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瑞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东黄海鱿鱼渔场环境初步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一、前言 东黄海鱿鱼的捕捞自70年代以来,我国和日本已开始进行,产量高的年份可达6万多吨,但产量的年际变动较大。在东海区我国渔轮也曾兼捕到一些太平洋褶柔鱼,年产量有1.5千吨左右。近几年来生产渔船及科学考察船,在东黄海区曾发现了一些鱿鱼的中心渔场,产量虽有波动,但仍呈上升趋势。
- 方瑞生
- 关键词:海洋环境
- 浙江近海冬汛带鱼渔获量预报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1982年
- 浙江近海(包括嵊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是我国海洋渔业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和时间最长的渔汛。
- 沈金鳌方瑞生
- 关键词:渔获量带鱼渔场海洋渔业浙江近海
- 关于黑潮系统运输和锋涡旋渔业海洋学的研究
- 1990年
- 通过1965~1967年冬季和夏季的黑潮联合调查(CSK),我们绘制了黑潮系统及其邻近水域的盐度最大值、最小值,温度最小值,溶解氧最大,最小值,表层盐度和透明度等的海况图。并进一步应用日本水路厅出版的海流图资料绘制了海洋锋、涡流和辐聚区的分布图。认为黑潮的蛇行及其有关的高产区域均与涡流区域有互相联系。在北太平洋我们观测到一支沿着亚热带辐聚区向东流动的海流,称为亚热带逆流,这里的地转流整年存在,在冬季和春季变得特别强,其流速为0.2~1.3节。亚热带逆流位于北纬20°~24°区域。
- 宁田道隆方瑞生
- 东黄海及日本海西南部绿鳍马面鲀种群的研究被引量:4
- 1990年
- 前言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Günther)(以下简称马面鲀)为暖温性近底层鱼类,隶属于鲀形目革纯科马面鲀属,广泛分布于渤、黄、东海、朝鲜及日本沿海,而以东海的数量为多。1974年开始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的捕捞对象。
- 郑元甲方瑞生姚文祖周荣康陆伟民
- 关键词:种群马面TUN
- 东海区黄鳍马面数量变动及与绿鳍马面种间关系的研究
- 宓崇道郑元甲钱世勤方瑞生严利平
- 探讨绿鳍马面钝资源衰竭的原因及与黄鳍马面钝资源变动的种间关系;了解和掌握黄鳍马面钝的种群、洄游分布、渔场渔期及生物学特性;提出黄鳍马面钝资源保护管理意见。马面钝渔业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居有重要地位,开发利用了马面钝资源,使一...
- 关键词:
- 关键词:种间关系绿鳍马面鲀
- 从涡旋预测绿鳍马面鲀渔获量变化被引量:1
- 1986年
- 东海南部海区位于陆架外缘的西侧,水深约在80-200米之间,地形复杂,黑潮绕流台湾岛后,在岛的北部和东北部海区经常出现气旋和反气旋型涡旋,并伴有上升流和下降流。此外,该海区还受大陆沿岸水的影响,使这里形成复杂的海洋结构,它是春季绿鳍马面鲀(以下简称马面鲀)产卵和发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海区的渔场环境尤其是祸旋对渔业的关系很有必要。
- 方瑞生郑元甲
- 关键词:渔获量渔场涡旋陆架上升流
- 钓鱼岛近海的涡旋及其与马面鲀渔场的关系被引量:4
- 1986年
- 本文根据1981—1984年各年春季(4月),绿鳍马面鲀产卵场的调查资料及产量统计资料,通过水温、盐度、密度σ_t比容偏差10^((?)δ)和地转流等海况要素,对钓鱼岛近海的涡旋特征、强度、位置变化及结合渔况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认为钓鱼岛东北海区即黑潮及其分支处附近,存在一气旋型涡旋,涡旋边缘的北侧和西侧流速较小,是马面鲀的过路渔场和产卵场。春季马面鲀的产卵场基本集中在钓鱼岛近海(26°N断面)的涡旋区及其西侧边缘的近底层,水温为17—18℃,盐度为34.6—34.8‰,比容偏差10^((?)δ)为270一290。若以涡旋底部的比容偏差10^((?)δ)作为衡量外洋水强弱的指标,则它与上海、舟山渔业公司4—5月份的马面鲀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3;与马面鲀年总产量的相关为0.812。故认为该水文要素可提供渔获量预报的一项指标。马面鲀仔鱼基本沿涡旋周围的海流逐步向东北方向漂移。
- 方瑞生郑元甲
- 关键词:近海涡旋马面鲀渔场相关系数
- 东海黑潮区灯光鱿钓渔场与水文条件的关系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通过对1996、1997年春季在东海黑潮区域的灯光鱿钓渔场的探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黑潮左侧的褶皱形锋涡旋及其右侧的逆流和暖涡旋的附近区域,易形成良好的灯光鱿钓渔场。春季黑潮表层的25℃等温线出现与否,似可作为寻找鱿钓渔场的一种判据。黑潮势力的强弱变化对渔场出现的迟早以及产量的变动有密切的关系。
- 方瑞生
- 关键词:水文条件
- 几内亚比绍海区旱季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被引量:5
- 1992年
-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以下简称“几比”)海区具有西非最宽的大陆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西非著名的渔场之一。近年来,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百多艘渔船到该渔场作业,以往欧洲国家的调查船,曾在此作过调查,但有关其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等尚未见报道。1987年中国和几比政府商定由中方在1988年年内,派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该海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经协商,我国决定派东方号前往。本文反映对几比海区的渔获物组成和分布等所进行分析研究,供进一步发展我国在该海区的远洋渔业作参考。
- 郑元甲邓思明方瑞生
- 关键词:渔获物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