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婕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吡嗪酰胺耐药基因pncA的检测被引量:3
- 2007年
- 孙冰梅朱婕高静
-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药敏检测耐药基因吡嗪酰胺
- 医院环境HBsAg污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00年
- 孙冰梅李春香朱婕
-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环境监测HBSAG污染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①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在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 ,检测了 1 2 2例高血压病人和 1 1 0例正常人的尿RBP、尿微量清蛋白 (AER)、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和尿转铁蛋白 (TRF)的变化。③结果 高血压病人Ⅰ、Ⅱ、Ⅲ期组的RBP、AER、β2 MG和T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4 .88~ 94 .6 5 ,P <0 .0 1 ) ,Ⅱ期组较Ⅰ期组、Ⅲ期组较Ⅱ期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 (t=5 .5 0~ 32 .35 ,P <0 .0 1 )。高血压病人尿RBP与AER、β2 MG和TRF均呈正相关 (r =0 .5 39~ 0 .95 6 ,P <0 .0 1 )。④结论 高血压早期会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 。
- 牟晓峰朱婕李红霞
-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高血压肾硬化症
- 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意义
- 2007年
-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中的乳酸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方法49例产前无胎儿窘迫征象,出生后1分钟min Apgar评分≥9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7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收集脐动脉血,检测乳酸及血气分析。结果病例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为5.12±1.09mmol/L、pH=7.20±0.08。对照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为2.35±0.31mmol/L、pH=7.29±0.07。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10-16.69,P<0.01);且脐动脉血pH与乳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06,P<0.01)。结论测定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 朱婕牟晓峰高静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脐动脉乳酸
- 尿沉渣与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与干化学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对2011年1—12月青岛大学医院第二附属医院526份尿培养标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尿白细胞、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三者单项分析和联合分析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单项指标分析中,细菌计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4.3%、90.5%、84.3%、90.5%、88.2%;在两项指标联合分析中,细菌计数和白细胞计数联合分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3.9%、91.0%、85.4%、88.2%,而自细胞计数和亚硝酸盐联合分析的阴性预测值最高,为91.3%。当三个指标联合分析时,与两两联合、单项分析相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细菌培养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5.4%、92.6%、84.7%、93.0%、90.3%。结论综合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尿液指标可以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检指标。
- 朱婕牛爱荣赵自云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尿分析
- 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小板计数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 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242)及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和血小板计数在辅助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朱婕毕庆庆田可港牟晓峰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血小板计数
- 328株病原菌来源、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分析
- 2000年
- 由于临床感染类型的重大变化及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的变迁,尤其医院感染的发生已成为现代感染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随着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和更新,病原菌对其耐药性日趋加重。怎样才能选择最佳抗生素,对于临床医师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对我院328株病原菌的来源、主要菌株的构成、科室分布特点及耐药率逐一分析。
- 孙冰梅李春香朱婕
- 关键词:耐药率分析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大肠埃希氏菌抗菌药物下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学
- 糖尿病肾病病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3
- 2004年
-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 (DN)病人早期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的变化及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 ,检测了 98例糖尿病 (DM )病人 (其中无DN病人 4 1例 ,早期DN病人 32例 ,临床DN病人 2 5例 )和 87例正常人 2 4h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转铁蛋白 (TRF)、β2 微球蛋白 (β2 M )和RBP的含量。③结果 DM病人、无DN病人、早期DN病人、临床DN病人的UAE、TRF、β2 M和RBP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11.75~ 87.6 8,q =8.97~ 32 .96 ,P <0 .0 1)。早期DN病人较无DN病人上述指标明显升高(q =11.2 1~ 2 6 .2 0 ,P <0 .0 1) ,临床DN组较早期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 (q =12 .4 3~ 31.5 6 ,P <0 .0 1)。DN病人的RBP与UAE、TRF和 β2 M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5 1~ 0 .978,P <0 .0 1)。④结论 尿RBP增高可反映DN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 。
- 牟晓峰朱婕李红霞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 如何优选治疗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抗生素
- 1999年
- 刘鸿朱婕孙冰梅于宏
- 关键词:糖尿病泌尿道感染抗生素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