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虹
- 作品数:68 被引量:7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元素—架构双元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创新战略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 2022年
- 基于组织搜寻理论和战略协同理论,探讨元素—架构双元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战略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元素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架构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正向影响,双元知识搜寻平衡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搜寻策略与创新战略存在适配性:探索式创新正向调节元素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对架构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利用式创新正向调节架构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对元素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论拓展了外部知识搜寻研究视角,可为企业合理选择知识搜寻策略和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 姚艳虹谌逸娴陈欢欢
- 关键词:创新绩效
- 上级发展性反馈对下属创新行为的影响:员工特质视角被引量:15
- 2014年
- 采用问卷调查,以376名不同单位的在职员工为样本,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模型,研究上级发展性反馈、下属特质调节定向和创新效能感在影响下属创新行为方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与下属创新行为呈正相关,下属创新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下属特质调节定向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下属创新行为的关系及员工创新效能感与其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均起调节作用。
- 姚艳虹闫倩玉杜梦华
- 科技协同创新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创新驱动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深入研究其运行规律对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可以被定性划分为磨合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创新氛围与规制是两组最能体现各阶段差异的特征变量;同时,资源要素完备度、知识共享与流动、制度规范性是影响各阶段演化的关键要素。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 姚艳虹杜梦华
- 关键词:协同创新生命周期演进规律影响因素
-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创新的本质是知识整合与创造。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转移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各创新主体的知识吸收水平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知识遗失系数、知识隐藏系数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负相关。最后,提出促进知识增值、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 姚艳虹周惠平
-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
- 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以400名企业员工作为问卷调研的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资本、团队-成员交换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领导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和团队-成员交换在不当督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团队和领导等方面对员工创新管理提出建议。
- 姚艳虹李扬帆夏敦
- 关键词:不当督导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
- 产学研协同创新冲突成因、特征及治理策略被引量:8
- 2017年
-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协同创新冲突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协同效率的重要措施。为探讨冲突成因及其演化,本文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冲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外部环境、资源投入均衡性、知识流动与共享及组织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根据冲突成因,将冲突分为文化冲突、利益分配冲突和知识产权冲突。随后,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生命周期分析冲突的衍生机理,提出冲突发展遵循潜伏积累——公开对抗——冲突化解(或关系恶化)的演化路径,并阐述了不同类型冲突的阶段特征及其差异性。最后,为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实行股权制利益分配、谈判契约式产权管理和设置协调管理机构的冲突管理策略。
- 姚艳虹陈彦文韩树强
-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冲突管理
- 论企业的人权责任被引量:3
- 2005年
- 尊重人权,保障人权是目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有关人权保护的问题,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人权是政治问题,保障人权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当代西方一些国家也通常将人权作为政治外交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将人权大棒指向他们认定"侵犯了人权"的主权国家.实际上,并非只有主权国家或政府才有保护人权的责任,企业作为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对人权的发展和进步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试图在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承担人权责任的客观依据,探讨企业应当承担的人权责任内容,并指出企业承担人权责任的现实意义.
- 姚艳虹陈丹李果
- 关键词:人权责任主权国家人权保护保障人权政治问题政治外交
- 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企业管理者被引量:1
- 2005年
-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起,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行为所构成的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但它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表征维度;并借鉴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构建"组织公民行为四分图",试图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表征和行为类型做深入的分析,找到一些普遍性规律,以利于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地引导员工的行为.
- 姚艳虹肖石英
-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劳动报酬
- 企业高管人员内部控制权激励——以品德能力为视角被引量:4
- 2011年
- 控制权能满足因名誉、地位提升所带来的心理满足及在职消费利益,因而能对企业高管人员产生激励。当薪酬激励的作用受到局限时,将能力、品德作为控制权激励合约设计的依据,将产生以下好处:可克服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促使其提升能力水平并注重自己的声誉,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收益。探讨企业高管人员的品德能力状况与其控制权大小的关系,研究表明:控制权大小与被授权人品德能力的匹配程度,将决定激励的效果,事实上这是一个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过程。只有当高管人员的品德能力在较高水平时,授予其较大的控制权,才能实现激励效应最大化,否则,可能产生负面的结果。值得说明的是,控制权激励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声誉机制、职业经理人市场选聘机制的完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姚艳虹王润甜
- 关键词:控制权高管人员品德
- 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0
- 2006年
- 组织公民行为虽然是员工的一种职责外行为,但因发生在工作过程中,从而对员工工作绩效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以“利于组织”和“利于他人”2种行为倾向为基本维度,将组织公民行为细分为理想员工、忠诚员工、交际型员工、个性化员工4种类型。然后,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工作绩效成正相关关系;4类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姚艳虹肖石英
-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绩效