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气管
  • 2篇氯胺酮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外
  • 1篇硬脊膜外腔
  • 1篇硬脊膜外腔阻...
  • 1篇硬脊膜外腔阻...
  • 1篇张口
  • 1篇张口度
  • 1篇折手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时间
  • 1篇置管
  • 1篇神经阻滞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声门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41...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作者

  • 6篇岑奕
  • 5篇夏建华
  • 2篇姚滢
  • 2篇盛睿方
  • 2篇普隽
  • 2篇刘珍秀
  • 2篇曹霞
  • 1篇徐晓援
  • 1篇钱磊
  • 1篇王喜安
  • 1篇王毛毛
  • 1篇殷亚婷
  • 1篇蒋平
  • 1篇姚滢

传媒

  • 3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60岁,将患者随机分人3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坐骨结节水平坐骨神经一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坐骨结节组)、超声引导下胴窝处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胭窝组)和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硬脊膜外腔组),每组30例。监测患者术中心率(HR)、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完成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度、麻醉满意度、镇痛时间、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结果90例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的局部麻醉药中毒、血管内注射、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坐骨结节组、胭窝组、硬脊膜外腔组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93.3%、100.0%、96.7%,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坐骨结节组+胭窝组)的成功率为96.7%,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成功率为96.7%。坐骨结节组的麻醉满意度显著低于硬脊膜外腔组(P〈O.01),镇痛时间显著短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显著高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但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胭窝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度显著小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镇痛时间显著短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显著高于硬脊膜外腔组(P〈0.01),两组间麻醉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结节组的麻醉满意度显著低于胭窝组(P〈0.01),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度、镇痛时间和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坐�
姚滢蒋平岑奕夏建华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时间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在脊背侧接近声门的位置分别开设外套管侧孔以及内套管侧孔,该外套管侧孔以及内套管侧孔的位置对应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留...
王毛毛卜海激岑奕孙能强钱磊殷亚婷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入假手术组、损伤组、5mg/kg氯胺酮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外,其余各组均制作SCI模型。氯胺酮各组于SCI后4h给予相应剂量的氯胺酮,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的方法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级。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评价大鼠的后肢功能。结果损伤组中形态学分级为3级的大鼠比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P值分别<0.01、0.05),SCI后72h时的平均血浆MD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SCI后72h时的平均血浆SOD水平和SCI后7、14、21和28d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0mg/kg氯胺酮组和20mg/kg氯胺酮组同时间(P值分别<0.01、0.05)。结论 SCI后4h给予10或20mg/kg氯胺酮可以减轻SCI,其机制可能与氯胺酮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夏建华普隽刘珍秀盛睿方岑奕曹霞
关键词:氯胺酮脊髓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舰艇官兵颌面部气管插管数据参考值的初步建立
2015年
目的:初步建立海军舰艇官兵颌面部气管插管数据参考值,为生产符合海军官兵人体面部结构的舰艇用通气导管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了某舰168名官兵人口学资料(年龄、身高、体质量),及颌面部气管插管相关因素(颌甲距、颏颌距、张口度),建立男性上舰官兵与气管插管相关的数据参考值范围,并对颌面部气管插管相关因素与身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官兵按身高分为高、中、低3组。同低组[(8.60±1.15)cm,(9.03±0.77) cm]相比,中组及高组的颌甲距、颏颌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组:(9.03±1.00)cm(P<0.05),(8.99±0.73) cm(P<0.01);高组:(9.78±0.83) cm(P<0.05),(9.00±0.71) cm (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身高、颌甲距、张口度3因素之间呈两两相关(均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我海军舰艇官兵颌面部气管插管数据参考值,为喉罩研发中通气导管型号的确定和划分提供了真实参考值依据。
姚滢岑奕夏建华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张口度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颈内静脉穿刺为有创性操作,在穿刺过程中可能会误伤颈内静脉周围组织发生气胸、空气栓塞,以及误伤动脉致颈部血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近年来随着便携式超声设备的改进,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研究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并与超声定位技术和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岑奕夏建华王喜安姚滢徐晓援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空气栓塞
氯胺酮对高位脊髓损伤后循环系统紊乱的保护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高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氯胺酮(ketamine,KT)对循环系统紊乱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通过抽签将大鼠随机分为单纯SCI组(SCI组)、SCI后给予KT治疗组(SCI+KT组)、对照组(Sham组)和对照给予KT治疗组(Sham+KT组),每组5只。SCI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胸4节段损伤动物模型,Sham组仅咬除椎板,未打击脊髓。SCI+KT组和Sham+KT组分别在手术处理后24h开始给予KT腹腔注射1mg·kg-1·d-1。观察处理前后1周~6周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trate,HR)、24h尿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enaline,NA)的变化,以及6周后大鼠左心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1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pressure maximum rate of change,±dp/dtmax)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心肌染色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SCI组大鼠MAP为(90±4)mmHg(1mmHg=0.133kPa),较Sham组明显降低,同时伴有HR增至(518±11)次/min、尿中NA减少、6周后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1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pressure maximum rising rate,+dp/dtmax)增大、心肌纤维化明显(P〈0.05);SCI+KT组较SCI组MAP升高至(106±4)mmHg、HR下降到(459±10)次/min、尿中NA增多、6周后+dp/dtmax减小、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SCI后使用KT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大鼠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肌细胞损伤,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机体NA含量实现的。
夏建华刘珍秀盛睿方普隽岑奕曹霞
关键词:脊髓损伤氯胺酮去甲肾上腺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