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平平 作品数:6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鼻咽癌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鼻咽Ca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21例经穿刺活检诊断的鼻咽Ca,均作MRI平扫(T1WI/T2WI/STIR/DWI)及T1WI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肿瘤病灶均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主要起源于咽隐窝,其次是鼻咽侧壁及顶壁;大部呈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STIR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少数肿块伴坏死;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病灶多为条块状,呈浸润生长,患侧咽隐窝消失,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变形,咽旁间隙外移。部分肿块向口咽腔、鼻后孔生长。可见头长肌、翼内肌等肌群受侵,颅底斜坡、岩椎等骨质破坏,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转移。结论:鼻咽Ca的MRI影像特点鲜明,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陈正君 刘勇 宋震宇 揭平平关键词:鼻咽部 肿瘤 MRI 高场磁共振不同序列组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与T_1WI、T_2WI、STIR(以下称常规序列)组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经临床、全身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F/CT)确诊的前列腺癌骨转移38例,均行WB-DWI、盆腔与全脊柱常规序列扫描;其中3例胸部、1例右肱骨、2例股骨行常规序列扫描。38例中,5例骨盆、8例脊柱骨转移病灶广泛,不能计数研究予以剔除,其余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胸锁肋骨、脊柱、骨盆、四肢骨4个区域计数病灶,对比分析WB-WDI与常规序列对骨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5例中,WB-DWI检出病灶:胸锁肋骨6处、脊柱143处、骨盆52处、四肢骨4处,共计205处;常规序列检出病灶:胸锁肋骨6处、脊柱158处、骨盆57处、四肢骨4处,共计225处。对比常规序列,WB-DWI诊断准确率为83.7%。结论 WB-DWI与常规序列组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能明确诊断。 张刘璐 黄冰峰 揭平平 刘勇关键词:前列腺癌 骨转移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穿刺及术后病理诊断的前列腺癌29例,均行MRI检查,包括常规平扫、DWI、MRS,回顾性分析其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病灶呈结节状,主要发生在前列腺周围叶(65.5%),少数在中央叶,2例呈弥漫分布。所有病灶T1WI为低信号,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低信号基本一致;T2WI大部分呈低信号结节,少数为等/稍高信号。DWI病灶为高信号,有2例呈稍高信号。病灶处MRS:Cho峰显著升高,Cit峰下降或消失,Cre峰变化不大,(Cho+Cre)/Cit(CC/C)比值升高(≥1.1)。其他:合并前列腺增生,侵犯邻近结构如膀胱、精囊腺、直肠、盆腔、腹股沟淋巴结增大并转移,骨盆、脊柱多处转移,少数伴肝脏转移。结论:前列腺癌T1WI不具诊断特征性,T2WI、DWI、MRS各有其特点,综合三者影像特点,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陈正君 刘勇 揭平平 黄冰峰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T2WI 扩散磁共振成像 心电图及X线胸片与CT综合诊断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PHD)的心电图、X线胸片与CT表现,探讨综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肺心病27例,均作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胸部CT平扫,其中17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15例行CT增强扫描。对其心电图、胸片、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心电图以肺型P波为多(15例,55.6%),其次是QRS综合波改变、S-T段及T波变化、房室传导阻滞。X线胸片:心脏二尖瓣型22例,普大型5例;右心室增大19例,右心房增大6例,左心室增大4例。均见肺动脉段突出(≥0.3cm),右下肺动脉干增粗(≥1.5cm);肺门截断征21例。慢性支气管炎表现21例,肺气肿征象17例,2例合并支气管扩张。CT表现:大部分病例心脏增大,右心室增大或肥厚21例,右心房增大9例,左心室增大5例。右下肺动脉干增粗,外围动脉变细、扭曲、紊乱。慢性支气管炎表现23例,肺气肿15例,肺大泡11例,5例合并支气管扩张。心电图提示肺心病表现15例(55.6%),X线胸片诊断肺心病19例(70.3%),CT诊断肺心病22例(81.5%),三者综合诊断24例(88.9%)。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与CT对肺心病诊断都能提供一定的依据,三者综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陈正君 刘勇 宋震宇 揭平平关键词:肺心病 心电图 X线胸片 胸部CT 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恶性肿瘤检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恶性肿瘤检测价值。材料与方法:60位经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身弥散成像,结合病变部位常规MRI扫描。统计检出率。结果:全身弥散成像,对弥散受限≧2.0cm的病灶具有诊断意义。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在弥散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全身弥散成像结合MRI常规扫描检出恶性肿瘤54例,检出率为90%。检出肺癌脑转移5例、脊椎转移2例,前列腺癌骨盆转移2例。对鼻咽Ca、肝Ca、肾Ca、前列腺Ca、肺Ca检出率达100%。结论:全身弥散成像对≧2.0cm的恶性肿瘤病灶检出价值较高。 刘勇 宋震宇 黄冰峰 揭平平关键词:MRI 恶性肿瘤 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资料,总结其磁共振影像特点。结果 25例位于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其中19例位于左侧、6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侧脑室体部、1例为多发。所有肿瘤MRI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影。22例肿瘤形态呈圆形(81.5%),5例浅分叶(18.5%),1例深分叶。信号均与脑灰质对比,T1WI呈等高或稍低信号,T2W/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与脑室外脑膜瘤信号基本一致。T1WI增强扫描多数为明显强化,并显示肿块边缘与脉络丛相连。肿瘤病理类型:19例为纤维型、8例为上皮型。测ADC平均值分别为纤维型(0.89±0.12)×10-3 mm2/s,上皮型(0.95±0.18)×10-3 mm2/s。结论侧脑室脑膜瘤具有一定的MRI征象,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揭平平 耿道颖 刘勇 刘霞 尹肖睿 尹波关键词:侧脑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