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立国

作品数:29 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土壤
  • 5篇杨林
  • 5篇天然胡杨林
  • 5篇土壤水
  • 5篇绿洲
  • 4篇生长季
  • 4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民勤绿洲
  • 4篇CS
  • 4篇大气沉降
  • 3篇水分
  • 3篇水盐
  • 3篇土壤水盐
  • 2篇质谱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林下土壤
  • 2篇环境介质
  • 2篇背景值
  • 2篇PU

机构

  • 16篇西北师范大学
  • 15篇南京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通渭县第二中...
  • 1篇西北有色地质...

作者

  • 29篇曹立国
  • 12篇刘普幸
  • 10篇潘少明
  • 7篇张克新
  • 6篇王洪岩
  • 5篇卓玛兰草
  • 4篇赵一飞
  • 4篇张威
  • 4篇王允
  • 4篇张克新
  • 4篇徐仪红
  • 4篇徐伟
  • 3篇霍华丽
  • 3篇张锐
  • 2篇贾培宏
  • 2篇雍国正
  • 2篇赵敏丽
  • 2篇陈世伟
  • 2篇高原
  • 2篇安建科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2
  • 4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下土壤水盐空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下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程度较大,再向下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趋于平缓。土壤全盐含量变化具有表浅层较高,平均含盐量达9.24%;从40~60 cm以下各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化均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水盐含量的变异性在不同土壤层有较明显的差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性均属于中强度变异,土层越深,其含水量变化程度越小;而土壤全盐含量的变异均属于中度变异性,其变异程度由表层向下各不相同。采用ArcGIS的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法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较强的相似性,即各层土壤水盐均表现为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分布规律。
张克新刘普幸霍华丽张锐曹立国安建科
关键词:土壤水盐
长江口放射性核素Pu的大气湿沉降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东京239,240Pu的年沉降和年降水数据,对长江口地区1957~2005年239,240Pu的年大气湿沉降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1957~2005年间239,240Pu的大气湿沉降量在0.001 2~5.531 Bq/m2之间,累计湿沉降通量为34.556Bq/m2;该地区Pu的大气湿沉降主要集中在1960 s;1960 s初频繁的大气核试验是造成239,240Pu在1960 s沉降量较大的主要原因。长江口地区与东京地区239,240Pu大气沉降变化基本一致,两地的大气湿沉降均在1963年出现明显峰值。
张克新潘少明徐仪红曹立国徐伟张威郝永佩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大气沉降PU长江口
1961~2010年河西地区平均风速时空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利用河西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日值资料,采用M-K突变检验、ArcGIS中的IDW插值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河西地区平均风速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河西地区年平均风速呈明显下降趋势,其递减速率为0.14m/(s·10a)(a=0.001):该地区四季平均风速均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相同;平均风速的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年平均风速的递减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小,瓜州和玉门是该地区减幅最大的区域,而乌鞘岭却呈现出微增的趋势;风速的长期变化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其年平均风速在1985年发生突变;该地区平均风速存在存在多尺度的周期结构特性,其变化周期为6、19和25a。
张克新潘少明曹立国
关键词:平均风速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物选择与生态适应性被引量:52
2015年
在概述喀斯特生境特征和主要石漠化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石漠化主要治理植物物种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干旱、土壤质量、小生境异质性和地形海拔等方面对石漠化治理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了简要评述。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国家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主体生态功能的定位,提出了加强石漠化治理特色植物物种选育研究;治理植物物种生境适应性研究;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模式的适用性与治理综合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张军以戴明宏王腊春苏维词曹立国
关键词:石漠化环境胁迫
瓜州绿洲胡杨林下土壤水分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及ArcGIS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瓜州绿洲胡杨林下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QZ、SG和BL三个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TG样地,由于土壤板结,导致其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瓜州绿洲胡杨生长阶段与其林下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且土壤含水量越向下层变化程度越小。其中,QZ样地的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程度均小于其它三个样地,QZ样地为天然胡杨林,其余三块样地均受到21世纪初移民开垦、灌溉等活动的影响,天然胡杨林演变成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林木。空间上,四个样地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呈现出一致性,各土层含水量在空间上都呈条带状格局,且从东南向西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霍华丽刘普幸张克新张锐安建科曹立国
关键词:土壤水分
辽东湾地区^(137)Cs大气沉降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137Cs示踪技术的前提条件是了解137Cs的大气沉降历史,从而准确求算区域环境中137Cs的背景值.本文利用日本秋田、东京及新泻地区137Cs年沉降数据,并结合相应的降水数据进行修正,对辽东湾地区137Cs的大气沉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地区137Cs的大气沉降趋势与北半球基本一致;1957—2008年辽东湾地区137Cs大气总沉降通量的模拟结果为1536 Bq·m-2(衰变校正至2009年),与该地区土壤中137Cs背景值较为接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频繁的大气核试验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1963年和1986年两个137Cs沉降峰值产生的原因;1990年以后,沉降在地表的137Cs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发生再悬浮,使得大气中137Cs沉降通量再次出现量级变化明显.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核素沉降对研究区的137Cs沉降通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曹立国潘少明何坚张克新徐仪红赵一飞陈影影徐伟吴孟孟
关键词:大气沉降示踪技术
中国大陆Cs-137背景值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土壤侵蚀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Cs-137作为一种人工放射性示踪核素,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及堆积研究。而准确估算区域Cs-137背景值(Cs-137 Reference Inventory,CRI)是应用Cs-137开展土壤侵蚀研究的前提条件,其结果直接影响土壤侵蚀速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现有文献资料中获取的中国大陆102个CRI实测数据,以及全球降水气候中心提供的降水量再分析资料(空间分辨率2.5°×2.5°、0.5°×0.5°,1981-2010年),在借鉴Walling&He模型(Walling&He Model,WHM)和Michio Aoyama模型(Michio Aoyama Model,MAM)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中国大陆CRI修正模型(Modified CRI Model for the Mainland of China,MCM),并利用Kriging/Cokriging插值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CRI的空间分布。模型评估与对比分析表明,MCM模拟值与实测值大致吻合,且总体高于WHM和MAM模拟值,MCM能对中国大陆CRI进行较高分辨率、较高精度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大陆CRI的范围为141~12123 Bq/m^2,在东北及新疆局部地区达到最大值,最小值主要集中于25°N以南地带。除新疆局部地区外,中国大陆CRI分布整体呈现自西向东,同纬度地区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而纬向上主要呈现随纬度增加而增加的特点。此外,大尺度大气流场、再悬浮过程、局部核试验等因素增加了中国大陆CRI分布的不均匀性。
张威潘少明张克新曹立国赵捷
关键词:CS-137背景值
基于SPI的近53a宁夏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气象站点1959—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计算其标准化降水指标(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值,并结合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气候倾向率及ArcGIS中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3a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年SPI在波动中呈降低的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131/10a,呈更加干旱趋势,且干旱增幅以21世纪最大;从季节SPI变化来看,春、夏、秋季干旱呈增重趋势,但冬季有所缓解。从干旱发生的范围和强度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重旱发生范围略有扩大,而轻旱和中旱略有减小,强度微呈减弱趋势;四季中,总体呈现出冬季干旱强度略增,范围缩小,春季干旱范围扩大。强度增强,而夏秋干旱范围缩小。宁夏回族自治区存在季节连旱频发现象,持续时间长,尤其是春、夏、秋跨季节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年和季节SPI的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由北向南干旱的加重幅度逐渐增大,尤以南部山区对区域干旱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王允刘普幸曹立国高原雍国正
近55年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季节开始日及其长短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的4个气象站点1955—200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其四季开始日及其长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a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四季开始日主要表现为春、夏和秋季提早,冬季推迟的变化趋势,并以夏季提早最显著。平均四季长短变化特征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突变分析表明:春季在1969年和2001年发生了突变,夏季在1970年和1998年发生突变,秋季在1985年发生突变,冬季在1987年发生了突变;秋冬季发生突变的时间较春、夏两季较早。显然,秋冬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李鸿儒陈世伟曹立国
关键词:河西走廊荒漠绿洲
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若干气候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基于横断山区27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的实测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空间插值、交叉小波和相干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若干气候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52 a来,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5.87 mm/10 a;且在整个时段内,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均呈盈余状态。该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空间差异也较为明显,水分盈亏量从南到北逐渐降低,但其增加趋势却从南到北逐渐增大。季风期水分盈亏量与海拔呈现负相关,即水分盈亏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水分盈亏量较高;反之,水分盈亏量较低。此外,该区域季风期水分盈亏量与北极涛动(A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气候指数等存在多尺度的显著相关性。
张克新潘少明曹立国王允吴孟孟赵一飞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分盈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