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兆丰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弹性地基
  • 1篇弹性地基梁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梁
  • 1篇支座
  • 1篇支座负筋
  • 1篇双筋
  • 1篇双筋梁
  • 1篇水平荷载
  • 1篇配筋
  • 1篇配筋量
  • 1篇框架梁
  • 1篇荷载
  • 1篇负筋

机构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曹兆丰
  • 1篇柴维斯

传媒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东建材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条形基础新加固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了利用锚杆加固条形基础从而提高其抗弯能力的新加固方法.对单向的条形基础锚杆加固采用解析法、叠加法、力法结合的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十字交叉条形基础采用文中新提出的考虑锚杆影响的集中力分配法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柴维斯曹兆丰
关键词:弹性地基梁
框架梁支座负筋配筋量的影响分析
2008年
本文进行了"框架梁支座负筋配筋量的计算分析"的工作。由于框-剪结构在水平荷载的影响,框架梁支座组合负弯矩较大,如果按单筋梁来设计往往配筋较多,除影响施工外,常常出现受压区高度x>0.35h。,不满足塑性铰出现的条件,影响"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概念的实施。为了降低支座负筋的数量,在设计中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弯矩进行调幅;②采用支座边的计算弯矩来配筋;③利用锚固足够长的底筋为受压筋,按双筋梁来设计支座负筋。本文以C25混凝土、HRB400钢筋、b×h=200×600mm2的矩形截面梁为例,对支座负筋配筋率(ρ/ρmax)较大,梁底受压筋数量(ρ’/ρ)不同时,按双筋梁设计的结果与按单筋梁设计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
曹兆丰
关键词:双筋梁配筋水平荷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