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 作品数:31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方法
- 2011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或当下意义构建,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田野考察。只有挖掘出它在民间的当下坐标位置,才能对其此在的文化生态有更详尽的把握。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是田野调查成功的基石。但在过去的田野调查中,由于种种原因限制,我们的许多田野调查或流于形式,或"按图索骥",或过于"书卷气",往住走向一种僵硬和空洞。本文试从文化生态、现象学和三元事象论等视角对非遗田调方法进行一种新的思考,以期在方法论上起到填补空白作用。
- 徐磊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学
- 对周易文化设计思想的内在承继——论《墨子》的“义利观”设计思想被引量:1
- 2020年
- 《墨子》在义利之辩中敢于肯定"利",主张谋取公"利",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主义立场,与周易文化中"道器"思想的设计原则是相通的。《墨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本主义立场的设计原则,带有明显的功能主义特点,与周易文化的设计思想既有很大的一致性,又实现了重要的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 徐磊
- 关键词:造物义利之辩
- 在中西文化碰撞交织中探索前进——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研究
- 2013年
- 1989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十周年,经济的对外开放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第七届全国美术展品展览,是我国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继第六届全国美展之后美术创作、美术思潮的又一次总体呈现,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对我国美术创作主流思想的影响。
- 唐家路王任徐磊战国栋
- 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历史档案的整理与利用——以沂蒙地区“大鸡烟社”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 2019年
- 沂蒙地区因其在抗战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红色历史档案资源丰富。“大鸡烟社”档案作为沂蒙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印记之一,它详实地记载了沂蒙地区抗战军民的对敌斗争和社会政治活动,充分体现了“沥蒙精神”的深刻内涵,是宝贵的红色史料。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史料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及时整理。通过实地察访、挖掘史料、整理传记、留存印记、价值拓展等方式,将“大鸡烟社”红色历史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 徐磊任谢元刘纯善
- 关键词:红色档案
- 孝堂山汉代题记订正及新发现被引量:1
- 2019年
- 孝堂山自汉代以来就倍受世人关注,原因有二,一是它承载的儒家孝道精神传之百世而不衰。二是郭氏墓石祠的重要文物价值,其建筑、画像、题记是研究汉代历史和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堪称国之瑰宝。近些年,学界除对画像内容解读以外,其余研究并没有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孝堂山,本文以石祠东汉题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新发现阳嘉、本初、建宁三处有纪年题记,和三处无纪年题记,并对前人收录的二目早期题记进行了断代和订正。因而,理清了现有汉代题记的整体面貌,剖析了孝堂山汉代题记的艺术特征和书法价值,为深入综合研究孝堂山增添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 徐磊刘国庆
- 关键词:石刻文字
- 论民间艺术听觉形象及其形式节律
- 2014年
- 在民间艺术听觉形象中,充盈着丰富的形式节律。其审美形式感中的映象、心象、虚象节律,共同建构着形象性。对于民间艺术视觉形象形式节律的分析,可以包含民间音乐形象中的基础要素、基本形态及其形式节律、口传艺术及其形式节律,以及民间艺术听觉的实象与视觉的虚像的关联分析,它们与民间艺术创作心理、接受心理紧密联结,创作者把内在的生命节律转化为外在的形象节律的同时,受众也在把其生命节律溶解在形象节律中。
- 徐磊
- 关键词:民间艺术听觉形象
- 论“文质彬彬”的设计学意义及其与《周易》设计思想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文质彬彬"是孔子提出的关于"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命题,阐发了"文"与"质"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论语》《周易》等文献中,"文"和"质"不仅具有道德修养层面,还具有更广泛的人类文明成果层面的意义,而《周易》"道器"关系思想恰恰深刻揭示了包括设计活动在内的文明成果与其蕴含的"道"之间的关系。通过"文质"关系与"道器"关系的相互参照,能够阐释出"文质彬彬"这一命题丰富的设计学意义。
- 徐磊高波
- 关键词:文质彬彬
- 中国画写意精神中的真、善、美生成
- 2024年
- 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体系为主干,强调自然之道与生命精神的和谐统一,形成以崇尚道德修养为先的审美判断。写意精神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汲取不同养分形成新的精神架构,但是在追求人生境界的指向上实现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其不变的遵循:“真”在写意画中主要体现为“忘形得意”的形色观;“美”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善”主要体现为“重己役物”的人本观。写意精神中真、善、美的生成是经过无数思想渊薮陶染的结果,使写意精神积淀着众多意识形态的丰富内蕴,成为推动中国画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 徐磊冯红飞
- 关键词:中国画
- 史前手工艺及其审美形式感刍议
- 2022年
- 史前先民在自觉适应改造对象规律的过程中形成了史前手工艺,其实用功利目的与朦胧的审美意识对其后手艺、艺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其所蕴含的审美形式感的关注,有助于我们了解手艺发展进程中功利的善对于美的驱动以及在对审美形式感的追求中审美活动的最终独立。
- 徐磊黄雷健
- 《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与造物理论的哲学基础
- 2024年
-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其“道器关系”“圣人四道”“制器尚象”等哲学命题对造物及造物活动的本质、造物活动的根本原则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究“制器”思想的重点在于超越其时代局限性,发现其与当下造物实践相适应的思想元素,如此才能为造物理论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设计理论共存互补的现代理论形态提供哲学基础。
- 高波徐磊
- 关键词: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