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长军
- 作品数:38 被引量:2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南羌塘坳陷布曲组油藏带特征及空间演化规律被引量:5
- 2017年
- 南羌塘坳陷大面积出露中侏罗统布曲组油藏带,为了了解布曲组油层地下隐伏特征,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根据油藏带地质产状、发育层位、沉积序列及空间分布等特征,结合油藏带形成时的古地理格架,研究了油藏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藏带平面上集中分布于隆鄂尼、昂达尔错和赛仁等3个区块,并以东西向稳定线状展布为特征,成层性好;油层内部可见大量礁滩相残余构造,常与介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及砂屑灰岩相伴生,显示出典型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特征,其形成与演化受沉积相带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在布曲组沉积早期,台缘浅滩位于南羌塘坳陷南缘塞仁—昂罢存咚一带;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沉积相带发生退积,向北依次形成晓嘎晓那—日尕尔保、扎仁—冬浪啪和日阿梗—噢纵等一系列线状分布的台地边缘相沉积;在布曲组沉积晚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向南进积扩展,形成隆鄂尼区块上部礁滩相沉积。
- 夏国清伊海生李高杰金峰季长军李启来
- 关键词:空间展布布曲组
- 羌塘盆地南部地区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埋藏成因的新证据被引量:39
- 2014年
- 羌塘盆地南部中侏罗统布曲组广泛发育东西向延伸长达100余千米的层状白云岩,它们具有典型的晶粒镶嵌结构,孔隙度最高达17.48%,且有油浸显示,是目前寻找优质储层的主要勘探目标。本文采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这套含油白云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为高温埋藏成因。白云岩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100~175℃之间,这一温度范围超过了近地表和浅埋藏阶段混合水成因白云岩范围,且雾心亮边结构的白云石在高温深埋藏阶段白云岩化过程中也可以形成,且亮边与核心光性方位一致,是空隙流体直接沉淀形成的共轴增生加大边。根据包裹体盐度的测量计算结果表明白云石化流体具有高盐度卤水特征。
- 伊海生陈志勇季长军杨晓萍夏国清吴驰华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中侏罗统羌塘盆地
- 羌塘盆地羌D2井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讨论了羌塘盆地羌D2井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孔隙特征及储集物性特征,并按评价标准对储层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碳酸盐岩主要有砂糖状白云岩、泥晶灰岩、微晶灰岩、藻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介壳(藻)灰岩;储集空间主要有白云岩晶间孔、晶间缝以及溶孔、溶洞和裂缝孔隙;储层储集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孔隙结构类型以中孔细喉或细孔小喉型为主;羌D2井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属于Ⅱ、Ⅲ类储层,其中白云岩储层物性总体优于灰岩,是该地区最有价值和潜力的储层。
- 李启来高春文伊海生季长军谢华窦延宝
- 关键词: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羌塘盆地胜利河油页岩芳烃分布特征及意义被引量:4
- 2020年
- 羌塘盆地沉积了多套富含有机质的海相黑色岩系。虽然针对黑色岩系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但关于胜利河油页岩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热演化程度和生物降解程度等系列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针对胜利河油页岩开展了芳烃色谱、质谱分析,讨论胜利河油页岩中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和意义。研究结果显示:1)胜利河油页岩样品中含有154种芳烃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菲系列化合物,其次是芴系列化合物,其他系列化合物含量较少;芳烃化合物分布具有典型前锋型特征。2)芳烃化合物组成以及相对丰度指示胜利河油页岩生油母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海生生物,同时检测到一定含量源自于高等植物先质的1,2,5-TMNr、1,2,5,6-TeMNr、海稀松和联苯等化合物,表明高等植物对胜利河油页岩形成有一定贡献,但极其有限。3)高丰度的硫芴和9-甲基菲系列化合物显示胜利河油页岩形成于高还原条件的海相环境,同时O/(O+C)芴系列与S/(S+C)芴系列关系图、硫芴系列/氧芴系列与Pr/Ph关系图也证实了这一点。4)MPI1、Rc、BF/BeP、4-MDBT/ΣMDBT、DBT/(DBT+MDBT)等成熟度参数综合显示胜利河油页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 姜德民季长军
- 关键词:芳烃化合物油页岩羌塘盆地
- 羌塘盆地隆鄂尼-昂达尔错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在隆鄂尼-昂达尔错地区新近发现了3个古油藏带,这使得古油藏带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延伸了30~40 km。综合地表和井下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数据研究表明,古油藏带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灰黑色砂糖状白云岩,浅灰色、灰黑色泥晶灰岩、微晶灰岩、藻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介壳(藻)灰岩;储集空间主要有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构造裂缝、压溶缝和溶蚀缝;孔隙结构类型以中孔中喉或细孔中喉型为主;储层总体达到Ⅱ类储层标准;隆鄂尼区块储层潜力最大,其次是昂达尔错区块,最后是赛仁区块;新发现的赛仁区块具有三个区块中最好的物性,有进一步工作的潜力;白云岩储层物性优于灰岩,是羌塘盆地最有价值和潜力的目标储层。
- 李启来伊海生梁定勇季长军张帅
- 关键词:羌塘盆地布曲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北羌塘坳陷南部胜利河油浸白云岩被引量:1
- 2023年
- 北羌塘坳陷南部胜利河上游出露油浸白云岩,层位为中侏罗统布曲组上部,近水平产状,下伏TOC含量高的黑色泥页岩。油浸白云岩呈灰黑色,原岩为生物碎屑灰岩,经历了白云岩化作用;表面覆盖烟灰状沥青,内含易于挥发的轻质油;地表样品含油率为765×10^(-6),远高于南羌塘坳陷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地表出露的白云岩油砂(含油率(12~236)×10^(-6))。胜利河油浸白云岩裂隙发育,孔隙度为6.49%、渗透率为3.81 mD,属于羌塘盆地有利储层。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源对比结果显示,胜利河油浸白云岩原油来源于中下侏罗统富有机质泥页岩。胜利河油浸白云岩对北羌塘坳陷油气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吴珍汉季长军赵珍康少伟赵荣涛雷云龙
- 关键词:优质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 羌塘盆地索瓦组碳酸盐岩红层成因和环境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海相红层分布在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被解读为特殊环境的产物,并引起广泛关注。【方法】西藏双湖县毕洛错出露的侏罗系索瓦组表现为红色碳酸盐岩,围绕其致色成因与沉积意义,综合采用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展开探讨。【结果】通过对索瓦组野外沉积学和镜下薄片鉴定,发现岩石以鲕粒—球粒支撑灰岩为主,富含头足、双壳、苔藓虫、腹足及其他底栖生物碎屑,鲕核以生物碎屑和陆源石英碎屑为主,呈现高能滩相沉积特征;光谱学研究和扫描电镜显示,致红色原因主要为亚微米级—微米级半自形—他形晶的赤铁矿,致色矿物集中在鲕粒圈层结构中,胶结物基本不含致色矿物,说明同沉积过程与早期成岩时期,尤其是鲕粒和球粒形成时期表面微需氧嗜铁微生物,对致色铁的氧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碳酸盐矿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的红色度与陆源碎屑输入的通量具有正相关性,且呈现正Ce/Ce^(*)异常、富中稀土式配分曲线的特征,代表了铁氧化物经历了还原性溶解后的重结晶作用。【结论】据此,研究重建了索瓦组红层致色过程:陆源含铁矿物输入为致红色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动荡水体的同沉积过程中,鲕粒表层开始以胶体形式附着Fe(Ⅲ)。随后在早成岩过程中,还原性流体促使含铁矿物溶解,为嗜铁微生物提供游离状态的铁离子,使其重结晶,通过化学成因或生物成因最终形成羟基铁并致红色。
- 刘牧季长军黄元耕丁一陈荣庆陈明思杨钹陈代钊
- 关键词:羌塘盆地碳酸盐岩赤铁矿稀土元素成岩作用
- 羌塘盆地塞仁地区古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2024年
-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海相含油气盆地,研究区塞仁地区位于南羌塘坳陷,该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较少、研究程度较低。对古油藏含油层样品的族组成及甾萜烷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多种生标参数得出结论。该地区古油藏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C_(27)甾烷较C_(29)甾烷占优势,并且三环萜烷类化合物以C_(23)三环萜烷为主峰,也表明母质来源以海相有机质为主,并有一定的陆源有机质贡献。油藏样品具有较低的姥植比(Pr/Ph<1),非藿烷中检测出一定丰度的伽马蜡烷以及较高的C_(35)/C_(34)升藿烷值特征,这些参数指示古油藏形成于沉积水体较深、还原性相对较强并具有一定盐度的沉积环境。该地区古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为油气成藏研究与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奠定了基础,确定了该地区古油藏的沉积环境和母质来源。古油藏母质来源以海相为主,沉积环境为较还原环境。
- 李闰宇季长军唐友军康少伟陈云宋佳煜
- 关键词:羌塘盆地古油藏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地质
- 一种藏区油砂富集区的寻找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区油砂富集区的寻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遥感解译思路;S2、遥感解译方法;S3、地层单元遥感地质特征;S4、ASTER和ALOS遥感数据来源与解译。本发明遥感资料提供的信息能有效地对区域地质体进行准...
- 季长军谢小国潘元贵钟俊彭俊李佳俊刘小滨陈诗赖星
- 羌塘盆地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资源效应被引量:8
- 2019年
- 羌塘盆地南羌塘坳陷地表古油藏作为了解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良好窗口,经过多年来对古油藏详细解剖,通过详细的地表构造填图、二维地震和地质浅钻综合揭示了盆地存在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古油藏为盆地自北向南逆冲推覆至地表的大型构造岩席,主要表现为中生代海相地层推覆至晚白垩—中新世湖湘红层之上,古油藏含油层位是中侏罗布曲组砂糖状含油白云岩。针对古油藏石油地质条件解剖表明逆冲推覆构造虽然破坏了上坪油气藏,但是该构造活动不但能够使地层增厚利于有效烃源岩二次生烃,并对下坪地层有效遮挡封盖,同时构造活动有利于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和构造圈闭的形成,为二次成藏创造了良好的生储盖时空匹配关系,有利于逆冲推覆型油气藏的形成。
- 季长军季长军吴珍汉刘志伟
-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古油藏侏罗系羌塘盆地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