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晴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项目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体外
  • 4篇酸酶
  • 4篇酪氨酸
  • 4篇酪氨酸酶
  • 4篇胶囊
  • 4篇黑素
  • 4篇黑素细胞
  • 4篇妇科再造丸
  • 4篇氨酸
  • 3篇心肌
  • 3篇血脉通
  • 3篇血脉通胶囊
  • 3篇血清
  • 3篇正常人
  • 3篇体外培养
  • 3篇盆腔
  • 3篇盆腔炎
  • 3篇子宫
  • 3篇脉通

机构

  • 20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贵州金宇药业...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作者

  • 20篇张晴
  • 8篇叶兰
  • 6篇胡颖
  • 6篇黄能慧
  • 4篇罗俊
  • 4篇黄勇攀
  • 3篇李诚秀
  • 2篇刘智
  • 1篇郝小燕
  • 1篇平渊
  • 1篇卢泽恺
  • 1篇艾秀娟
  • 1篇赵志国
  • 1篇孙平华
  • 1篇张汉扬
  • 1篇陈建海
  • 1篇蒋波
  • 1篇王慧慧

传媒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妇科再造丸对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妇科再造丸对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白色豚鼠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诱导皮肤色素沉着动物模型,用HMB45为一抗,以免疫组化方法显示表皮中的黑色素细胞,检测黑色素细胞个数及其平均灰度值。结果妇科再造丸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减少黑色素细胞个数并增加其平均灰度值(P<0.01)。结论妇科再造丸对黑色素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张晴罗俊黄能慧
关键词:妇科再造丸中波紫外线色素沉着黑色素细胞
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塑料管置入子宫致大鼠盆腔炎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盆腔炎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塑料管置入子宫致大鼠盆腔炎模型,检测子宫肿胀率、抑制率,同时光镜下逐层观察子宫并按病理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复方杠板归胶囊高剂量组对感染侧子宫肿胀有抑制作用(P﹤0.05);模型组大鼠感染侧子宫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复方杠板归胶囊各剂量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减轻,以高剂量组较为明显(P﹤0.01,P﹤0.05)。结论复方杠板归胶囊能减轻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降低子宫肿胀率;同时能改善宫腔粘连闭塞、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性损害,提示对盆腔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张晴王慧慧叶兰何静胡颖
关键词:盆腔炎
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利用两种不同培养方案,探讨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的体外共同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和微量血清培养液分别进行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纯化培养及用K-SFM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基开展两种细胞共同培养。结果 K-SFM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基及其添加成分构成的无血清培养基成功进行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共同培养。结论不同培养方案可产生不同体外共同培养结果,可以成功在体外进行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共同培养。
龚石张晴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
复方杠板归胶囊的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小鼠及大鼠的抗炎作用,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杠板归胶囊作用于小鼠,观察杠板归胶囊对二甲苯致耳肿胀、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杠板归胶囊作用于大鼠,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棉球致肉芽肿、羧甲基纤维素致局部白细胞数增多的影响。结果复方杠板归胶囊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减轻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以及棉球肉芽组织形成,减少羧甲基纤维素致大鼠局部白细胞数增多(P<0.01,P<0.05)。结论复方杠板归胶囊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本研究为复方杠板归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晴胡颖叶兰
关键词:盆腔炎抗炎
当益散结胶囊对非妊娠和妊娠大鼠在体及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当益散结胶囊对非妊娠及妊娠大鼠在体及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在体及离体子宫标本,通过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以子宫收缩的幅度、频率及收缩力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剂量的当益散结胶囊对非妊娠及妊娠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当益散结胶囊高剂量组能抑制非妊娠及妊娠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频率及收缩力,与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低剂量组也能不同程度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P<0.01或P<0.05)。结论当益散结胶囊能显著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并随剂量加大抑制作用加强,提示该药对痛经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张晴蒋波郝小燕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在体离体
血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血脉通胶囊(XMT)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血脉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05,210,420 mg·kg-1)。血脉通胶囊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记录结扎前及结扎后15,30,60,90,120 min,24 h心电图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和模型组比较,血脉通胶囊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对抗AMI心电图J点的上抬;模型组大鼠心肌内膜局部排列紊乱,肌细胞显肿胀、坏死,外膜灶状坏死,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脉通胶囊高、XMT中剂量组心肌总体病变较模型组轻,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肌细胞轻度肿胀、坏死。通过半定量统计分析显示心肌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程度、心肌间质水肿程度、心肌变性、坏死程度、炎细胞浸润程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脉通胶囊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致AMI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叶兰张晴胡颖黄勇攀刘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脉通胶囊病理形态学
血脉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血脉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试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血脉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血脉通胶囊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记录结扎前及结扎后15、30、60、90、120 min、24 h心电图变化;HE染色和硝基四氮唑蓝染色观察心肌损伤程度和梗死范围的变化;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MP-9、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和模型组比较,血脉通胶囊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对抗AMI心电图J点的上抬;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和损伤程度;其中高、中剂量组可减少心肌MMP-9、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血脉通胶囊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致AM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降低心肌组织MMP-9、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叶兰张晴胡颖黄勇攀刘智
关键词:血脉通胶囊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因子-ΚB急性心肌梗死
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雌性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预实验,观察一般状况和死亡情况,无死亡,则不能求出半数致死量,采用1天内最大浓度和最大体积的药量灌胃,连续观察14 d,测其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单次灌胃给予复方杠板归胶囊,经预实验提示LD50无法测出,故进行最大给药量实验,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2.8g/kg(相当于生药262.72g/kg),为临床人推荐用量的400倍。结论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
胡颖何静叶兰张晴李诚秀黄能慧
关键词:小鼠急性毒性
含己烯雌酚血清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含己烯雌酚(DES)血清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的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情况;参考Nakajima M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溶解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己烯雌酚血清不同剂量对人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结论:己烯雌酚能促进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对相关皮肤色素性疾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龚石杨先旭张晴刘巧
关键词:黑素细胞含药血清酪氨酸酶
基因载体葡聚糖-精胺/DNA复合物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葡聚糖-精胺阳离子聚合物(DSP)的合成及其与DNA所形成复合物的物理性能。方法:葡聚糖氧化后,通过还原胺法与精胺反应制得DSP,与质粒pEGFP在室温孵育后形成复合物;激光粒度仪测定复合物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SP对DNA的阻滞能力。结果:DSP与DNA在质量比大于4∶1时,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73.6nm,平均电位为23.2 mV;所形成的复合物呈圆球状;DSP能阻滞DNA不受电场的影响而迁移。结论:葡聚糖-精胺阳离子聚合物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有应用前景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平渊张晴孙平华艾秀娟陈建海张汉扬
关键词:葡聚糖类精胺复合物基因载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