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4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肥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的影响被引量:76
- 2008年
- 在高肥力条件下,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灌水频次(0-3次),裂区为不同施氮量(0-240 kg/hm^2),结合15N微区示踪技术,研究了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氮肥的吸收利用及生育后期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水平下,不灌水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各灌水处理,各灌水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随灌水次数增加呈上升趋势;增加灌水次数,氮肥耕层残留量和残留率显著降低,氮肥损失量和损失率则明显增加。在一定的灌溉水平上,随施氮量(0-240 kg/hm^2)增加,植株总吸氮量、氮肥吸收量、氮肥耕层残留量、氮肥损失量以及损失率均呈上升趋势,而氮肥利用率和耕层残留率呈下降趋势。氮肥水平一定时,在灌0至灌2水范围内,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增加呈上升趋势,灌3水处理中施氮处理(N168、N240)的籽粒产量较灌2水处理显著降低;灌水生产效率随灌水次数增加显著下降。在一定灌溉水平上,施氮量由168 kg/hm^2增至240 kg/hm^2,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产效率显著降低,各灌水处理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不灌水处理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显著降低。灌水促进了施氮处理(N168,N240)中土壤硝态氮向下迁移,从开花到收获0-100 cm土层中部分硝态氮迁移到了100-200 cm土层。灌水次数是导致收获期0-100 cm土层残留NO3^--N累积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水氮互作效应是决定收获期100-200 cm土层残留NO3^--N累积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且灌水效应大于施氮效应。
- 王晓英贺明荣刘永环张洪华李飞华芳霞孟淑华
- 关键词:冬小麦水氮耦合土壤硝态氮
- 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高温胁迫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9年
-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烟农19、藁麦8901做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和籽粒灌浆中后期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高温胁迫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追氮比例由50%增加到70%,3个品种的千粒重、籽粒产量、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HMW-GS含量、LMW-GS含量、HMW-GS/LMW-GS比值显著提高。济麦20和烟农19的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谷蛋白大聚合体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表面积加权平均粒径因追氮比例提高而升高,藁麦8901则无显著变化。济麦20和烟农19的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因追氮比例提高而延长,藁麦8901基本不受影响。追氮比例由50%增加到70%,3个品种的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显著降低,淀粉糊化高峰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和反弹值相应降低。总之,提高氮肥追施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粒重和蛋白质质量的不利影响,但对淀粉质量产生负面效应,且品种间存在差异。
- 刘永环贺明荣王晓英张洪华
- 关键词:小麦氮肥高温胁迫
- 水氮耦合对强筋冬小麦子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7年
- 在高肥力条件下,研究水氮耦合对小麦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组成、蛋白质质量、淀粉含量及组成和淀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氮与否,灌水均显著提高小麦子粒产量,同时显著降低子粒粗蛋白、单体蛋白及湿面筋含量;但不同灌水量间(W1、W2、W3)差异不显著。在低灌水频次(W0、W1)条件下,施氮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而高灌水频次(W2、W3),施氮的增产效应不显著。随着灌水次数增加,谷蛋白总量保持稳定,而谷蛋白组分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可溶性谷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不溶性谷蛋白含量和谷蛋白聚合指数呈下降趋势,粉质仪参数(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也呈下降趋势。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和子粒品质均因施氮(N 168 kg/hm2)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非面筋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增加幅度高于面筋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可溶性谷蛋白增加幅度高于不溶性谷蛋白,即降低了谷蛋白聚合指数。水氮对子粒的淀粉含量及其组成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在不施氮肥条件下,随灌水次数增加,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施氮条件下,各灌水处理(W1、W2、W3)的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W0),但各灌水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灌水次数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均呈下降趋势,黏度仪指标(峰值黏度、稀值、最终黏度和反弹值)均呈上升趋势。施氮在低灌水频次(W0、W1)条件下促进支链淀粉的合成,同时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高灌水频次(W2、W3)条件下则相反。
- 王晓英贺明荣李飞刘永环张洪华刘春刚
- 关键词:强筋小麦水氮耦合蛋白质淀粉
- 氮肥基追比与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7年
-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基肥∶追肥为1∶1、1∶2、1∶5)和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处理能显著降低小麦千粒重、籽粒产量以及籽粒的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例,峰值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也相应降低,而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应提高,导致淀粉品质变劣而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得以改善;在基追比例1∶1的基础上增大拔节期氮素追施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麦常温和高温胁迫下籽粒产量,缓解高温胁迫对小麦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的不良影响,而对小麦籽粒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粉的粘度指标影响甚微.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拔节期氮肥追施比例可有效减缓灌浆中期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但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较小.
- 吴翠平贺明荣张宾张洪华刘永环
- 关键词:小麦氮肥基追比高温胁迫籽粒品质
- 氮、硫肥与灌浆后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灌浆期高温胁迫通常导致小麦籽粒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为了探索有效缓解高温胁迫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0为试验材料,运用后期高温棚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氮、硫肥与灌浆后期高温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小麦千粒质量、籽粒产量显著降低(19.7%~28.3%),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质组分中不溶性谷蛋白含量下降,可溶性谷蛋白含量上升,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缩短;氮肥追施比例由50%增加到70%,非高温处理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不溶性谷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聚合指数(不溶性谷蛋白含量/可溶性谷蛋白含量)升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延长;高温处理的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因氮肥追施比例提高而提高(2.07%~3.58%),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缩短;不论高温处理还是非高温处理,与追施硫肥相比,硫肥基施提高籽粒产量、谷蛋白聚合指数,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为了有效缓解灌浆后期高温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硫肥基施、氮肥施用基追比50%∶50%是较为适宜的施肥模式。
- 张洪华贺明荣刘永环李飞吴翠平张宾王晓英
- 关键词:冬小麦氮肥硫肥高温胁迫
- 灌浆期短暂高温下减库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中期短暂高温胁迫(35~39℃)条件下,减库(开花期去除一半小穗)对强筋小麦籽粒千粒重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减库处理导致籽粒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单粒蛋白质积累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吸水率较正常温度和单纯高温胁迫处理显著提高,公差指数和断裂时间下降。同时减库显著降低了淀粉的总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使直链淀粉的含量增加,直/支比值显著变大,面粉的稀懈值和峰值黏度降低。这说明提高源/库比使剩余籽粒的氮素供应状况改善,在面团流变学特性方面表现出对灌浆中期短暂高温较强的适应能力,但使籽粒淀粉质量进一步变差。
- 张宾贺明荣吴翠平王珊珊刘永环张洪华
- 关键词:小麦高温胁迫籽粒品质
- 密度与灌水频次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
- 试验于2006~200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教学科研基地进行。在多年秸秆还田的地块上,以强筋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通过播种密度改变植株氮素供应状况,研究不同的水分供应状况下小麦产量、品...
- 张洪华
- 关键词:冬小麦灌水
- 文献传递
- 不同氮温组合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在大田条件下,以筋力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温组合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氮肥运筹不仅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对籽粒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而且通过提高追肥比例或增加开花期追肥可缓解高温胁迫对粒重的不利影响,前者的效应大于后者,但两者的叠加效应并不总表现为正效应。氮肥运筹对高温胁迫条件下籽粒品质的缓解作用较小。从减轻灌浆期高温胁迫的不利影响和提高籽粒产量的稳定性出发,适当提高氮肥追施比例是必要的。
- 刘永环贺明荣王晓英张洪华李飞
- 关键词:小麦籽粒高温胁迫氮肥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