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瘤手术大出血51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回顾分析 197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手术大出血病例 5 1例临床资料。出血部位及平均失血量 :术野渗血 4例 ,量 10 0 0mL ;动脉或大静脉损伤 9例 ,量 1878mL ;静脉丛损伤 3 8例 ,量 12 18mL。妇瘤手术大出血与术者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严格系统妇科肿瘤医师培训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大出血的有效措施 ,官颈癌较其他病种手术大出血的危险性高 ,盆腔炎症、年迈、肥胖、麻醉不佳等都是导致手术大出血的诱因 ,大出血的发生部位以宫旁静脉丛损伤为最常见 ,以大血管损伤、腹壁下动脉根部撕脱 ,绒癌宫旁静脉丛出血最为凶险 ,要尽量避免这类情况出现。大出血的处理为压迫、钳夹、缝扎 ,根据不同部位 。
- 廖革望史彩霞崔毅
- 关键词:女性外科手术生殖器肿瘤手术后并发症出血
- 国产盐酸拓扑替康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Ⅱ期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背景与目的:临床研究表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疗效不理想,寻找二线补救化疗药物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国产盐酸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研究。31例患者中29例符合入选标准,给予拓扑替康单药1.25mg·(m2·d)-1,静脉点滴,连用5天,每21天为一疗程,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可评价的21例的患者中,总缓解率为33.33%,而按ITT人群分析缓解率为24.14%(7/29),其中CR为3例,PR为4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1.0%的患者和37.5%的疗程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而20.7%的患者和14.3%的疗程出现Ⅲ-Ⅳ度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毒性较轻。结论:国产盐酸拓扑替康可作为治疗经铂类等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的有效药物。
- 李俊东管忠震刘继红辛晓燕崔毅黄长江刘富元宋磊卞美璐周清华
- 关键词:拓扑替康卵巢肿瘤药物疗法疗效
- 宫颈癌的外照射治疗
- 1999年
- 宫颈癌如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患,或年老、病变累及全阴道而致阴道狭窄,或解剖结构异常(如生殖道畸形、子宫脱垂),或手术后复发、宫颈残端癌等,则不宜采用腔内放疗或腔内剂量达不到要求,此时可考虑单纯外照射治疗。我院自1979年5月~1982年3月...
- 崔毅
- 关键词:宫颈癌外照射放射疗法
- 妇瘤手术出血51例临床分析
- <正>目的探讨妇瘤手术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发部位、处理及预后。方法 1979年1月至2000年 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手术大出血病例51例,占同期妇科三四类手术的1.95%,年龄范围36
- 廖革望史彩霞崔毅
- 文献传递
- 盆腔四野钟摆外照射治疗宫颈癌
- 1992年
- 目前我国放射治疗宫颈癌的常规方法是腔内配合体外放射。其中腔内放射主要针对宫颈、宫体、阴道及其邻近的宫旁组织(即病变原发区)。但如果病变已属晚期(膀胱及直肠侵犯或已有远处转移);或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或患者解剖结构异常(阴道狭窄或畸形、子宫脱垂、宫颈残端癌、宫颈癌手术不彻底或术后复发等)。
- 崔毅
- 关键词:子宫肿瘤宫颈癌
- 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手术范围初探
- 1999年
-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于1988年将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改为手术病理学分期,其中将腹膜后淋巴清扫及转移纳入手术及分期范围(1)。我们通过对手术治疗并行腹膜后淋巴清扫或活检的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
- 唐迪红崔毅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瘤外科手术
- 热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附28例报告)被引量:13
- 2000年
- 崔毅唐迪红黄萍胡自省
- 关键词:热疗化疗卵巢恶性肿瘤
- 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72例临床分析
- <正>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1978.7-2000.6住院治疗的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72例,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方法一般资料年龄范围17-82岁;中位年龄41岁;17-...
- 廖革望史彩霞崔毅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放射部位的继发性肉瘤——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目的:了解宫颈癌放射部位继发性肉瘤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 3例放射野部位的继发性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放射治疗史均为5年以上,虽继发性肉瘤分别发生在阴道、子宫体及...
- 崔毅眭鸿颖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宫体癌手术泌尿道损伤11例分析
-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体癌手术输尿管膀胱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 1980 年1月至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宫颈癌、宫体癌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11例,其中输尿管损伤8 例(术中发现3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5例),膀胱...
- 廖革望史彩霞崔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