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4篇抑肽酶
  • 4篇肽酶
  • 3篇血小板
  • 3篇病例
  • 3篇病例报告
  • 3篇病人
  • 2篇心脏
  • 2篇神经刺激
  • 2篇神经刺激器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术
  • 2篇麻醉处理
  • 2篇肝素
  • 2篇安全性
  • 2篇臂丛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阻滞

机构

  • 10篇解放军第16...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6...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六...
  • 1篇解放军161...
  • 1篇解放军161...

作者

  • 15篇孙继领
  • 10篇李建华
  • 4篇王京庆
  • 3篇陈开文
  • 2篇张传汉
  • 2篇王舟琪
  • 1篇刘桥义
  • 1篇程磊
  • 1篇张红全
  • 1篇度琼
  • 1篇马静
  • 1篇卢刚
  • 1篇曾邦雄
  • 1篇丁明
  • 1篇罗敏

传媒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临床医药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剖宫产硬膜外阻滞导管误入血管分析与处理
1996年
孙继领李建华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麻醉导管误入血管
5例体外循环中意外被引量:2
2004年
卢刚马静李建华孙继领度琼
关键词:体外循环CPB安全性
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体会
2004年
胸腺瘤病人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症,需手术治疗者为周身肌无力型,其主要病变在横纹肌运动终板处存在有形态及生化的异常改变,外科行胸腺切除术有良好远期疗效。由于此类患者对一些麻醉药及肌松剂反应高敏。麻醉处理有一定特殊性。现将本院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经胸切除胸腺手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程磊李建华孙继领
关键词:胸腺瘤病人重症肌无力运动终板肌松剂
重度肺气压伤伴气管断裂急救与麻醉处理
1998年
孙继领丁明
关键词:肺气压伤气管断裂急救麻醉
体外循环中小剂量抑肽酶对血栓素及血小板功能与结构的作用
1998年
体外循环中小剂量抑肽酶对血栓素及血小板功能与结构的作用李建华*孙继领*高小环*王京庆*王红卫*表1两组血小板计数聚集功能粘附功能TXB2PGF1α及TXA2/PGF1α变化(x±s)组别麻醉后CPB10minCBP40min术终术后2h术后12h术后...
李建华孙继领高小环王京庆王红卫
关键词:抑肽酶血栓素血小板体外循环
心脏大血管破裂的救治与麻醉处理
1999年
孙继领王京庆
关键词:心脏破裂伤抢救麻醉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保护被引量:3
1996年
选择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23例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作为用药组,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血小板的功能失调与花生四烯酸(AA)代谢紊乱,以及小剂量抑肽酶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用药组术后失血量比对照组减少了50.2%,输血量减少了67.0%。对照组CPB期间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及膜磷脂酶A_2(PLA_2),环氧化酶^(CLO)活性,血浆TXA_2水平及TXA_2/PGI_2比均显著升高,用药组上述改变均受到显著抑制。停机时对照组([Ca^(2+)]i)、PLA_2活性及TXA_2/PGI_2比与术后失血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李建华孙继领王舟琪刘桥义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小板抑肽酶磷脂酶A2
在体外及体外循环中抑肽酶对ACT的影响被引量:6
1997年
选择健康献血员及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观察抑肽酶对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影响。结果:在体外肝素剂量与ACT有显著线性相关。抑肽酶单独应用并不使ACT延长,但与肝素合用可协同性延长ACT值;在体外循环中抑肽酶延长ACT的值更为显著,一般超过800s。结论:抑肽酶可与肝素协同性延长ACT,体外循环中应用抑肽酶时应以ACT大于800s作为肝素抗凝标准。
李建华孙继领曾邦雄高小环王京庆
关键词:体外循环抑肽酶肝素ACT
甲亢病人术中发生甲亢危象2例报告
1996年
孙继领李建华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危象病例报告
右房巨大粘液瘤1例
2002年
孙继领李建华张红全
关键词:心脏肿瘤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