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远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硫输送和沉降量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3
- 1998年
- 介绍了我国排放的硫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规律,给出我国各省(区)1992,1993和1995年高架源和低架源平均硫沉降量、总沉降量及其来源省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证明,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排放的大气酸性污染物有90%以上沉降在本国大陆地区和领海海域内。在日本和周边国家的沉降量不超过其本国沉降量的10%。
- 杨新兴高庆先姜振远任阵海陈复柴发合薛志刚
- 关键词:酸性污染物大气输送硫沉降环境气象学污染物
- 云岗石窟地区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5
- 1992年
- 云岗石窟群(山西大同)正在受到大气污染的危害,特别是气溶胶粒子所造成的危害十分显著。本工作采集并分析了该地的气溶胶粒子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特性。结果显示,大部分气溶胶是由人为污染产生并且主要集中在粒径较小的范围。细粒子中有较多的酸性污染物并比粗粒子酸性强,这些细粒子对石窟有侵蚀作用。本文还对侵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评价了危害程度。
- 姜振远王玮张孟衡陈宗良张远航
- 关键词:气溶胶大气污染
- 我国和东亚地区硫化物的大气输送研究——流场分型统计输送模式被引量:10
- 1997年
- 提出了一种流场分型欧拉酸沉降输送模式,计算了1993年4月东亚地区硫氧化物平均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我国各省区和东亚主要国家的硫沉降量。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式有较好的可信度,是一个计算硫氧化物长期平均浓度和硫沉降的简便、实用的酸沉降输送模式。
- 姜振远高庆先刘舒生任阵海
- 关键词:酸雨硫化物大气输送
- 云的辐射强迫效应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利用ISCCP资料和我国实际的辐射观测资料,着重讨论了云对短波辐射的吸收、云放射的长波辐射及云的净辐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的辐射强迫引起的加热率和降温率,给出其全国分布图。
- 高庆先任阵海姜振远
- 关键词:加热率环境气象学
- 人为排放气溶胶引起的辐射强迫研究被引量:10
- 1998年
- 利用建立的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模式,对我国历年大气气溶胶(TSP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的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了计算,并给出其全国分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我国大气气溶胶引起的辐射强迫与我国能源,特别是燃煤的消耗量密切相关,随着消耗量的增加,大气气溶胶(TSP和硫酸盐气溶胶粒子)引起的辐射强迫也增加;指出在利用辐射模式讨论大气气溶胶引起的直接辐射强迫时,不能忽视扬尘和沙尘的作用;我国由于大气气溶胶引起的直接辐射强迫主要集中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四川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该地区因大气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始终比较大。
- 高庆先任阵海姜振远
-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气溶胶大气污染
- 我国环境生态系统演变趋势被引量:8
- 1997年
- 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环境生态系统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对近五年我国环境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作了系统的回顾,并提出了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的对策。
- 任阵海刘舒生高庆先姜振远余国泰杨新兴
- 关键词:生态系统冻土海岸带环境生态
- 我国SO_2减排构想与经济分析被引量:13
- 1998年
- 对我国未来燃煤SO2排放数量进行了测算,设计了一个SO2减排方案,并对减排成本进行了经济分析。据测算,2000年燃煤SO2排放量将达到2163万t,减排44万t,减排成本为1299亿元;2010年燃煤SO2排放量将达到2613万t,减排1448万t,减排成本为28510亿元。
- 杨新兴高庆先张文娟姜振远任阵海
- 关键词:二氧化硫酸雨大气污染污染控制
- 太原市冬季大气气溶胶的源识别被引量:1
- 1988年
- 用可对气溶胶粒径切割的采样器采集了太原市中心1985年冬季的大气气溶胶样品。以X射线荧光法分析出的化学元素作为变量,对数据作了因子分析、标示元素多元回归处理。结果指出,粒径小于2.5μm的细粒子中约有76.5%来自燃煤排放出的SO_2转化成硫酸盐,约13.5%来自建筑石料高温烧结;2.5—15μm之间的粗粒子中约有82.8%来自燃煤排放出的煤飞灰;在TSP范围内,混合尘与燃煤两类源的贡献率分别是41.6%和45.2%。源识别结果表明太原市冬季气溶胶主要来自煤炭燃烧,而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及汽车尾气等源的贡献很小。工业粉尘、基建扬尘、路面及自然风沙等类型的源,主要在大粒径范围内(TSP)才有贡献。 就燃煤源而论,工业用煤对气溶胶(飘尘部分)污染的贡献约是居民用煤的11.8倍,因此,研究解决工业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是一个主要问题。
- 韩应建赵德山汤大纲姜振远周舟
-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燃煤排放细粒子煤炭燃烧总悬浮微粒
- 大气气溶胶与降水相互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5
- 1988年
- 本文从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缓冲能力探讨了气溶胶和降水的相互影响,初步弄清了气溶胶与降水的相互关系。通过气溶胶缓冲能力的分析,认识到降水冲刷气溶胶时,气溶胶在酸性降水中所起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初步确认了气溶胶在酸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王玮赵德山陈延智汤大钢姜振远韩应健宁洁
-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细粒子数浓度谱分布酸性物质总悬浮微粒
- 华南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与酸性降水的关系被引量:33
- 1992年
- 运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华南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气溶胶与酸性降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降水对气溶胶的数量和性质有一定影响,气溶胶酸化缓冲能力的不足,是华南地区酸性降水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王玮姜振远张孟衡王文兴
- 关键词:气溶胶降水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