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迪

作品数:25 被引量:3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8篇基因
  • 5篇胰岛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克隆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代谢
  • 3篇中老年
  • 2篇蛋白
  • 2篇新基因
  • 2篇血清
  • 2篇胰岛素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中老年人
  • 2篇融合蛋白
  • 2篇肾脏
  • 2篇鼠模型

机构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25篇张迪
  • 20篇罗敏
  • 19篇周文中
  • 18篇李果
  • 12篇刘优萍
  • 11篇张芳林
  • 7篇骆天红
  • 6篇顾燕云
  • 6篇杨架林
  • 5篇许光武
  • 4篇杨键
  • 4篇李鸿
  • 4篇周伟斌
  • 3篇李凤英
  • 3篇王卫庆
  • 3篇谢超
  • 3篇杨义生
  • 3篇毕宇芳
  • 3篇徐敏
  • 3篇丁伟

传媒

  • 6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受血糖调控的定点突变胰岛素原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构建受血糖调控的含葡萄糖-6-磷酸酶(G6p)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胰岛素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应用基因突变技术(重叠延伸拼接法)改变胰岛素原C肽两端的氨基酸序列,使之能被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furin酶所识别并剪切为成熟的胰岛素,新序列命名为INS/furin;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6p启动子序列替代真核表达载体pIRES中的CMV启动子序列,并将INS/furin亚克隆至pIRES的多克隆位点B。结果 Sgf Ⅰ和Sac Ⅰ、Xba Ⅰ和Not Ⅰ两种组合的双酶切及特定引物测序均证实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带有G6p启动子的含定点突变胰岛素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有望成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理想的候选载体。
张芳林张迪刘优萍周文中杨键刘赟李纪平李果罗敏
关键词:血糖真核表达载体糖尿病
人血清IA-2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06年
目的建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A-2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原核表达的人IA-2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人血清IA-2抗体的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该方法经优化后用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A-2抗体的检测。结果该文所建立方法的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8%和7.7%;回收率为99.2%~105%。所测定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A-2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9%和3.6%。结论应用原核表达的人IA-2蛋白为抗原所建立的ELISA方法简单且可靠,为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A-2抗体的检测提供了条件。
贾秀娟谢晓雁李果谢超张迪周文中罗敏
关键词:糖尿病自身抗体IA-2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糖代谢特征分析被引量:170
2002年
目的 建立一种接近于人类普通型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8周龄SD大鼠高热量饮食喂养 2个月后给予小剂量STZ建立 2型糖尿病模型 ,然后进行胰岛素 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免疫组化及其图像分析 ,并与大、小剂量STZ、单纯高热量饮食等各组大鼠相应指标比较。结果 高热量饮食一段时间后给予小剂量STZ的大鼠模型外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相对于单纯高热量饮食组大鼠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该模型大鼠具有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仅轻微受损等特征 ,具有类似人类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张芳林李果刘优萍丁伟殷峻许光武张迪周文中罗敏
关键词:实验性糖尿病糖代谢大鼠模型
非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腹腔脂肪组织基因差异表达的鉴定
2003年
目的 研究非肥胖2型糖尿大鼠腹腔脂肪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法 基因差异表达筛查使用代表性差异分析(cDNA RDA)技术;最终的差异产物经亚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半定量RT-PCR对筛查到的已知基因表达量进行初步的鉴定。结果 在大鼠脂肪组织中,发现7个高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s),6个为新的ESTs,1个为已知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其中1个EST与小鼠肌肉ERA-like GTPase(Era)基因部分相似(相似性约15%)。LPL基因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及高脂饮食组大鼠腹腔脂肪组织表达上调。结论 在大鼠腹腔脂肪组织中发现6个新的ESTs和1个已知基因高表达,其中1个EST与小鼠肌肉ERA-like GTPase(Era)基因部分相似。LPL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高脂饮食、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及非肥胖2型糖尿大鼠分子发病机制相关。
杨架林李果张芳林刘优萍张迪周文中许光武杨义生罗敏
关键词:非肥胖2型糖尿病基因差异表达发病机制
糖脂病相关基因克隆、鉴定及功能分析-代谢综合征分子机制系列研究
李果张芳林罗敏朱宏达骆天红左祥生陈刚李纪平刘优萍刘赟张迪周文中陈家伦
该课题建立了接近人类临床表现、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在内的各种糖脂病变的大鼠模型。进行瘦素受体、脂蛋白酶、ApoE、ACE等基因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多态性系列分析,对相关基因型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
关键词:
关键词:糖脂病基因克隆代谢综合征分子机制
长期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的动态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长期体外培养大鼠胰岛在分泌功能、基因表达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消化和nextran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获得大鼠胰岛,连续培养20 d,定期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高糖素(Glu)、胰岛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DX)-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连续培养胰岛的GSIS水平持续下降;但RT-PCR及免疫荧光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胰岛内关键基因表达并未见明显减弱。结论长期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持续下降,并非由胰岛素含量减少所致,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
李凤英李鸿周伟斌顾燕云张迪周文中骆天红李果陈名道罗敏
关键词:原代培养胰岛
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霉素建立人类普通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09
2003年
目的 建立类似人类普通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高能量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 (STZ)腹腔注射的方法。结果 模型大鼠有高血糖 (18 78± 1 97)mmol L、高甘油三酯血症 (10 95 4± 5 5 4 )mmol L、高胆固醇血症 (2 4 4 2± 0 74 )mmol L、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 (0 937± 0 2 6 )mmol L、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及不低于正常对照组的体重。结论 这是一种类似人普通
杨架林李果刘优萍张芳林崔九兰张迪周文中罗敏
关键词:高脂饮食糖尿病大鼠模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变早期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筛选 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变早期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SD大鼠高热量饮食 2个月后链脲佐菌素 (STZ ,15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 ,建立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 )分别于模型建立后 0 5、1 5、6 0个月取大鼠心脏组织进行电镜观察。 (3)模型建立后 15d抽提大鼠心脏组织总RNA进行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分析 ,用Northernblot证实差异表达基因并对未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建立的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 ,具有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仅轻微受损等特征。 (2 )心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证实糖尿病心脏病变出现于模型建立后 1 5个月的大鼠心脏 ,并随着病程延长而加重。 (3)应用mRNA差异显示分析技术筛选得到的克隆中 ,已知序列有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未知序列分别命名为DCM1、2、5、6、8、11、12、16 ,已提交Genbank。结论 糖尿病心脏病变早期在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前已出现能量代谢途径相关酶类基因表达差异 ,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为早期干预逆转糖尿病心脏病变提供思路。
张芳林李果丁伟刘优萍谢超张迪周文中孙卫华杨架林罗敏
关键词:相关基因基因筛选发病机制动物模型超微结构
大鼠BTCe蛋白原核表达及功能鉴定
2006年
目的原核表达获得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大鼠BTCe蛋白。方法RT-PCR法从大鼠肾脏中扩增出150bp BTCe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质粒pGEX-BTCe。转化BL-21菌,IPTG低温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融合蛋白,凝血酶酶切后获得目的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及质谱鉴定。以0.5nmol/L BTCe作用于3T3-L1细胞连续培养4d,MTT法检测其促增殖能力。结果融合蛋白以水溶性形式分泌于大肠杆菌BL-21胞浆中。酶切后的目的蛋白经质谱证实其与BTCe蛋白氨基酸序列相符;作用于3T3-L1细胞可明显促进其增殖。结论大鼠BTCe蛋白在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可获得高效表达,所纯化蛋白具有促进3T3-L1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
李鸿周伟斌顾燕云周文中张迪骆天红李果罗敏
关键词:克隆融合蛋白
社区中老年人群QTc间期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社区中老年人群QTc间期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4942名40岁以上基线无糖尿病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4.3年,对其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采用静息心电图仪测量QT间期,Bazett公式计算QTc间期。根据WHO 1999年的诊断标准,新发糖尿病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或随访期间医师诊断的糖尿病。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QTc间期与糖尿病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4942名受试者中,基线QTc间期延长者共668名(13.5%),随访期间617例(12.5%)受试者发生糖尿病。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等混杂因素后,QTc间期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4%[优势比(odd ratio,OR)=1.1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1.24,P=0.003];与QTc间期正常者相比,QTc间期延长者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了27%[OR(95%CI):1.27(1.01~1.62),P=0.04]。结论:在中老年人中,QTc间期延长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识别QTc间期延长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预防。
邓婵娟朱雯代华杰禤立平王天歌陈宇红张寅飞王卫庆毕宇芳徐敏张迪
关键词:QTC间期糖尿病心电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