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风林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选育
  • 2篇叶质
  • 2篇荧光茧色
  • 2篇桑蚕
  • 2篇桑蚕新品种
  • 2篇上簇
  • 2篇秋蚕
  • 2篇夏秋
  • 2篇夏秋蚕
  • 2篇家蚕
  • 2篇茧色
  • 2篇蚕期
  • 1篇多丝量
  • 1篇性状
  • 1篇遗传学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茧色判性...
  • 1篇优质高产
  • 1篇育成
  • 1篇育种

机构

  • 9篇山东省蚕业研...

作者

  • 9篇张风林
  • 7篇于振诚
  • 7篇顾寅钰
  • 4篇王安皆
  • 3篇石瑞常
  • 3篇李化秀
  • 3篇李道义
  • 3篇段兆祥
  • 1篇张良基
  • 1篇孔令汶
  • 1篇郭光
  • 1篇孙敏
  • 1篇周丽霞
  • 1篇刘敬全

传媒

  • 2篇农业知识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蚕业科学
  • 2篇北方蚕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昆虫激素类似物对柞蚕滞育蛹活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于振诚李道义张风林段兆祥刘敬全顾寅钰
关键词:柞蚕滞育蛹
桑蚕新品种827鲁×8214鲁农村试养成绩及饲育特点简报
1999年
张风林段兆祥李道义于振诚顾寅钰
关键词:桑蚕选育蚕种
家蚕荧光茧色判性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于振诚段兆祥顾寅钰张风林李道义
关键词:家蚕荧光茧色遗传学
养好夏秋蚕的技术措施(上)
2001年
夏秋蚕期正值高温多湿季节,桑树生长快,桑叶叶质较差,蚕期间隔短,病原积累较多、繁殖快且致病力强等。因此,要养好夏秋蚕,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张风林王安皆
关键词:夏秋蚕桑树生长蚕期夏伐叶质上簇
养好夏秋蚕的技术措施(下)
2001年
三、做好蚕期的几项技术工作加强饲养在疏毛期(收蚁当天)温度以27.2~27.8℃为好。收蚁用桑力求新鲜,适熟偏嫩,一般摘新梢最大叶的上一位叶,黄中带绿,富有弹性,叶质均匀,含水率为78%~80%,切忌使用过老或过嫩叶。疏毛期切叶大小,以蚁蚕体长1~1.5倍,约0.
张风林王安皆
关键词:夏秋蚕收蚁蚕期蚕儿上簇叶质
“荧光”蚕品种雌雄荧光色素来源及代谢差异被引量:2
2007年
对“荧光”蚕品种雌雄荧光色素来源及代谢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茧层的荧光色素来源于中部绢丝腺,存在于丝胶中。中部绢丝腺的荧光色素直接来源于血液,绢丝腺对荧光色素无选择吸收和透过功能。血液、绢丝腺和茧层的荧光色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形成雌雄荧光色素的种类,血液、绢丝腺为4种,茧层为5种,无差异。造成雌雄荧光色不同的原因是各色素的含量不同。茧层中一种Rf值为0.77的紫荧光色素,在血液和中部绢丝腺中均未检出。5龄雌雄蚕4日龄后,随日龄的增加,雄性血液的荧光黄色随之加深,而雌性中肠的荧光黄色不再加深。
于振诚顾寅钰张风林李化秀
关键词:雌雄差异
春用家蚕新品种“鲁17×92”选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高产、优质、强健性春用家蚕新品种“鲁17×92”。多次试验鉴定和品种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大且匀整,产量高;丝质优良,净度可达95分;综合性状优良,万头蚕产茧量、茧层量、产丝量分别比对照高6.17%、8.14%和4.32%。
顾寅钰石瑞常于振诚张风林李化秀王安皆周丽霞孔令汶
关键词:家蚕春用品种杂交育种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幼虫荧光色素差异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于振诚顾寅钰张风林石瑞常
优质高产多丝量桑蚕新品种9601×92的育成
石瑞常顾寅钰于振诚孙敏张风林李化秀王安皆郭光张良基
本研究将野蚕基因导入家蚕,建立了家蚕与野蚕杂交培育蚕品种的方法。育成的春用品种“9601×92”,具有高产、优质、体健、好养、易繁的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五项综合经济指标皆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该品种的丝质优良,尤其...
关键词:
关键词:桑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