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吸声
  • 4篇铜纤维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声学
  • 2篇吸声系数
  • 2篇吸声性能
  • 2篇纤维
  • 1篇多孔
  • 1篇多孔材料
  • 1篇多孔吸声材料
  • 1篇声特性
  • 1篇声吸收
  • 1篇频带
  • 1篇频段
  • 1篇吸声材料
  • 1篇吸声特性
  • 1篇吸收谱
  • 1篇纤维材料
  • 1篇橡胶
  • 1篇橡胶材料

机构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徐宁
  • 7篇徐颖
  • 3篇丁宇翔
  • 2篇邹伟仁
  • 2篇王常力
  • 1篇罗璐

传媒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声学技术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层结构连续铜纤维材料吸声性能研究
采用直径分别为0.22mm,0.30mm和0.62mm的铜纤维,制备出纤维多孔材料单层板并组合成双层吸声结构;研究双层板孔隙率,厚度,中空腔深度和后空腔深度等因素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声源板的前板与远声源板的后...
王常力徐颖邹伟仁徐宁罗璐
关键词:声学吸声
文献传递
橡胶材料的吸声特性曲线研究
本论文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材料,即铝、环氧树脂和橡胶,分别进行了吸声系数测量。结果发现橡胶材料在5300Hz到5400Hz的频率范围内,吸声特性曲线出现拐点,而铝和环氧树脂的吸声特性曲线与此不同,因此采用声学方法对橡胶类材料...
徐宁徐颖丁宇翔
关键词:橡胶吸声系数
文献传递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隔声性能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选择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测量其辐射效率和损耗因子,研究纤维排布方式及纤维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正交和单向铺设对玻璃纤维板辐射效率的影响基本相同,纤维的用量在10%~70%变化时,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对损耗因子的影响,在160~1000Hz范围内,单向玻纤复合材料板的阻尼比正交排布的低,而在2000~8000 Hz范围两者基本相同的。在中低频范围内,正交排布比单向排布对阻尼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测试复合材料和金属铁的隔声量,在160~8000Hz范围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没有出现隔声谷。提出纤维复合材料板中纵波波速公式,计算复合材料板的隔声量,与测量结果吻合良好。
徐宁徐颖邹伟仁王常力
关键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隔声
内结构对连续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具有空腔结构的金属纤维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与空腔内填充介质、空腔厚度以及位置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空腔内填充介质是空气时,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62,高于无空腔结构的0.58;当空腔内填充致密的硫酸盐时,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52,吸声性能下降。当空腔的厚度分别为3.5 mm和6 mm时,平均吸声系数分别是0.53和0.56,吸声频带拓宽。当空腔结构相同时,空腔距离吸声表面越近,材料吸声性能越好。当内空腔为离散小空腔时,可有效提高平均吸声系数,拓宽吸声频带。
丁宇翔徐颖徐宁
关键词:声学金属纤维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系数
双层结构连续铜纤维材料吸声性能研究
采用直径分别为0.22 mm,0.30 mm和0.62 mm的铜纤维,制备出纤维多孔材料单层板并组合成双层吸声结构;研究双层板孔隙率,厚度,中空腔深度和后空腔深度等因素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声源板的前板与远声源...
王常力徐颖邹伟仁徐宁罗璐
关键词:吸声性能
文献传递
多层结构连续铜纤维材料吸声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直径分别为0.22mm、0.30mm和0.62mm的铜纤维,制备出铜纤维多孔材料单层板并组合成双层和三层吸声结构;研究后空腔深度:中空腔深度、后空腔和中空腔深度同时作用以及三层结构等因素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后空腔深度的增加有利于中低频吸声性能的改善,在第一吸收峰与第二吸收峰之间明显出现吸收的谷,降低了1000~3000Hz吸声性能;随着中空腔深度的增加,曲线向低频移动,共振吸声系数下降,第一吸收峰与第二吸收峰之间的吸收谷加深,谷的宽度减小,对1000~3000Hz范围吸声性能的影响减小,吸声系数基本都大于0.5;当中空腔和后空腔同时增加时,可有效抑制吸收谷深度的加深,中低频吸声性能提高;三层多孔材料与双层多孔材料构成的双空腔结构,前者的吸声系数曲线完全包罗了后者,前者的吸声性能优于后者。
王常力徐颖邹伟仁徐宁罗璐
关键词:频段吸声
连续铜纤维多孔材料吸声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选择长金属铜纤维制备多孔吸声材料,研究了孔隙率、厚度、纤维直径和后空气层等因素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孔隙率从35%增加到50%时,吸声系数大于0.5的起始频率从2 248 Hz移到3 256 Hz,共振峰吸声系数可达到1。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第一共振频率向低频明显移动,且吸声曲线呈现多峰性,吸声系数大于0.5的吸声频率从2 224 Hz(厚度13 mm)移至428 Hz(52 mm)。纤维直径较细时,可有效地拓宽吸声频带,提高了整体吸声性能;增加后空腔的深度可显著提高材料的中低频吸声性能,但频带变窄;中高频段出现多峰吸收,且吸声性能降低。研究结果为该新型吸声材料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丁宇翔徐颖徐宁
关键词:吸收谱频带纤维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