接经验,其知识学习既与直接经验脱节,也不应用于实践,学生对知识与意义缺乏深度理解,这是一种脱离直接经验的“教育病”。虽然城乡教育中普遍存在这种教育病,但是从升学结果来看,城市中、上阶层子女从中受益最大。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经验结构与学校文化之间符应关系的角度分析,虽然城乡学生都缺乏充分的直接经验,但来自城市中、上阶层的学生拥有更多的结构化间接经验,这与偏好学术性知识的学校文化相符应,进而能够形成学业优势。这种符应与优势在应试教育和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强化。为了矫治上述教育病并弱化升学结果上的阶层差距,学校文化应充分吸收劳动与实践内涵,家庭与学校应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劳动与实践以积累深度直接经验,学校还要基于深度直接经验进行教学、评价和招生,从而扩大对实用型知识的开放与符应。
- 朱新卓张聪聪
- 关键词:知识学习
- 实践是重构经验结构的唯一标准
- 2020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教育而言,人民对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这种需求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这就导致了各层级升学竞争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象。
- 朱新卓
- 关键词:书本知识
- 教师的阶层文化与教育的文化再生产--西方学者论阶层文化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4年
- 在西方关于各阶层文化资本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源自社会上层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总是会被建构成社会的主流文化,并最终成为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和教育内容。由此,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携带的阶层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契合度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趋向于学校所代表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以及中上阶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排斥劳工文化与底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教师文化中的这种阶层趋向通过教学过程导致中上阶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大、底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小,后者经由考试、教育分流以及就业渠道会导致阶层再生产。这是学校教育承担文化再生产和阶层再生产功能的内在机制。打破这种现象需要平等对待各阶层文化、树立多元智能观和全面的学力观,教师应走向文化觉醒,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
- 朱新卓王欧
- 关键词:阶层文化文化资本文化再生产教师文化
- 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提升人的灵性被引量:46
- 2008年
- 灵性是人生而蕴含的生命潜能和精神倾向。人的灵性必须经由教育才能从可能走向现实。教育以发展人的灵性为本体,同时也要凭借其功能与社会的其他领域进行资源交换,惟此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在教育的功能体系中,提升人的灵性是本体性功能,满足政治经济需要是派生性功能,它们是同一个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功能,是全面实现教育功能的两个步骤。正确对待和实现教育的这两种功能,需要教育立足于本体,反思性反映现实、超越性适应现实。
- 朱新卓
- 关键词:灵性教育功能
- 论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制约性
- 教师专业化是解决教师生存状态中知识、权力、伦理之间已经形成的恶性循环的突破口.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既不是前现代性意义上的非制度化的神圣型专业,也不是现代性意义上的制度化的技术型、实证型专业,而是后现性意义上的制度化的人文型...
- 朱新卓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知识权力伦理
- 文献传递
- 家庭资本与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的质量--基于江苏省B县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教育机会有质量高低之分,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也有质量分化,这对于其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乃至未来的职业获得都具有关键性影响,因而是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之一。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研究探讨学生家庭资本与其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江苏省B县初中后分流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对一般普高和优质普高(相较于职高)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方面,经济资本无显著作用,而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资本有正向影响但弱于社会资本;对于优质普高(相较于一般普高)的教育机会获得,只有文化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资本的各因素中,主观性因素虽然有助于弱势阶层子女获得一般普高入学机会,但客观性因素会对其获得优质普高入学机会产生制约。因此,政府应推进“指标到校”政策,促进优质普高生源的均衡分配;弱势家庭应积极培养家庭文化资本,学校和社区也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弥补该群体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从而提升其子女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的质量。
- 朱新卓骆婧雅
- 关键词:教育获得家庭资本
- 中国的新公共管理与高校教师聘任制被引量:4
- 2007年
- 中国新公共管理取向的社会治理范式变革是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社会背景。教师聘任制是高校应对经费短缺、教育资源竞争的压力和提高教师产出而做出的制度选择。它一方面迎合了高校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剧了高校教师的"临时工化"、高校的企业化。这就需要对新公共管理与高等教育理念、聘任制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之间的契合性进行反思。面对市场化的社会现实,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反思式而不是镜式反映现实,应当超越性而不是跟踪性地适应现实,应当以符合高等教育自身逻辑的方式而不是以异化的方式应对外部冲击。
- 朱新卓
-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高校教师教师聘任制
- 教育的过程性质量如何影响结果性质量——小学生学习参与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结果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后者对于义务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过程性质量评价也是急需发展的评价方向。学习参与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包括参与态度、参与策略、参与行为和参与时间,可以反映教育的过程性质量。为了分析教育过程性质量对结果性质量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以学习参与度表征过程性质量,以学生学业成绩表征结果性质量,编制小学生学习参与度测量量表实施测量,并建构学生学习参与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参与态度是学生参与的起点并影响其他3个维度,参与行为对学业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参与时间和参与策略以参与行为为中介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既然以小学生学习参与度为代表的教育过程性质量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代表的结果性质量,那么,小学教育就应该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为核心任务,放弃对分数和成绩应试化的直接追求;同时,要重视过程性质量、强化对教育过程性质量的评价。
- 朱新卓杭然
- 关键词:学习参与度学业成绩
- 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及其评价被引量:29
- 2015年
- 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是指教育过程符合教育规律的程度。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直接的教育过程;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活动和校本课程等是间接的教育过程。直接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自我建构的主动程度和科学化程度,间接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学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我建构的主动性、科学性。这种基于学生自我建构主动性的教育过程质量观和评价观有助于教育质量评价回归本位,以及将教师和学校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
- 朱新卓严芮刘寒月
-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育评价
-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特征及纾解之道——基于我国8省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2
- 2023年
- 近年来,教育焦虑已经成为家长的群体性心态。掌握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成因并提出缓解对策,对优化基础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22年在全国8省市开展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回答“双减”后我国初中生家长焦虑什么、程度如何、谁更焦虑、为何焦虑、如何缓解等问题。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家长存在教育焦虑且家长整体呈现高焦虑情绪、低教育参与的特征,子女学业和未来发展是家长教育焦虑的核心。“双减”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未有效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家长焦虑情绪在家庭背景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城市、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业地位家长的教育参与行为更密集。家长的教育期望偏差,同辈群体与校外培训机构营造的竞争性教育氛围,高筛选、强竞争的基础教育生态以及教育的社会分层流动功能增强,是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因素。因此,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应从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外培训市场监管与引导、建构低筛选弱竞争的基础教育生态、加强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生态、弱化文凭的等级性和教育的竞争性、缓解家长的生存焦虑。
- 朱新卓骆婧雅
- 关键词:初中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