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作品数:28 被引量:242 H指数:9 供职机构: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应用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28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观察组(n=14),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观察组儿童在接受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多功能悬吊训练,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选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作为评定指标,分别对两组脑瘫儿童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儿童治疗后GMFM-88评分(112. 46±23. 75)分明显提高(P=0. 033),观察组儿童治疗后GMFM-88评分(118. 03±20. 86)分显著提高(P=0. 012),两组儿童治疗后GMFM-88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41)。结论:应用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对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疗效。 王瑞红 康贝贝 徐磊 许秋霞 肖乃根 邢晓关键词:不随意运动 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儿童悬吊训练系统对脑瘫儿童躯干控制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2017年 目的观察儿童悬吊训练系统对脑瘫儿童躯干控制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n=20)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联合应用儿童悬吊训练系统。两组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20cm宽步道10m步行速度(MWS)对躯干控制能力及步行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儿童BBS评分、20cm宽步道10 m MWS、GM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悬吊训练系统能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躯干控制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 康贝贝 徐磊 卢明甲 庞伟 姜志梅 许秋霞关键词:脑瘫儿童 躯干控制 粗大运动功能 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量表(QUEST)的信度和效度,为其在国内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原著者允许并授权后,将英文版QUEST量表翻译成中文.研究对象为70例在康复中心就诊的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选取30例检测重测信度(间隔2周),随机选取30例检测评分者间信度.50例同时接受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与中文版QUEST量表测试,分析PDMS-FM原始分与中文版QUEST量表各分测试原始分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两者之间的平行效度.结果:中文版QUEST量表的各分测试原始分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评估者间信度(ICC值>0.90),中文版QUEST量表与PDMS-FM测试的各项分测试原始分测试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7~0.921).结论:本次研究确立了中文版QUEST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种可以有效评估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技巧质量的工具. 刘鹏 姜志梅 汤敬华 徐磊 宋福祥 戴梦颖 孙奇峰关键词:QUEST 信度 痉挛型脑瘫 多感官刺激治疗对全面性发育迟缓婴幼儿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分析多感官刺激治疗对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婴幼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促进GDD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发育以及全面发展提供临床实践经验和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10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存在运动发育落后)的0~2岁儿童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一对一多感官刺激治疗,30 min/d,5次/周,共8周,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对所有观察对象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测评,观察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8周后GMQ、FMQ、TMQ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提高(P<0.001)。治疗8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4周后评分(t=-9.354、-7.997、-14.518、-10.162、-6.102、-14.313,P<0.001)。实验组在治疗4周、8周后GMQ、FMQ、TM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2.306、-2.276、-3.396、-3.392、-3.664,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治疗有利于提高全面性发育迟缓婴幼儿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陈美慧 李晓捷 汤敬华 徐磊 冯姝 刘雨娇关键词:婴幼儿 佳木斯市残疾儿童的登记管理 被引量:1 2016年 残疾儿童是指在生理功能、心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缺陷,丧失部分或全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14岁以下儿童[1]。残疾儿童类别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2]。残疾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等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儿童残疾的预防、治疗、康复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及社会各阶层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徐磊 姜志梅 吕智海 康贝贝 马冬梅 车立昱关键词:残疾儿童 多重残疾 儿童残疾 视力残疾 精神残疾 言语残疾 可调重服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可调重服的佩戴对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05~2016-12就诊于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并接受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佩戴可调重服。两组脑瘫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对两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0.84±5.72)分明显提高(P=0.041),观察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3.65±6.38)分显著提高(P=0.023)。治疗后,两组FMF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4)。结论:可调重服的佩戴能有效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佩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解秋雪 徐磊 康贝贝 杨雅楠 宋银萍 黄夏 王京晶关键词:脑瘫 不随意运动 儿童悬吊运动训练系统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悬吊运动训练系统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的3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并联合应用儿童悬吊运动训练系统。两组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速度(MW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分别对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儿童BBS评分、10m MWS、GM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悬吊运动训练系统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其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 康贝贝 徐磊 徐磊 吕美萱 范艳萍 庞伟 吕美萱 王瑞红关键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儿童 改良的立位促通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矫正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立位促通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矫正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传统的立位促通板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改良的立位促通板站立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PROM)测量、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的D能区(站立位)和E能区(行走与跑跳)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及GMFM评分均提高,而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的立位促通板更能有效抑制脑瘫患儿的尖足,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 秦向前 康贝贝 明爽 陈禹 徐磊关键词:痉挛型脑瘫 尖足 肌张力增高评估工具的实施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工作的迫切需要,对肌张力增高不同亚型的确定及鉴别变得越来越重要。肌张力增高评估工具是一个标准化的鉴别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对儿童肌张力增高的不同亚型进行鉴别,很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科研工作。肌张力增高评估工具操作简便,只需按照量表指南经过短期培训,便可掌握,易于临床推广。 康贝贝 吕智海 徐磊 范艳萍 姜志梅关键词:肌张力增高 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性瘫痪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瘫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60例脑瘫患儿和137名正常儿童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测定。结果脑瘫组和对照组人群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两组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型(P=0.436)和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182)。结论凝血因子ⅦR353Q基因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儿童脑瘫发病的遗传易感因子。 李晓捷 徐磊 康贝贝关键词:脑性瘫痪 汉族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