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蓉
- 作品数:24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产后尿潴留1例报告
- 2004年
- 苏桂栋宋天蓉万淑梅张莉英余艳红
- 关键词:产后
- HIV围产期感染的诊断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
- 2005年
- 宋天蓉钟梅
- 关键词:围产期感染HIV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传播母亲
- 双胎之一胎儿无脑畸形的产科处理2例
- 2005年
- 苏桂栋宋天蓉余艳红钟梅万淑梅
- 关键词:产科处理甲胎蛋白脑组织
- 剖宫产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目前产科子宫切除的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剖宫产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以期为降低孕产妇子宫切除率和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近5年来广州市7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随机对照研究,取同一医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未切除子宫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可能与子宫切除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7家医院5年来剖宫产子宫切除率为0.18%(56/30972),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时的子宫切除率3.92%(56/1429),子宫切除患者死亡率5.36%(3/56)。56例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是胎盘因素占58.93%(33/56),其次为宫缩乏力8.93%(5/56)、子宫肌瘤8.93%(5/56)、凝血机制异常7.14%(4/56)及子宫破裂7.14%(4/56)。结论对子宫切除组与对照组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盘因素、子宫破裂、术前凝血指标异常等是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时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需要规范性指南,以期降低子宫切除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 苏桂栋余艳红宋天蓉孙桂芹裘毓雯
- 关键词:产科出血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8
- 2009年
- 余艳红黄莉萍宋天蓉龚时鹏
- 关键词: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 妊娠妇女HBV基因型检测及其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本课题研究旨在了解HBV基因型在母婴传播途径中是否存在优势基因型,找出HBV宫内传播特征,为研究相应的预防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在方法学上利用寡核苷酸阵列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诊断,探讨其临床可行性。
目的:
...
- 宋天蓉
- 关键词:宫内感染妊娠妇女分子流行病学母婴传播
- 围产期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围产期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围产期cVT病例为研究对象。cVT诊断标准参考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制定的CVT诊断与管理指南,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resonancevenography,MR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血栓发生部位、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等资料。结果(1)发病率及临床表现:符合本研究cVT诊断标准的孕产妇57例,发生率0.48%o(57/119963)。57例中,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发病者分别有20例(35.1%)和33例(57.9%),53例(93.o%)未规律产前检查,33例(57.9%)年龄〈22岁,33例(57.9%)血栓发生于上矢状窦,临床表现为头痛、抽搐、恶心呕吐者分别为39例次(68.4%)、27例次(47.4%)和25例次(43.9%)。(2)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高危因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73.7%),子痫33例(57.9%),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21例(36.8%),胎盘早剥12例(21.1%),抗凝血酶Ⅲ缺乏15例(26.3%)。(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的直接征象为静脉窦内血栓显像,间接征象为血栓导致的脑内继发病生理表现。眼底检查示43例(75.4%)视神经乳头水肿,35例(61.4%)视网膜动脉痉挛。实验室检查示7例(12.3%)血小板计数〉300×10^9/L,48例(84.2%)D---聚体阳性,17例(29.8%)纤维蛋白�
- 黄启涛钟梅宋天蓉潘石蕾邓佩瑛林晓萍汪丽萍张敏冷灵芝
- 关键词:颅内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妊娠并发症预后
- 足月妊娠孕妇下肢深静脉血管及血流频谱变化的超声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孕妇下肢深静脉内径、血液流速及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孕妇血栓前状态(PT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辅助依据。方法具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足月妊娠孕妇A组128例、健康足月妊娠孕妇B组61例及健康非孕妇女C组42例,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3组妇女双下肢深静脉进行检查,同时监测血液学指标D-D、PLT,HGB,HCT,TT,APTT,PT,FbgC值,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左/右侧股静脉(CFV)内径、左侧股浅静脉(SFV)内径显著增宽,左/右侧腘静脉(POPV)血流频谱峰值降低,HCT、D-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POPV内径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左/右侧CFV、左/右侧SFV、POPV、胫后静脉(PTV)内径显著增宽,左/右侧CFV血流频谱峰值、左/右侧POPV血流频谱峰值显著降低,血液学指标监测均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月妊娠孕妇较健康非孕妇女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而具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足月妊娠孕妇较健康足月妊娠孕妇更易处于血栓前状态,双下肢深静脉CDU检查对PTS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 裘毓雯陈翠华汪丽萍孙桂芹苏桂栋宋天蓉黎静李颖嘉王辰钟梅
-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超声
- Osaka超声多参数公式与改良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分析导致Osaka超声多参数预测胎儿体质量公式误差的因素及其改良方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19例足月单胎孕妇在超声测量后3d内分娩的正常体质量儿的出生体质量、各项胎儿生物指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新建的3个回归方程,与Osaka University公式一起应用于199例前瞻性验证,分别进行了预测符合率、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比较。结果胎儿腹部面积及腹围对胎儿体质量的影响最显著,胎儿肱骨长在预测胎儿体质量上优于股骨长。结论胎儿腹部面积、腹围及胎儿肱骨长是胎儿体质量较敏感的指标。
- 裘毓雯钟梅陈翠华胡茂兰陈雷宁孙秀云苏桂栋宋天蓉余艳红
- 关键词:超声
- 脐带纤维血管瘤1例被引量:7
- 2005年
- 宋天蓉苏桂栋钟梅余艳红
- 关键词:纤维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