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垒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病变
  • 5篇血管
  • 5篇人丹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粉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生成素
  • 3篇生成素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糖尿病大鼠视...
  • 3篇疗效

机构

  • 14篇承德医学院附...
  • 3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15篇张垒
  • 6篇王海彬
  • 6篇董志军
  • 5篇张铁民
  • 4篇付笑笑
  • 4篇苏锐锋
  • 3篇董微莉
  • 3篇石晶
  • 2篇苏畅
  • 2篇谭小波
  • 2篇郭淑玲
  • 1篇王东华
  • 1篇李晓红
  • 1篇杨洁
  • 1篇王跃丽
  • 1篇李伟

传媒

  • 3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智慧健康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眼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性睑外翻伴泪道阻塞的手术治疗效果
2021年
目的观察老年性睑外翻合并泪道阻塞患者行人工泪管置入或泪囊鼻腔吻合联合外侧睑板固定-水平缩短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老年性下睑外翻合并泪道阻塞患者病例手术资料,根据泪道阻塞部位,术中采用的不同的术式,其中23例患者术中行人工泪管置入联合外侧睑板固定-水平缩短术,8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人工泪管植入联合外侧睑板固定-水平缩短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睑形态好,眼睑位置佳,无眼睑外翻,泪点位置好,冲洗泪道通畅,溢泪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老年性眼睑外翻合并泪道阻塞患者,应用泪道人工泪管植入或泪囊鼻腔吻合联合外侧睑板固定-水平缩短术是安全有效的。
王海彬张垒张琦卢珊珊付笑笑王英爽董微莉
关键词:泪道阻塞
肥厚性硬脑膜炎伴双眼眶尖综合征一例
张垒徐全刚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至白细胞升高一例
患者男,17岁,右眼痛伴视力逐渐下降5天.既往近视病史5年,额窦囊肿.查体:视力右眼0.6,矫正不增,左眼1.0,右眼RAPD阳性,余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结构异常,右眼球后压痛明显眼球转动时痛感增强.VEP显示右眼波峰较...
张垒
不同术式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应用单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与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对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12月首次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60例(60眼)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A、B 2组,其中,A组共27例患者,B组共33例患者。A组采用单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进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B组采用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进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泪道通畅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治愈率为48.15%(13/27),B组治愈率为81.82%(2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手术疗效佳,泪小管复位更接近解剖结构,并发症少,是治疗外伤下泪小管断裂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李利卢姗姗张垒张琦苏锐锋王英爽王海彬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和视野缺失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1/2018-03经我院眼科确诊的重度NPDR患者35例52眼(光凝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行PRP治疗),另选取同期入院、年龄和性别等相匹配的重度NPDR患者35例52眼作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RNFL厚度和视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a,光凝组患者BCVA无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BCVA明显降低(P<0.05);光凝组患者颞侧RNFL厚度无明显变化(74.5±13.7μm vs 70.8±11.3μm,P>0.05),其余象限RNFL和平均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均P<0.05),且颞侧神经纤维对应视野MS值无明显变化(22.5±8.7dB vs 20.8±7.2dB,P>0.05),其余象限和平均M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光凝组患者治疗前后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变化值与神经纤维所对应视野MS变化值呈正相关或无相关性。结论:PRP能有效控制重度NPDR进一步发展,维持患者视力,但PRP对RNFL和视野的损伤作用不容忽视。
苏锐锋苏畅谭小波张垒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1.8 g.kg-.1d-1)灌胃3个月。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TNF-α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网膜TNF-α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PRD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 PRD可通过下调TNF-α表达,减少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及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董志军张铁民付笑笑张垒石晶郭淑玲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肿瘤坏死因子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管生成素系统被引量:2
2012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危及视力的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DR最终影响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DR的特点表现为逐步加重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具体病理表现有微循环障碍、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无灌注区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
董志军张垒张铁民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生成素
菩人丹超微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RD)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BG)和血脂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灌胃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BG,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BG、TG、TC、LDL-C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PRD治疗组大鼠的BG、TG、TC和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PRD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BG和改善血脂代谢紊乱。
张垒董志军张铁民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
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泪小管三角形切开联合取结石,泪点扩张联合泪小管挤压取结石,与泪小管切开取结石联合置入人工泪小管对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6月到2020年3月行手术治疗泪小管炎的患者31例(31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10眼)、B(12眼)、C(9眼)三组,A组采用三角形切开泪小管管壁治疗泪小管炎;B组采用先扩张泪点、按摩泪小管排除泪小管内结石治疗泪小管炎;C组采用泪小管切开联合置入人工泪小管治疗泪小管炎,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结膜炎,泪点炎,泪小管炎及泪小管通畅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80.0%(8/10),B组有效率为66.7%(8/12),C组有效率为100.0%(9/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泪小管切开联合置入人工泪管治疗泪小管炎手术疗效佳,并发症少,是治疗泪小管炎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张琦卢珊珊张垒苏锐锋王英爽王海彬
关键词:泪小管炎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组)和Endostar组(脉络膜新生血管+Endostar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Endostar组大鼠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后1 d,Endostar组大鼠玻璃体注射5 mg/ml的Endostar 10μl,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玻璃体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PCR测定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 1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VEGF、CXCL1和HIF-1α蛋白水平。结果 Endostar组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厚度、渗透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 05)。模型组VEGF、CXCL1、HIF-1α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Endostar组VEGF、CXCL1、HIF-1αmRNA和蛋白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Endostar组VEGF、CXCL1、HIF-1αmRNA和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Endostar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ndostar降低VEGF、CXCL1和HIF-1α水平有关。
李伟苏锐锋付笑笑杨洁张垒谭小波苏畅
关键词:ENDOSTAR脉络膜新生血管低氧诱导因子-1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