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旖炜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医用胶
  • 2篇氰基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微创
  • 2篇缝线
  • 1篇动静脉
  • 1篇端侧
  • 1篇端侧吻合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手术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胸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吻合
  • 1篇中华按蚊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6篇徐旖炜
  • 4篇王春生
  • 4篇魏来
  • 3篇沈金强
  • 3篇刘欢
  • 2篇黄奔
  • 2篇丁钰
  • 2篇陈振航
  • 2篇夏利民
  • 2篇朱黎鸣
  • 1篇杨达伟
  • 1篇陈婉南
  • 1篇杨兆华
  • 1篇丁文军
  • 1篇傅修涛
  • 1篇孙建华
  • 1篇赵东
  • 1篇杨晔
  • 1篇朱家驷
  • 1篇张立昊

传媒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创心脏瓣环缝线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创心脏瓣环缝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钩及牵引线,其中,牵引钩包括弧形的牵引钩主体,该牵引钩主体的外缘侧中央有一柱形长凸起,柱形长凸起与牵引线相连,在牵引钩主体的外缘侧位于柱形长凸起两侧的部分...
魏来王春生徐旖炜刘欢沈金强陈振航朱黎鸣杨晔黄奔丁钰
文献传递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单中心601例总结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施行的601例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临床经验.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实施胸腔镜辅助或直视微创心脏瓣膜手术601例,其中二尖瓣成形术174例,二尖瓣置换术26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其中再次心脏瓣膜手术26例.二尖瓣手术径路为经第四肋间右胸前外侧切口(4~6 cm),主动脉瓣手术径路为经第三肋间右胸骨旁横切口(4 ~5 cm)或胸骨上段切口(6~8 cm),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径路为经胸骨上段切口(6 ~8 cm),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径路为经第三肋间右胸骨旁横切口(6~8 cm).大部分手术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部分胸骨上段切口手术采用升主动脉直接插管.结果 院内死亡6例,分别为3例二尖瓣置换术和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功能衰竭1例,心功能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2例.3例患者因术野暴露困难延长手术切口;3例因右侧胸腔粘连、l例因股动静脉插管失败、1例因出血难以控制导致中转胸骨正中切口.2例二尖瓣成形后术中食道超声提示残余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改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再次开胸止血8例,余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84.4±29.4) 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2.6±23.4)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47.8 +21.1)min,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7.4±6.4)h,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334.4 +316.4)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4.1)d,75.8%(455/601)患者住院期间未接受任何血制品输注.术后随访2~38个月,随访率93.3%,因抗凝并发症导致脑血管意外死亡2例,2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反流,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现轻度瓣周漏,均保守治疗,另有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中重度瓣周漏,予行Bentall术,余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
魏来沈金强王春生丁文军夏利民赵东刘欢徐旖炜朱家驷胡克俭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
微创经皮穿刺深部钩线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经皮穿刺深部钩线器,其特征在于:手柄中央为用于安放或连结推杆、钩杆和长鞘的镂空结构,在手柄的尾部固定有套环,推杆由该套环的中央通过,在推杆的前端设有凹槽,并与钩杆的末端相固定,推杆可带动钩杆沿其长轴...
魏来王春生丁钰刘欢沈金强黄奔陈振航朱黎鸣徐旖炜
文献传递
上海市区景观房水域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孳生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06年
徐旖炜杨达伟俞泽亮陈沛冬张立昊李一敏傅修涛陈婉南蔡昕虞倩孙建华
关键词:孳生情况调查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现代化
2-氰基丙烯酸辛酯医用胶在大鼠动静脉血管吻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究单纯使用2-氰基丙烯酸辛酯行小口径动静脉血管端侧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效果。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胶水组"和"缝线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颈动脉-颈外静脉端侧吻合模型,"胶水组"用2-氰基丙烯酸辛酯医用胶吻合,"缝线组"用11-0聚丙烯缝线连续缝合。术后1个月内比较两组吻合口通畅率及吻合口内径、吻合口爆破压、渗血率、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病理切片比较两组吻合口结构及炎性细胞数。结果所有大鼠存活至术后1个月,胶水组与缝线组渗血率无明显差别(15%vs.10%,P=0.633),胶水组手术时间少于缝线组(60.25 min vs.96.00 min,P<0.001),术后即刻与术后1周时吻合口通畅率两组无明显差别(术后即刻95%vs.90%,P=0.548;术后1周100%vs.80%,P=0.136),术后1个月胶水组通畅率高于缝线组(95%vs.60%,P=0.008),胶水组吻合口内径大于缝线组(0.986 mm vs.0.516 mm,P<0.001),吻合口炎性细胞计数胶水组较少(33.6个/HPF vs.88.2个/HPF,P<0.001),吻合口平均爆破压两组无明显差别(412 mm Hg vs.404 mm Hg,P=0.848)。结论2-氰基丙烯酸辛酯医用胶在大鼠动静脉端侧吻合中有可行性,术后短期吻合口通畅率和吻合口内径要优于聚丙烯缝线吻合,其原因与避免缝线引起的吻合口异物反应、减轻吻合口炎性增生有关,是一项有潜力的小血管端侧吻合新技术。
徐旖炜夏利民魏来杨兆华王春生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2-氰基丙烯酸辛酯在小血管端侧吻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单纯使用2-氰基丙烯酸辛酯行小口径动静脉端侧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预后观察。   方法:本研究为动物试验,将40只SD大鼠分为2组:胶水组、缝线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颈动脉一颈外静脉端侧吻合模型。胶水组用...
徐旖炜
关键词:端侧吻合医用胶小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