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彦炎
- 作品数:44 被引量:26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福建省浦城县东方次睾吸虫的发现及其疫源地的调查研究
- 目的:在发现鱼原感染东方次睾吸虫囊蚴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猫、鸭自然感染及其疫源地。方法:猫的调查,粪便检查虫卵,阳性者杀猫解剖取虫鉴定;鸭的调查;解剖取胆囊、胆管检虫鉴定;狗的调查:检查粪便虫卵;麦穗鱼调查:取鱼背部肌肉...
- 方彦炎李莉莎张榕燕张智芳江典伟余文武
- 关键词:东方次睾吸虫疫源地
- 福建省绦、囊虫病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猪带绦虫病、囊虫病流行现状。方法随机选择5个县(市、区)16个村(点)。检测受检者血清猪带绦、囊虫抗体,阳性者询问病史。结果共查16371人,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28%(89/3899);人体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02%(3/16371)。结论福建省流行猪带绦、囊虫病,应引起重视。
- 张榕燕林金祥李莉莎李友松程由注林陈鑫陈宝健何水荣方彦炎李燕榕林开铅郑国斌
- 关键词:猪带绦虫病囊虫病
- 福建省漳州市鼠类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调查漳州市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按鼠类孳生环境选取漳州沿海(平原和丘陵组)和山区(丘陵和山地组)的4个县18个村,采用笼捕法捕鼠,鉴定鼠种、性别后,解剖心、肺,查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计算鼠类感染率,分析捕鼠点的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与鼠类感染率的相关性。 结果 共捕获鼠类动物1 551只,分属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褐家鼠(R. norvegicus)、臭鼩鼱(Sorex araneus)、小家鼠(Mus musculus)和黄毛鼠(R. lossea),其中黄胸鼠最多,占41.8%(649/1 551),其次为褐家鼠和臭鼩鼱,分别占28.4%(441/1 551)和20.9%(324/1 551)。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9.2%(142/1 551),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3.2%(58/441)和11.4%(74/649),与臭鼩鼱[1.5%(5/323)]、小家鼠[1.4%(1/74)]和黄毛鼠[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海地区鼠类感染率为12.4%(83/668),明显高于山区的6.68%(59/883)(χ^2=15.083,P<0.05)。其中沿海平原组与沿海丘陵组感染率分别为12.7%(53/416)和11.9%(3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丘陵组与山区山地组感染率分别为9.2%(46/499)和3.4%(13/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0,P<0.05)。142只感染鼠共检获成虫696条,成虫主要寄生于肺动脉,占总虫数94.3%;其次为心脏,占总虫数5.7%。雄性与雌性鼠感染率分别为9.2%(73/795)和 9.1%(69/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黄胸鼠和褐家鼠为漳州市广州管圆线虫重要保虫宿主。各类生态环境鼠类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有一定的差异。
- 林国华颜翠兰蔡茂荣黄明松周耀雄方彦炎程由注
- 关键词:鼠类生态环境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
- 福建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人体肠道线虫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个中签县市39个村(点)进行调查。应用Kato-Katz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肠道线虫卵;胶带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的蛲虫感染。结果粪检20 195人,感染者7 272人,总感染率为36.01%。其中,男性感染率34.39%,女性感染率37.53%;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9.55%、19.73%与11.48%,蛲虫为22.06%(817/3703)。年龄组以60~65岁组感染率最高占48.98%,职业分布以农民最高占41.56%,地区分布以闽北片区的凹头村最高占 79.09%。结论各地区、各种寄生虫感染率、感染度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各地起伏较大,部分县市钩虫感染率居高不下,肠道线虫感染仍然是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陈宝建程由注李友松张榕燕李燕榕李莉莎林陈鑫方彦炎林开铅林金祥
- 关键词:肠道线虫
- 1例钩虫病致缺铁性贫血误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提示临床医生及检验工作者,对于缺铁性贫血、铁蛋白减少、嗜酸细胞增高等不明原因贫血,应高度怀疑钩虫感染的可能。方法对1例退休农民缺铁性贫血病例进行粪便检测虫卵。结果根据患者体征和医院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经改良加藤厚涂片粪检法检查,确定为钩虫病引起的嗜酸细胞增高,缺铁性贫血。结论临床医生及检验工作者应加强寄生虫病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寄生虫病的诊断有关知识。
- 方彦炎李燕榕陈朱云
- 关键词:钩虫病粪便检测
- 福州和厦门市售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调查福州、厦门两市销售的食用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方法于2009-2012年每月2次对福州、厦门菜市场各2个点和餐馆各5个点出售的生鲜食用福寿螺、铜锈环棱螺和圆田螺进行定点监测。每点每次采集福寿螺和圆田螺各50只以上,铜锈环棱螺500 g。用肺检法检查福寿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匀浆法检查铜锈环棱螺和圆田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采集福州、厦门两地菜市场销售的福寿螺共112份5 744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13.8%(753/5 744),以2009年感染率最低,为8.4%(28/334),2011年感染率最高,为16.7%(361/2 160),感染率总体呈逐年增高趋势(P<0.05);采集厦门餐馆出售的福寿螺共176份6 879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12.8%(877/6 879),不同年份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菜市场和餐馆出售的福寿螺,一年四季均可检出广州管圆线虫,不同季节的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两地菜市场销售的铜锈环棱螺共73份19 843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0.2%(31/19 843),其中以2011年感染率最高,为0.3%(16/5 953),2010年感染率最低,为0.04%(2/4 706)。采集两市圆田螺共7份361只,均未检出阳性螺。结论福州、厦门菜市场和餐馆不同季节销售的福寿螺和铜锈环棱螺均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李莉莎张榕燕方彦炎欧阳榕谢汉国江典伟谢贤良陈朱云郑国斌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菜市场餐馆螺类感染率
- 福建省浦城县东方次睾吸虫的发现及其疫源地的调查研究
- 目的:在发现鱼原感染东方次睾吸虫囊蚴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猫、鸭自然感染及其疫源地。方法:猫的调查,粪便检查虫卵,阳性者杀猫解剖取虫鉴定;鸭的调查;解剖取胆囊、胆管检虫鉴定;狗的调查:检查粪便虫卵;麦穗鱼调查:取鱼背部肌肉...
- 方彦炎李莉莎张榕燕张智芳江典伟余文武
- 关键词:东方次睾吸虫疫源地
- 文献传递
- 东方次睾吸虫成虫体被扫描电镜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东方次睾吸虫体被的超微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实验感染猫获得东方次睾吸虫的成虫背、腹面依次连续观察。结果体表履盖体棘,腹吸盘之前体棘以螺旋式规律排列成行并向体后倾斜,体棘混生型,以分簇排列,体前部分布密集,其间距自前往后逐渐稀疏。感觉乳突4种类型,包括无感觉圆丘型大乳突、具感觉毛大乳突,以及具感觉毛的中、小型乳突。虫体表面为一定规律的凹凸状,呈现不同部位的皮式结构。结论该虫体被着生不同类型的棘和感觉器,头、颈部特征最为丰富,显示了本吸虫形态结构特征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在分类学上也有一定意义。
- 程由注许国防杨文川李友松林陈鑫陈宝健方彦炎
- 关键词:东方次睾吸虫
- 斯氏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两新种记述
- 作者于2000年11月、2007年4月和2007年9月先后在福建省漳州市远郊国强乡和尤溪县溪尾乡两地进行肺吸虫病疫源地调查,检查溪蟹,分别发现蟹体携带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漳州国强乡溪蟹分类归隶于华溪蟹属...
- 程由注李莉莎方彦炎江典伟
- 文献传递
- 福建省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的监测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分析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及变化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0年对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镇浦南村和邵武市鼓山镇鼓山村两个监测点,每年11月份收集3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一送三检);同时对同村3~12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另外,随机选择粪检阳性者的10户家庭,每年采集其居所附近的菜地、厕所周边、庭院和厨房等4种环境类型的土壤各1份,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蛔虫卵污染情况,用直接镜检法判定蛔虫卵活力。结果 2006-2010年,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5.3%(946/2087)下降至2010年的15.1%(226/1494),下降率为66.6%。其中监测点各年蛔虫和鞭虫感染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10%,而钩虫感染者则占75%~85%;钩虫感染者中,90%以上为农民,65.2%~85.5%为轻度感染。儿童蛲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6.1%(140/304)下降至2010年的29.8%(36/121),下降率为35.4%,但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检测100户家庭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400份,发现蛔虫卵有21份,其中1份蛔虫卵具有活力。结论 2006-2010年2个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居民钩虫和儿童蛲虫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
- 陈宝建李莉莎张榕燕李燕榕张智芳郑国斌方彦炎林陈鑫江典伟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疫情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