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国祥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郧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5篇手术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硬膜外麻醉
  • 4篇氯胺酮
  • 3篇诱发电位
  • 3篇听觉
  • 3篇小剂量
  • 3篇护理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异丙酚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阻滞
  • 2篇听觉诱发
  • 2篇听觉诱发电位
  • 2篇剖宫产
  • 2篇切除
  • 2篇全麻

机构

  • 23篇郧县人民医院
  • 2篇十堰市人民医...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3篇常国祥
  • 4篇张璞
  • 3篇朱建国
  • 3篇张永红
  • 2篇柏平
  • 2篇孙泽群
  • 1篇王清霞
  • 1篇王清霞
  • 1篇张付军
  • 1篇周瑾
  • 1篇陈玉琴
  • 1篇汪超甲
  • 1篇郭伟
  • 1篇阳艳丽

传媒

  • 5篇临床医学
  • 2篇医学新知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老年保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医疗前沿...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地形图及听觉诱发电位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中的应用
汪超甲阳艳丽许明治朱建国郭伟常国祥张璞耿明浩张永红陈玉琴凌金祖张付军
“脑地形图及听觉诱发电位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中的应用”为自选科研项目,主要应用与临床麻醉在麻醉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这项技术通过监测脑地形图和听觉诱发电位判断麻醉深度从而灵活调节舒芬太尼和异丙酚的药物剂量。该项目选题科...
关键词:
关键词:舒芬太尼异丙酚药物麻醉脑地形图
婴幼儿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被引量:2
2008年
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7月对40例婴幼儿实行精心的手术,细致的护理。根据婴幼儿期的生理、解剖、病理的不同特点,针对身体抵抗里弱,对麻醉手术耐受性差的特点,对婴幼儿做全面评估、术前访视及完善的准备,进行密切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检测、病情观察、营养支持、耐心地做好围术期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无一例死亡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治玲常国祥周瑾柏化丽
关键词: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钛夹治疗胃息肉8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用钛夹治疗胃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用钛夹治疗8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即对细蒂胃息肉胃镜下用钛夹自基底部环夹以阻断血供,致息肉坏死脱落,同时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促进创面愈合以达到治愈。结果 8例患者均治愈,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钛夹治疗细蒂胃息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柏化丽常国祥
面罩吸入七氟烷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切除术中应用
2014年
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患者,常有焦虑、紧张和术中知晓,椎管内麻醉虽有一定镇静作用[1],但不强烈,术中患者依然可以知晓。因此在科学的监测下适当的镇静是非常必要的。静脉给予咪达唑仑是常用方法,但有镇静深度不容易控制等缺点。七氟醚广泛用于临床麻醉,能提供有效的镇静、镇痛和一定肌松作用,但用于椎管内麻醉中镇静临床少有报道。
王清霞常国祥
关键词:吸入七氟烷子宫切除术中知晓肌松作用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硬膜外麻醉下镇静深度的效果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硬膜外麻醉下镇静深度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麻醉达到要求后,均采用微泵泵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维持镇静,咪达唑仑两组均以0.03mg/kg/h泵注。对照组诱发电位指数(AAI)背向麻醉医生,仅根据临床经验来调节丙泊酚的效应部位浓度值;实验组则通过维持AAI值于15—30来调节丙泊酚的效应部位浓度值。比较两组丙泊酚的用量及HR、MAP、AAI各时点变化。结果丙泊酚用药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HR、SpO2比较各时点无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AAI在麻醉维持期间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结论AAI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麻醉深度监测有助于指导麻醉用药剂量,调控麻醉深度,减少术中知晓。
常国祥
关键词:诱发电位听觉麻醉硬膜外清醒镇静
靶向注射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
2011年
目的观察椎间孔靶向注射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患者4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做常规牵引、物理治疗和静脉脱水消炎治疗;试验组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靶向腰神经阻滞根注射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结果试验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6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试验组2例,对照组6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向注射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确切有效。
常国祥
关键词:注射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碳酸利多卡因组(LC)18例,芬太尼组(LF)20例,氯胺酮组(LK)22例。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上腹部T8-9,中腹部T10-11,下腹部及盆腔L2-3)穿刺,头侧置管4cm,平卧位,3组均取2%利多卡因5mL缓慢注入,观察5min无腰麻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LC组酌情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8~12mL,LF组注入2%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8~12mL(利多卡因20mL+芬太尼0.1mg/2mL),LK组注入2%利多卡因氯胺酮混合液8~12mL(利多卡因20mL+氯胺酮0.4mg/kg,2mL)。术中各组每1小时追加5~8mL,若有牵拉反应静脉注射丙泊酚消除。结果3组麻醉起效时间均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K组、LF组镇痛肌松效果明显优于LC组(P<0.05),但LK组、LF组镇痛肌松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LK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需要镇痛药(伤口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LC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LF组多于LK组(P>0.05)。术后随访精神症状、肌无力、肢体麻木3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腹部手术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肌松完善,能有效的消除内脏牵拉反应,且有完善的术后镇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常国祥柏化丽杨庆玉
关键词:氯胺酮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
食管穿孔31例治疗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食管穿孔患者行回顾性分析,25例内科保守治疗,6例转外科治疗。结果:保守治疗25例患者中22例治愈,死亡2例,1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8%;转外科治疗6例,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治愈率83.3%。结论:食管穿孔的保守治疗中不用胃肠减压只采取45度靠卧位防反流,既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又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交流借鉴。
柏化丽孙泽群常国祥
东风公司退休职工超重与肥胖人群的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筛查东风公司退休职工健康体检中超重与肥胖的人群,了解这部分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为慢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资料。方法以东风公司退休职工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体检中超重与肥胖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超重组、肥胖组和正常组中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共调查13051人,其中男性8214人,女性4837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39.07%和12.62%;超重的发生率男性为41.51%,女性为34.94%,男性高于女性,有差异显著性意义。肥胖的发生率,男性为13.75%,女性为10.7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60~69岁年龄组超重的发生率最高,与≥70岁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50~59岁肥胖的发生率最高,与≥70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各组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男、女性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糖尿病、高血脂症发生率较超重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肥胖组和超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在各组女性较男性发生率高,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高脂血症在超重组、肥胖组女性较男性发生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将健康管理作为预防慢性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柏平常国祥
关键词:退休职工超重肥胖
数量化脑电图在全麻中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定量脑电图结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监测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定量脑电图和AEPI监测下持续泵注丙泊酚、芬太尼维持麻醉,根据AEPI维持在15~30调节泵注速度,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节泵注速度,缝皮前停止。分别记录入室静卧5 min后(T_0)、插管即刻(T_1)、插管后5 min(T_2)、手术即刻(T_3)、气腹平稳30 min时(T_4)、术毕(T_5)HR、MAP、SpO_2、AEPI值;记录两组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总用药量;观察患者有无术中知晓。研究组术后分析药物定量脑电图(QPEEG)各时段波形,并计算其功率百分比,做ROC曲线图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在手术即刻(T_3)和气腹平稳30 min时(T_4)时研究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HR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丙泊酚、芬太尼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诱导初期脑电图表现为α节律增快,在45 s内转为δ波,慢电活动增加,并出现爆发性抑制;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逐步增加,并随麻醉变浅逐渐恢复。随着AEPI降低至临床麻醉阶段(15~30),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逐步增加,并随着麻醉变浅和AEPI至觉醒水平,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逐渐恢复;各部位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左额QPEEG、右额QPEEG、左顶QPEEG、右顶QPEEG分别为:0.091±0.026、0.897±0.030、0.889±0.028、0.893±0.031,左额、右额、左顶、右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6%、83.7%,85.9%、82.9%,86.1%、83.3%,85.8%、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量脑电图监测全麻麻醉深度有一定的可行性。
常国祥柏化丽张永红
关键词:脑电图全身麻醉麻醉深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