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阜森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艺术
  • 4篇边城
  • 4篇《边城》
  • 3篇小说
  • 2篇艺术特色
  • 2篇语言
  • 2篇语言艺术
  • 2篇抒情
  • 2篇文学
  • 2篇悲剧
  • 1篇大众文艺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性格
  • 1篇学史
  • 1篇艺术手法
  • 1篇艺术追求
  • 1篇意境
  • 1篇意境创造
  • 1篇异化

机构

  • 14篇泰山学院
  • 4篇泰安师范专科...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宋阜森
  • 2篇谢玉兴
  • 1篇史修永
  • 1篇王晓隽
  • 1篇李玉珍
  • 1篇刘平
  • 1篇郭晓平
  • 1篇陆宏
  • 1篇李晓燕

传媒

  • 6篇泰山学院学报
  • 3篇泰安师专学报
  • 2篇现代语文(上...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晋唐书法创作及审美差异性
2001年
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作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 ,在创作及审美追求上都各具特色。晋人书法呈现出平和自然、含蓄蕴藉的美的境界 ;强调情理统一 ,崇尚刚柔相济、骨肉相称、骨势与韵味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 ,以“尚韵”著称。唐代则推崇雄强肥硕、豪放飞动的阳刚之美 ,以“尚法”见长。而这种创作及审美的差异性 ,则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心理、时代风尚以及创作主体的情感好恶等主。
宋阜森陆宏
关键词:书法审美晋代唐代书法美学书法创作审美特征
真挚蕴藉的抒情,韵味独特的情致——谈《背影》的抒情艺术
2010年
朱自清散文所表现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用”晴致”来概括《背影》的风格,也许是最恰当的。作者善于抓住一闪即逝的东西,把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不论叙述、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都能恰到好处,这充分显示了朱自清的艺术功力。《背影》的情致,就是那种恰好的情味,就是那种写作的极致,就是那种“味道极正而且醇厚”韵味!那悲凉的基调,那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和回忆,那笔端流露出来的至情,是只能用朴实自然的文字来表现的。《背影》在艺术上浑然天成,确是平淡中见隽永的杰作。
宋阜森
关键词:《背影》抒情艺术情致
关于赵树理悲剧的再思考被引量:1
2005年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大众文艺运动是一场回归传统的思想运动。在文学走向民间的过程中,民族化的选择伴随着对五四的否定;大众化的认同意味着对启蒙的放弃;通俗化的实践并未给作者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赵树理方向”的确立最终完成了民间话语向权威话语的过渡,从而导致创作主体失落,严重妨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
宋阜森
关键词:大众文艺民间话语权威话语
生命激情在使命中燃烧——崔西明创作特色论
2007年
崔西明是一位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他延承五四文学“为人生”的优良传统,从启蒙主义立场出发,对社会历史以及现实人生寄予深刻的终极生命关怀。其作品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理性批判色彩,源于他博大的人本主义情怀;而充满生命激情的抒情议论又使其作品闪现着独特魅力。正因如此,崔西明在当代泰安文坛甚至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宋阜森
关键词:生命意识
政治文化视野中的晚清革新文学
2003年
 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以往习惯用机械、含混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是政治的工具"这样的思维方法去打量晚清革新文学那段历史,造成了对晚清革新文学、文学史的一些误读性认识。但如果我们用西方行为主义政治文化学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它的话,便会发现:在政治动荡的年代,文学与政治之间是相互认同和相互阐释的,即文学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政治所提供的营养与外来因素的激活,政治家或知识分子的政治苦闷和政治焦虑需要通过文学来安全地释放。
史修永宋阜森
关键词:晚清时期政治文化中国文学史知识分子
弄潮儿潮头立——评谭践的《岁月无悔》
2008年
通过对《岁月无悔》的文本分析,解读作为改革者和启蒙者的李增文,阐释了他的改革理想和启蒙理念;从官方话语的积极性和推动性的角度诠释了官方话语对李增文的正面意义和必要的存在;在《岁月无悔》的叙事中,谭践进行了多样化的艺术探索。《岁月无悔》是当代报告文学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王晓隽宋阜森
关键词:启蒙官方话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个动态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尝试构建了"互动——开放"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主体性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形式主要有"课堂讨论——培养学习主体的平等观念""、情景体验——培养学习主体的文学悟性"、"文学导读——培养学习主体的研究精神"等。
宋阜森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主体性教学模式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与《边城》被引量:3
2002年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 ,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 ,恬静淡远 ,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 ,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 ,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 ,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 ,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 。
宋阜森郭晓平
关键词:《边城》功利原则小说
比较:曹七巧、三仙姑二重性格的双向流动被引量:2
2005年
曹七巧与三仙姑都是旧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们在长期无爱的婚姻生活中,人性遭受压抑,心灵发生畸变,从而导致了二人“自我”与“非我”二重性格的矛盾冲突。而小说创作的主客体差异,决定了二者矛盾性格的相向流动,其结果一个是彻底的人性异化,一个则一定意义上完成了人性复归。
宋阜森
关键词:曹七巧三仙姑二重性格异化复归
寻找精神家园的流浪者——左翼时期的艾芜
2008年
青年时代的艾芜经过6年的流浪辗转来到上海加入"左联",想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但事与愿违,他在这里无法找到自己追求的自由和理想,并陷入巨大失落和迷茫中。后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创作《南行记》,想在各色人等的流浪生活中,再度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从《南行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家心灵与社会的纠葛,那是现实与梦想、感性与理念的复杂交织。他时常感到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生存的尴尬,但是依然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艾芜将继续远行,继续流浪;他将继续寻找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
宋阜森李晓燕
关键词:精神家园流浪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