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胜
-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库中外引品种的优良种质
- 1989年
- 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资源系自1983年正式成立以来,广泛收集稻种资源,进行繁种,鉴定、保存、分发、研究和利用,其种质库现有水稻品种资源共14981份,其中,外引品种资源4723份,分别来源子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日本、朝鲜、印度、美国、苏联等共6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水稻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系统地了解这些品种资源,笔者对目前种质库中有性状记载鉴定结果的来源于 IRRI 和日本的稻种资源进行性状检索,整理出部分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种质资源,以供育种和生产应用。
- 罗利军胡慧英徐仁胜杨万江
- 关键词:水稻种质库
- 杂交稻结实障碍的生理学新解及调节技术产业化
- 王熹陶龙兴徐仁胜黄效林俞美玉董家胜王兰标王友芬王铁忠钱卫中陈天高
- 提出杂交稻结实障碍的生理学新解:强热粒对弱热粒的抑制作用-“粒间顶端优势”,在稻作学上是一个新的创意。“粒粒饱”是应用外源GA3/PP333,对内源IAA的调节,控制“粒间顶端优势”的原理,研制的新型二元植物生长调节剂-...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稻植物生理学植物生长调节剂粒粒饱
- 烯效唑和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残留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9
- 1995年
- 利用GC-9A,就烯效唑和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较多效唑易降解,其土壤残留约为多效唑的十分之一;烯效唑在土壤垂直移动速度大于多效唑,因此,烯效唑土壤残留较少,村后茬作物的二次控长现象显著低于多效唑。
- 陶龙兴王熹俞美玉徐仁胜
- 关键词:烯效唑多效唑土壤残留农药
- 非环境敏感型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的化学调控初报被引量:2
- 1995年
- 非环境敏感型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的化学调控初报徐仁胜(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杭州310006)关键词:核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植物生长调节剂ChemicalRestorationofFertilityofGenieMale-sterileRicewi...
- 徐仁胜
- 关键词:育性恢复水稻三系配套
- 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开花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1996年
- 以盆栽试验对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其父本中413和籼型杂交水稻汕优10号的开花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413单穗籽粒总干物重最高,协优413次之,汕优10号最低,分别为4652.5、4173.9和3194.4mg,结实率中413和协优413相近,分别为80.8%和83.9%,显著高于汕优10号的70.5%。单穗产量的差异与组合(恢复系)的开花灌浆特性有关,即与单穗颖花开花集中程度和强弱势粒灌浆结实的差异程度有关。对于供试的3个品种(或组合)而言,颖花开花越集中,强弱势粒灌浆结实差异越小,产量越高。还对单穗颖花开花历时作为今后亚种间杂交水稻的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 徐仁胜陶龙兴俞美玉王熹
- 关键词:水稻亚种间杂交稻开花灌浆协优413
- 环境条件对烯效唑及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被引量:30
- 1997年
- 就烯效唑(S-07、Uniconazole、Pentefezole)及多效唑(MET、PP333、Paclobutrazol)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烯效唑比多效唑易降解,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约为多效唑的1/2;2)土壤微生物、光强、温度、土壤质地等对烯效唑及多效唑在土壤中的降解有影响;
- 陶龙兴王熹俞美玉黄效林徐仁胜
- 关键词:烯效唑多效唑土壤残留降解
- 杂交稻籽粒间的顶端优势
- 本文主要报道了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现象以及内源IAA的调节作用,从植物生理学方面揭示了内源IAA与'粒间顶端优势'的关系.
- 王熹陶龙兴徐仁胜田淑兰
- 关键词:杂交稻植物生理学内源激素籽粒灌浆
- 文献传递
- 水稻冷抗的动态模型分析被引量:4
- 1994年
- 在自然和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对具有不同抗冷性的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连续的低水温和低气温处理.采用阻抗=应力/应变(R=F/S),研究了低温下水稻不同形态指标R的动态特征,进一步分析了R—t、S—t和F—F的特性.F是低温积累量在体内产生的应力,处理初期诱发R增加,S为植物体在低温下的变化量.R随处理时间呈抛物线型变化,其值可用来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冷能力.据R的F—S特性将冷抗R分为静抗、动抗和静动兼有的3个类型。
- 李太贵徐仁胜蔡体常沈波华志华
- 关键词:水稻抗冻性
- 水稻秧苗对14C-S07的吸收与运转被引量:6
- 1996年
- 用浸种、土施或叶饲等方法施入14CS07,水稻种子、根系和叶片均能吸收14CS07。经种子吸收的14CS07,出苗后植株各部位均有14C放射性;经根系吸收的14CS07,主要运转到地上部各器官;经叶片吸收的14CS07,大部分滞留于原吸收部位。水稻秧苗内的14CS07均有向顶部运输的特性。
- 俞美玉王熹陶龙兴黄敦林徐仁胜
- 关键词:稻苗水稻烯效唑
- 烯效唑的生理作用及对稻麦生长调控的增产技术
- 王熹俞美玉陶龙兴黄效林纪国成徐仁胜何秋元郑义袁剑平鲁建国胡祖风项贻康宋宏培
- 1.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探明了烯效唑是一种新型的高活性植物生长延缓物质,其活性为多效唑的6~10倍,而其土壤残留较低,仅为多效唑的1/10,活性与其几何异构体的组份、施用方法、作物种类等因素有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烯效唑...
- 关键词:
- 关键词:烯效唑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