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微生物总DNA的提取被引量:4
- 2008年
- 目前,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培养方法转向分子生物学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解决了不可培养微生物研究的难题,使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是整个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关键。主要总结了前人提取土壤、植物、粪便、瘤胃和肠道微生物DNA的试验方法,介绍了微生物总DNA的纯化方法,为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提供依据。
- 徐敏娟王志跃
- 关键词:微生物DNA
- 鹅盲肠微生物体外利用ADF/NDF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以苜蓿草粉、黑麦草粉和混合草粉(质量比为1:1)为底物,接种鹅盲肠食糜滤液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为:培养液pH值在0—3h下降到6.9左右,后逐渐趋于稳定;苜蓿草粉ADF、NDF和半纤维素的消失率分别为1.15%,1.18%,-0.19%;黑麦草粉三者的消失率分别为1.45%,9.05%,3.07%;而混合草粉三者的消失率分别为15.72%,13.2%,9.87%。与单一草粉的ADF、NDF和半纤维素的消失率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鹅盲肠微生物对不同来源的ADF、NDF和半纤维素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且对混合草粉ADF、NDF和半纤维素的利用能力强于单一草粉。
- 徐敏娟陈五湖张苗苗陈亮亮卢建王志跃
- 关键词:扬州鹅盲肠微生物体外消化
- 不同日粮对鹅生长性能及部分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本试验选取相同日龄的3周龄扬州鹅216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6只,公母各半,饲喂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日粮,研究不同日粮对鹅生长性能及部分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日粮组鹅的体重在第4、9、10周龄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5、6、7周龄时,部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2)不同日粮对鹅的胸宽、胸深、胸骨长等影响较小,但对体斜长、胫长及部分组织器官的生长有一定影响;(3)随着日粮中苜蓿、黑麦草和小麦麸含量的增加,T3浓度不断升高,当含量超过18%后T3浓度逐渐下降,T3/T4比值的变化与T3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 王志跃杨海明周秀丽赖毓妍徐敏娟
- 关键词:日粮粗纤维扬州鹅激素
- 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的鹅盲肠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
- 2008年
- 采用8种方法提取了鹅盲肠微生物总DNA,通过PCR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的V3区,并对8种DNA提取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后续分子操作检验。结果表明,方法3提取的鹅盲肠微生物总DNA较好,8种方法通过PCR扩增均能获得较亮的扩增产物,并能通过PCR-SSCP对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
- 徐敏娟王梦芝王志跃
- 关键词:盲肠微生物DNA提取分子生态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其在微生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综述了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原理、步骤、优点以及变性梯度凝胶电脉的不是及解决方法。对变性梯度凝胶电脉在环境微生物,动物肠道的多样性及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及前景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指出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徐敏娟王志跃
-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鹅肠道微生物区系的PCR-SSCP体系构建
- 2008年
-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是利用DNA单链构象具有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的一种快速、简便、较灵敏的分析技术,但其影响因素很多。研究运用PCR-SSCP技术分析鹅肠道微生物区系,探讨了凝胶浓度,胶联度,PCR产物的稀释倍数,电泳时间和温度,是否加甘油、尿素和λ-核酸外切酶等因素对SSCP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浓度为12%,胶联度为39∶1,凝胶中不加甘油,电泳电压为120 V,在恒温环境中,试验重复性较好,条带较清晰。因而,在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对其参数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才能获得试验的成功。
- 徐敏娟刘蓓一王志跃周秋燕范莉
- 关键词:微生物PCR-SSCP
- 鹅后段肠道液体外消化ADF、NDF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旨在研究鹅肠道微生物体外利用ADF、NDF的情况。选择9只5周龄健康的扬州鹅公鹅,常规饲养至9周龄末将试验鹅急宰,取回肠、盲肠和直肠食糜,以苜蓿草粉为底物,分别接种鹅回肠、盲肠和直肠食糜滤液后进行体外厌氧培养。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3组pH在6.8-7.4之间变化;总还原糖浓度的总变化趋势是降低;总脱氢酶活性先增强后减弱;3组均可检测到半纤维素酶活性;回肠组和直肠组的ADF、NDF的消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盲肠组均差异显著(P〈0.05)。
- 王志跃陈五湖杨海明徐敏娟卢建
-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体外消化ADFNDF
- 共轭亚油酸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文章对近年来有关共轭亚油酸在家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共轭亚油酸脂肪调控作用、免疫调节功能,以及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共轭亚油酸发挥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 周秋燕范莉徐敏娟张亚俊王志跃
- 关键词:家禽脂肪代谢免疫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