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非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态CT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凋亡
  • 1篇蝶鞍
  • 1篇动脉
  • 1篇动态CT扫描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治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脂肪酸结...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辉南县人民医...
  • 1篇长春八一医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大石头林业局

作者

  • 7篇徐晓非
  • 2篇国志义
  • 2篇张静
  • 1篇陈岩
  • 1篇孟晓萍
  • 1篇邢玥
  • 1篇刘剑萍
  • 1篇黄革
  • 1篇穆兴国
  • 1篇张晓利
  • 1篇陈洪胜
  • 1篇徐杰
  • 1篇刘冬梅
  • 1篇杨鑫
  • 1篇闫智民
  • 1篇王欣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Klein综合征1例
2004年
徐杰徐晓非汪东张晓利杨鑫刘冬梅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症治疗
空蝶鞍综合征
目的:分析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MRI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空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ESS)为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致使...
徐晓非
关键词:磁共振空蝶鞍综合征
血脂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影响。方法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后服用血脂康,在服药前、服药后7天和30天分别收集静脉血1 mL,以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及相应酶原。正常对照组为25例健康自愿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酶原明显增高(P<0.01)。与服药前相比,服用血脂康后7天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及相应酶原无明显变化,服药30天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酶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酶原明显增高,血脂康可以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
张静邢玥徐晓非孟晓萍
关键词:内科学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血清标志物
肝脏动态CT增强表现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脏 CT增强扫描一般规律及动态 CT扫描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5 2例肝功正常者的门静脉层面做为扫描固定层面 ,采用单期注入法 ,注射造影剂 1 0 0 ml后 ,1 5 s开始 ,每隔 5 s扫一次 ,持续 3min。扫描完毕 ,对肝实质及腹主动脉进行 CT值测量 ,并绘出时间 -密度曲线。结果 :腹主动脉时间 -密度曲线呈快速高峰型 ,35 s达到高峰值 ,CT值 2 2 3HU。肝实质时间 -密度曲线呈缓慢低平型 ,65 s达到高峰值 ,CT值 1 0 3HU。结论 :肝脏动态 CT的增强扫描确定肝脏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的时间范围 ,为制定扫描计划。
国志义徐晓非刘剑萍陈洪胜
关键词:肝脏动态CT
高压氧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缓解大鼠脑卒中症状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通过调节核转录因子-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B, NF-κB)信号通路缓解大鼠脑卒中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HBO组及模型+HBO+NF-κB过表达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构建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评估HBO/NF-κB对脑卒中大鼠脑梗死、神经功能、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HBO处理可显著降低MCAO造成的大鼠脑梗死面积(P<0.05),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5),提高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P<0.05或P<0.01),并抑制脑细胞凋亡;NF-κB过表达明显削弱了HBO的治疗作用,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O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缓解脑卒中症状,改善神经功能,这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有关。
穆兴国黄革陈岩徐晓非
关键词:高压氧NF-ΚB信号通路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急性心肌梗死中H-FABP和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EL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的水平变化,随诊6个月。采用AMI发病6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ΔLVEDV)>20%作为发生左室重构的标准。发现AMI患者第3天血清NT-proBNP为(1 784.4±1 593.4)ng/L,与6个月ΔLVEDV呈正相关(r=0.42,P<0.05)。认为H-FABP可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NT-proBNP的水平可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张静王欣徐晓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
动态CT扫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1999年
动态CT扫描是指注射造影剂后,对靶组织和器官行连续、快速、序列扫描,克服了常规增强扫描的检查时间长,增强效果差的缺点,可获得不同时期的增强图像,从而更准确的反映了病变的病理状况。目前肝脏CT检查,大多数用静脉注射普遍增强扫描,由于注射造影剂速度慢,扫描时间长,以致不能显示肝脏病变的供血特征,易造成定性诊断困难。根据肝脏具有双重血供和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各自供血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同层动态CT扫描方法,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分别在增强的动脉加、门静脉期、平衡期进行扫描有利于显示肝肿瘤的供血特征。应用这种方法探讨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国志义徐晓非闫智民
关键词:动态CT高压注射器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