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锦
- 作品数:47 被引量:2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诊断
- 2005年
-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共进行32人次螺旋CT检查,层厚5~10mm,螺距1~1.5。对其螺旋CT影像的征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钙化移位5例(31.3%),显示真假腔13例(81.3%),其中4例(25%)真腔明显较假腔变窄;内膜破裂显示7例(43.8%);显示撕裂内膜片11例(70%);附壁血栓显示3例。结论螺旋CT是评价和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效检查方法。
- 施斌斌征锦陈明祥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4 8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 ,先作平扫 ,再以 3ml/s的速度通过肘静脉团注对比剂 (碘海醇 ) 90~ 10 0ml,分别行动脉期 (注射后 2 5~ 2 5s) ,门脉期 (70~ 85s)及平衡期 (180~ 2 0 0s)扫描 ,层厚 5mm。分别观察平扫及增强各期正常胰腺的形态、密度的变化 ,胰腺癌的形态、密度的变化以及转移瘤的发现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 ,检查时间短 ,密度分辨率高 ,可在一次屏气下完成腹部的CT扫描。正常胰腺血供丰富 ,增强时动脉期、门脉期强化很明显 ,而胰腺癌为相对乏血管 ,增强时动脉期、门脉期强化不明显 ,呈低密度区 ,动脉期扫描正常胰腺和癌肿的密度差异较大 ,门脉期及平衡期可兼顾显示胰腺癌及胰外转移瘤。结论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检查应以三期增强扫描作为常规 ,动脉期对胰腺癌特别是小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征锦姜岸秋傅剑雄施斌斌陈文新陈明祥吴志远
- 关键词:胰腺癌
-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NTP)的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NFNTP的螺旋CT资料,并将其与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例NFNTP平均大小为3.5cm×3.3cm×3.1cm,其中病灶发生在胰头部3例,胰颈-体交界处1例,胰体尾部5例,胰尾1例。平扫呈囊实性6例,均匀低密度2例,等密度2例,2例肿瘤内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度-明显强化9例,其中不均匀强化6例。6例肿瘤包膜明显强化,呈高密度环形薄壁。10例肿瘤中,仅有1例胆管扩张,2例胰管扩张,2例胰体尾轻度萎缩。结论:NFNTP 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化,其主要特点是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伴瘤周环形薄壁,较少出现胆胰管扩张、血管侵犯及组织器官转移。
- 吉帆孔嶷征锦
-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SAP的CT灌注特点,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SAP患者、17例MAP患者以及41例胰腺正常者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r)、毛细血管通透性(IS)等灌注参数,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MAP组的BF、BV平均值为(121.5±55.27)ml·100mg^-1·min^-1、(11.7±5.26)ml/100mg,SAP组平均值为(63.58±36.91)ml·100mg^-1·min^-1、(7.13±2.11)ml/100mg,差异显著(P〈0.01);较正常组的(219.17±98.02)ml·100mg^-1·min^-1和(18.60±14.75)ml/100mg,均显著降低(P〈0.01)。MAP组和SAP组的PS分别为(25.14±10.7)ml·100mg^-1·min^-1和(34.61±11.25)ml·100mg^-1·min^-1,均高于正常组的(16.61±9.36)ml·100mg^-1·min^-1(P〈0.05)。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判断SAP的严重程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邵娟卜平征锦孔桂美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诊断显像
-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内镜及CT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9例克罗恩病(CD)与24例肠结核(ITB)患者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结果显示,CD组腹泻、便血、肛周疾病、肠梗阻等明显高于ITB组(P〈0.05或0.01);ITB组发热、盗汗症状及伴肺结核、腹水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均P〈0.01)。内镜下CD患者纵形溃疡、鹅卵石征、肠腔狭窄表现均较ITB组多见(P〈0.05或0.01),而ITB的环形溃疡、鼠咬状溃疡较CD组多见(P〈0.05或0.01)。CT下CD组肠壁分层状增厚、肠壁内积气、肠壁脂肪征、肠腔狭窄、腹腔脓肿表现均较ITB组多见(P〈0.05或0.01),而ITB肠壁单层状增厚、中空淋巴结较CD组多见(P〈0.01);ITB组肠壁增厚、强化及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多均高于CD组(均P〈0.01)。提示CD与ITB各有其临床特点,结合内镜及CT下表现特点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 朱庆强吴晶涛陈文新征锦陈明祥罗先富
- 关键词:CROHN病结核
- CT能谱成像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分析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其中包括胰头癌1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胆总管下段癌6例)的影像学资料,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患者均行宝石CT能谱成像双期扫描,获得140kVpQC图像和70keV单能量图像,于门静脉期对病灶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相关数据,包括不同keV(40~100)水平的CT值、碘一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计算近段(50~100keV)曲线斜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静脉期.在低能量(50-100key)水平,胰头癌病灶的CT值明显低于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胆总管下段癌,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CT值又低于胆总管下段癌,在CT能谱曲线上表现为近段斜率之间的差异(胰头癌平均斜率为0.75±0.18,十二指肠乳头癌为1.61±0.39,胆总管下段癌为2.22±0.41)。胰头癌的平均碘浓度((7.17±0.96)g/L)及有效原子序数(7.92±0.41)均低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碘浓度(18.10±1.57)g/L,有效原子序数8.54±0.26)及胆总管下段癌(碘浓度(23.21±3.50)g/L,有效原子序数8.72±0.48)。十二指肠乳头癌的碘浓度明显低于胆总管下段癌,而两者的有效原子序数无显著差异。三者的水浓度亦无显著差异(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的水浓度分别为1024.64±16.02,1018.92±12.16,1013.36±12.86)。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壶腹周围癌具有各自不同的能谱特征,CT能谱成像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柏荣荣孙骏丁健吉帆杨璐王宁征锦
- 关键词:胰腺肿瘤十二指肠肿瘤胆总管肿瘤X线计算机
- 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特点,评价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临床初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先行常规腹部CT扫描(层厚10mm)后,于感兴趣区再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层厚3.75~5mm),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本组全部47例,单纯水肿型19例,重症坏死型28例。常规平扫显示胰腺水肿44例,动态增强扫描显示2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组织坏死,6例检出局灶性出血;胰周液体聚集(积液)32例;假性囊肿3例,脓肿2例;伴胆石症15例,胆囊肿大或胆囊壁增厚22例;胆总管扩张12例,胰管扩张5例;胸腔积液11例。结论: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能早期区别正常胰腺与坏死,判断胰周炎性病变及积液,提示早期局部并发症,指导临床分型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傅剑雄征锦陈明祥陈文新
- 关键词:胰腺炎
- 十二指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
- 2012年
- 十二指肠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且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十二指肠的解剖位置特殊,毗邻关系复杂,使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鉴别有一定困难。本研究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5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十二指肠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柏荣荣孙骏吉帆丁健征锦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体层摄影术肿瘤样病变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
- 征锦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包括核磁共振圈,核磁共振圈的内部设置有核磁扫描圈,核磁扫描圈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激光扫描灯组,激光扫描灯组的表面固定连接...
- 叶靖凌俊征锦黄文诺夏巍朱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