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长江流域稻油茬口矛盾,提高冬闲田利用率,亟须迟播油菜(10月25日之后播种)配套技术研究。本研究以早熟品种‘华油杂137’为材料,在湖北武汉进行2年播种期(10月25日至11月15日间,各播种期间隔3 d,用S1~S8表示)和播种量(2.5、5.0、7.5、10.0和12.5 kg hm^(-2),用R1~R5表示)单因素试验,考察生育期、成苗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和倒伏指标,统计有效积温,通过线性回归和平滑曲线拟合分析,优化播种期和播种量的配置参数,为迟播油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播种期推迟,迟播油菜的生育期缩短、根颈粗降低、分枝数减少、产量降低且茎秆倒伏指数增加;4个生育期中,苗期和花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播种量增加,各生育期成苗数和收获密度提高,但生育期缩短、有效积温减少,角果层厚度降低、倒伏指数先降后增、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3)2年不同播种期产量数据回归分析表明,播种期推迟至S3~S4时,越冬前有效积温保持在317.1℃以上,苗期有效积温达401.1℃,终花35 d收获产量可达2700.0 kg hm^(-2),倒伏指数为1.5左右;2年不同播种量产量数据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表明,不同播种量下收获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收获密度为64.2×10^(4)株hm^(-2)时终花35 d收获产量达峰值,为2948.5 kg hm^(-2),而倒伏指数为1.6。综上,配置7.5~10.0 kg hm^(-2)的播种量确保收获密度达64.2×10^(4)株hm^(-2),抢时播种确保冬前有效积温达317.1℃,可显著提高迟播油菜产量与抗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