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力群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1篇单个核白细胞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淀粉样蛋白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受体
  • 1篇人血
  • 1篇突变
  • 1篇前体
  • 1篇颈动脉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张力群
  • 3篇王拥军
  • 2篇刘璐
  • 2篇于凯
  • 1篇魏岗之
  • 1篇卫华
  • 1篇董秀敏
  • 1篇杨静芳
  • 1篇田文强
  • 1篇温玫
  • 1篇张岱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3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单个核细胞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35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逆转录PCR(RT-PCR)定量测定LDLR的基因表达,以β-actin作为内标物。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LDLR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LDLR基因表达量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呈负相关。
王拥军张力群于凯刘璐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LDLR
血单个核白细胞中CD36抗原基因表达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为建立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CD36抗原基因表达的测定方法,本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测定CD36抗原基因的表达,用β-肌动蛋白作为内标物,用凝胶扫描技术进行定量。结果发现,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后电泳发现CD36抗原cDNA片段为390碱基对,β-肌动蛋白cDNA片段为540碱基对,以CD36抗原/β-肌动蛋白表示CD36抗原基因表达量是一个稳定的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CD36抗原基因表达增加。结果提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测定CD36抗原基因表达的理想方法,可以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王拥军张力群于凯刘璐杨静芳董秀敏温玫卫华魏岗之
关键词:单个核白细胞CD36抗原基因表达
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了解国人家族性及散发性 AD患者中 2 1号染色体上 APP基因 16、 1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方法 :对 3例家族性 AD、 2 6例散发 AD,行静脉取血 ,酚、氯仿抽提法 ,提取基因组 DNA,PCR扩增 APP基因 16外显子及其 5′端 84个及 3′端 86个 bp的内含子部分 ,17外显子及其 5′端 114个及 3′端 69个 bp的内含子部分 ,经玻璃粉末吸附法纯化靶 DNA片段后 ,对全部 AD患者 ,每例样本分别经含与不含甘油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行两次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型多态性 (PCR- SSCP)分析 ,并对家族性及散发 AD患者行 fmol PCR产物 DNA序列分析。结果 :全部 AD患者 PCR- SSCP分析 ,未见异常的泳动条带。对国人健康对照及家族性 AD患者 APP基因 16、 17外显子及扩增片段的内含子部分的 DNA序列结果 ,与 Yoshikai报告的 DNA序列完全一致 ,未见异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结论 :综合本文检测结果及国内相关文献 ,可以初步认为国人 AD患者 APP基因突变发生率并不普遍。目的 :了解国人家族性及散发性 AD患者中 2 1号染色体上 APP基因 1 6、 1 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方法 :对 3例家族性 AD、 2 6例散发 AD,行静脉取血 ,酚、氯仿抽提法 ,提取基因组 DNA,PCR扩增 APP基因 1 6外显子及其 5′端 84个及 3′端 86个 bp的内含子?
田文强王拥军康德萱张力群张岱
关键词:APP基因基因突变老年性痴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